分享

赵匡胤的几个结义兄弟,帮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之后,都是什么结局?

 激扬文字 2025-01-20
收起

后周皇帝柴荣的葬礼上,他的好兄弟赵匡胤正在安抚皇后和皇子,他发誓一定会保护柴家,不会让别人染指后周的皇位。

当天晚上,赵匡胤找来自己的九个兄弟,商议该如何谋取大位。他虽然答应了柴氏母子不会让别人谋权篡位,但是他可没说他自己不会觊觎那个位置。

赵匡胤的兄弟们各有各的本事,是赵匡胤能成功发动兵变的重要力量,在赵匡胤建立宋朝的过程中有很大功劳。

但是赵匡胤可不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他都能谋权篡位了,还指望他会善待功臣?除了赵匡胤,其他九个人都是什么结局?

歃血为盟

不得不说,赵匡胤这样的人,能有九个好兄弟,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如果没有这些穷哥们帮他,根本没人去给他“黄袍加身”,士兵们根本没理由这样做。

赵匡胤难道真的不知道兵变的事?那怎么可能,他只是不想背黑锅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赵匡胤是为了谋取皇位才与他们结拜,但其实不是的,早在郭威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十个人就已经歃血为盟,跪地结拜了。

那时的赵匡胤并不是什么禁军统领,他只是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罢了。

其他人也都一样,也只有李继勋是个军官,其他人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人,而他们结拜的目的也很单纯,那就是在战场上有个照应。

在战场上,武功再高强的人也不可能抵挡千军万马,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

因此,如果想在战场上活命,就最好有几个过命的兄弟,只要几个人能放心地将后背交给彼此,那便能大大提高在战场上的生存概率。

而且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兄弟,关系更加牢靠,生死之交远比酒肉之交牢固得多。

也正因为如此,哪怕后来他们十个人的地位差距很大,身居高位之人也没有在面对兄弟时趾高气扬。都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弟兄,有什么尊贵不尊贵的?

郭威在世的时候,赵匡胤并没有受到重视,哪怕是到了柴荣早期,赵匡胤依然只是个小官。

一直到了柴荣晚期,赵匡胤才被快速提拔,甚至是在柴荣病重卧床之后,他才当上了禁军统领。

当时他的兄弟们有人是高官,有人还是小兵,他们的地位差距很大,平日里做的事情也不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赵匡胤才有办法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不然大家凭什么拥护你?

各司其职

赵匡胤发动兵变时,这些兄弟差不多都出了力,就算当时没有在现场的人,也在事后帮了大忙。这九个人中,与赵匡胤关系最好的人,就是石守信。

赵匡胤当上禁军统领之后,最先提拔的也是石守信,他不仅仅是赵匡胤的手下和副手,更是赵匡胤的亲信。

赵匡胤的夺权之路,从一次谎报军情开始,当时正与后周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只有北汉,当时是契丹人资助的北汉。

因此,赵匡胤谎称北汉大军来袭,获得了出兵的机会,进而掌握了兵权。当然,朝廷里的人不全是尸位素餐的人,宰相范质就对赵匡胤的战报起了疑心。

虽然说北汉有可能趁着柴荣去世的机会前来袭击,但是他们来得未免也太快了吧?难道他们有未卜先知的法术?

赵匡胤见范质迟迟不允许自己出兵,便利用自己的势力开始给他上压力,逼着范质做出决定。

当时的副宰相王溥就是赵匡胤的人,他手里的权力也不小。

王溥在朝廷上指责范质有意拖延出兵,是打算投奔北汉和辽国。

范质觉得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是他面对这种平白无故的指责也没有办法辩解,唯一能证明清白的办法就是赶紧让赵匡胤带兵出发。

就这样,赵匡胤成功带兵离开了都城,并且在陈桥驿驻军。

不久之后,赵匡胤那几个当兵的兄弟开始在军中传播紧张情绪。

他们私下里讨论说:“现在的皇帝是个小孩,就算咱们立了功,这个小孩又能怎么赏赐我们呢?不如先让咱们的将军当皇帝,他肯定关心我们。”

赵匡胤平时在军中的名声很不错,因此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士兵的认同。

当天晚上,赵匡胤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装作喝醉了酒的样子,然后就躺下睡觉了。

当然他肯定是假睡,如果他在这种时候还能睡着觉,那赵匡胤的心也太大了。

就在他睡觉的时候,军中的舆论浪潮已经到达了顶峰,士兵们也开始骚动起来。

赵匡义和赵普准备了黄色衣服,把这“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后,并将他扶到了营帐外边。而后他们当着众人跪在赵匡胤面前,拥立他为皇帝。

众人看到后也纷纷效仿,陈桥驿兵变就算是成功了。但是这可不是过家家,赵匡胤还是得嘱咐众人几句。

他说他是迫不得已才登上这个位置,他也是背了风险的,因此他要求众人一定得听话,不然他就卸任,谁爱当谁当。

都到这时候了,人们肯定是满口答应,于是赵匡胤让众人原路返回,返回都城后直接回军营睡觉,别的事他来解决。

不久之后,大军返回都城,他们之所以能轻松进入都城,靠的就是石守信和石守信的副手王审琦,他们二人便是镇守城门的将领。

事情结束之后,石守信和王审琦都交出了兵权,然后就去外地当大官了,但是石守信并不是什么好官,他当官总是被百姓们骂。

但是由于他的功劳,无论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没有管他,让他黯然活到了最后。

而王审琦就比较惨了,他本人有酒精过敏的毛病,但是赵匡胤却强迫他喝酒,而且还一口气喝了好多,导致他当场发生很严重的反应,连话都说不出来就死了。

当时跟着赵匡胤出征然后返回的人中,有一个叫韩重赟。此人一直颇受重用,但是却因此被人诬陷。韩重赟被人诬陷私自屯兵,犯了赵匡胤的忌讳。

赵匡胤因为这件事弄了不少的冤案,这一次韩重赟侥幸没有被杀,但是他也被贬为了平民,不久之后便去世了。

之前他们这群人最厉害的李继勋,兵变时并不在现场,因为他在镇守别的地方。

但是在赵匡胤成功之后,李继勋马上就过来祝贺他了,并且之后一直在升官,没有遇上过什么挫折,最后寿终正寝。

宋朝的开国六大功臣中,还包含了赵匡胤自己,除了上面这五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叫刘廷让的。

这人之前叫刘光义,后来宋太宗改名赵光义,刘光义只好改名刘廷让。

刘廷让这个人有点居功自傲的意思,他甚至敢擅离职守,私自返京,宋太宗因为这项罪名把他发配了。

但是刘廷让不堪受辱,在前往发配地的路上自尽,也是比较惨的一位。除了他们六个人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其他人的记录都寥寥无几。

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杨光义四人并没有什么记录,只知道他们几人都做了官,之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想必也是寿终正寝。

虽然赵匡胤谋权篡位,但是他并没有乱杀功臣,但其实他也没有什么机会做这种事。

当初“杯酒释兵权”时,有很多明智的人把兵权交出,自己做富家翁去了,赵匡胤没有理由杀人。

而且赵匡胤自己活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作为建立大宋的最大功臣,却反倒被人给杀了。这样一看,宋太宗似乎才是幕后黑手,赵匡胤只不过是他的垫脚石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