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景应用“血肉有情之品”的内涵解读

 wyfx100 2025-01-21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提出“有情、无情”概念,并提出血肉有情之品的补益作用。

明代韩懋《韩氏医通》说:

血气有情,各从其类,非金石草木例也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虚劳》说:

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多用自有益。

后世医家对血肉有情之品有诸多论述,总体认为血肉有情之品是具有补益精血作用的药物,如紫河车、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人体虚劳状态,增强机体功能,用于治疗多种虚证。

笔者经过梳理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诸条文发现,仲景应用部分“血肉有情之品”如牡蛎、龙骨、文蛤、鳖甲、阿胶、猪肤、白蜜、猪胆汁、人尿、鸡子白、鸡子黄等药物另有深意,有关条文诠释如下,以明其道。

01 龙骨、牡蛎

图片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07条: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语:《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此言心的病位在“胸胁”,不属于肝胆。第107条“胸满烦惊”的病位也在心而不在肝胆。病因为太阳病下后既损伤脾胃之阳气,也损伤津液;阳不生则阴不长,阴火(心火)旺,故而出现胸满烦惊、谵语。用柴胡、黄芩、大黄泻心肺之邪热,开通上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伤或津液伤都扰神,所以用龙骨、牡蛎镇静安神人参、大枣滋养太阴脾土;桂枝、生姜升发少阳三焦相火,以应春生之气,并祛除在外之寒邪;茯苓通利小便,兼有安神之功效。

1.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18条

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逆误治汗出损伤心阳,血汗同源,阴血亦随之丢失。一则阳气不能养神,一则心血亏虚则心火偏旺,故而出现烦躁,用桂枝、甘草温心阳,龙骨、牡蛎镇静安神。

第107条、第118条皆用龙骨、牡蛎镇静安神。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神农本草经》说“味甘,平”,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小儿热气,惊痫”;《长沙药解》说“味咸,微寒,性涩”,“敛神魂而定惊悸,保精血而收滑脱”

牡蛎生长于江河入海之处,《神农本草经》说其“味咸,平”,主“惊、恚、怒气”、“杀邪鬼”,《长沙药解》又说“味咸,微寒,性涩”、“敛心神而止惊”。可见龙骨、牡蛎皆咸(甘)寒之品。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内经》皆以咸寒清火热(包括君相二火)之邪。仲景宗《内经》法则,对于心君火热之邪应用血肉有情之龙骨、牡蛎清热泻火、镇静安神。

1.3 栝蒌牡蛎散《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按语:百合病,百脉一宗,是热在血脉。心主血脉,心火克肺金,心肺有热,故见口渴不愈,用栝蒌牡蛎散清热养阴。《本草经解》说牡蛎“气平微寒,禀天秋冬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故用牡蛎咸微寒之品清热,配伍天花粉清热养阴。亦宗《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法则。

1.4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147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语:第147条其病机本质是左右金木阴阳升降失调,阴阳反作,阳明肺金不能肃降,少阳三焦相火不能升发,故取阳旦阴旦之意。用苦平微寒之柴胡、苦寒之黄芩降阳明肺热,用苦甘寒之天花粉清热养阴,咸寒之牡蛎清热镇心安神,桂枝、干姜(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肝汤主要组成药物)升发少阳春生之气,炙甘草和中,肺气得降,肝气得升,左右气机之升降得以恢复。此条应用牡蛎亦宗《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法则,治疗少阴君火所致之心烦,以起到镇静安神之目的。

02 文蛤

图片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按语:黄元御释云“湿土堙郁,乙木不得升泄,则膀胱热壅,辛金不得敛降,则胸膈烦渴,文蛤清金而泻水也”。

文蛤,《神农本草经》说,“味苦、咸,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治阴痿”。《长沙药解》云文蛤,“味咸,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除烦,利水泻湿”。此亦不离《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法则。

03 鳖甲

图片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按语:阴阳毒实为东垣所谓之阴火病,阳毒为阴火之重证,阴毒为阴火之轻证。阳毒之病阳虚甚则阴火重,故用雄黄、蜀椒补火温阳。两者都为阴火,都见“咽喉痛”之症状,故用辛甘微寒之升麻清热解毒,火郁发之也。火热必伤阴血,故用当归补血,咸寒之鳖甲清热养阴,使得阴火得以潜降。

04 阿胶

图片

4.1 炙甘草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按语:《素问·六微旨大论》,“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心阳(气)不足,阳不生则阴不长,阴血亏虚,心火(阴火)偏旺,火热更伤阴血,故而出现脉结代、心动悸,用大剂量生地配合阿胶、麦冬清心火、养心血。参、枣、草健脾和中,桂枝、生姜升发少阳春生之气,阳生则阴长,故曰“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也

阿胶为驴皮或牛皮去毛后熬制而成,《长沙药解》说,“味平,入足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具有滋阴养血之功效。肝藏血,心主血,心肝血虚用血肉有情之品为上佳之药材。然补血必赖脾胃阳气之动运,仰仗少阳春生之阳气才得以生化。

4.2 猪苓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23条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李正富,等:仲景应用部分“血肉有情之品”内涵新解汤主之。”

按语:邪热伤及阳明肺金,故而出现发热、口渴、饮水多之症,同时肺失于宣肃,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出现小便不利之症状,故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等清热利水通便;同时邪热必伤阴血,故用血肉有情之阿胶滋阴补血。诸药相伍,共奏邪热去、阴血生之功效。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19条: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按语:《素问·天元纪大论》,“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少阴热病,损伤心肺,水饮内结,气化不利,故而出现小便不利、咳而呕;少阴热胜,故渴;少阴君火为病,必伤阴血,阴血不足,心火(阴火)偏旺,故心烦不得眠。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泻阳明肺金、清热利水,阿胶滋阴养血,共奏邪热去、阴血生之功效。

4.3黄连阿胶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03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按语:《素问·天元纪大论》,“少阴之上,热气主之”。此少阴本气(君火)为病,少阴君火热病损伤心之阴血,故心烦、不得卧,用黄连、黄芩清心火,用血肉有情之品阿胶加上白芍补养心血,鸡子黄补脾益气、养阴润肺安神

05 猪肤、白蜜

图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10条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按语:猪肤汤含有猪肤、白蜜等。少阴热病损伤心肺,故而出现咽痛、胸满、心烦之症候,故用猪肤、白蜜等血肉有情之品养阴润肺、解毒利咽、清心除烦

猪肤,《长沙药解》说“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利咽喉而消肿痛,清心肺而除烦满”,又云伤寒猪肤汤“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涩滑溏而收泄利也”,猪肤“善于清肺,肺气清降,君相归根,则咽痛与烦满自平也”。

06 猪胆汁、人尿

图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15条: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按语:白通加猪胆汁汤方中有人尿和猪胆汁。黄元御释云:“水寒土败,君相皆飞,甲木克胃,故生干呕,丁火失根,故觉心烦。”《长沙药解》谓猪胆汁“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经”,具有“清相火而止干呕”的作用;

人尿味咸,性寒,入手少阴心经”,具有“清心泻火,退热除烦”的作用。此脾胃虚寒及肾之重症,出现下利不止、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之危候,阴盛格阳,故而出现干呕、心烦之症状,实乃东垣所谓“阴火”之证也。故用苦寒之猪胆汁,咸寒之人尿清热泻火。喝人尿实乃有补液之功效,如现代之输液。不离《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之治疗法则。

07 鸡子白

图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12条: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按语手少阴经络循咽喉,少阴君火热病损伤咽喉,故而出现咽喉损伤、生疮,不能语言,不能发声之证候

《神农本草经》说半夏主“喉咽肿痛”。苦酒汤方中有鸡子白,《长沙药解》说其“味甘,气腥,微寒,入手太阴肺经”,“疗咽喉之肿痛,发声音之喑哑,具有滋补太阴脾土、润肺利咽之功效

08 鸡子黄

8.1黄连阿胶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303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条文诠释见4.3。

鸡子黄,《长沙药解》说其“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用之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以其补脾而润燥也”。《长沙药解》又云鸡子黄“温润淳浓,体备土德,滋脾胃之精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补中之良药也”。黄元御先师所言甚是。“心中烦,不得卧”之心火之由实乃脾胃虚弱所致,亦即东垣所谓之“阴火”,仲景于此以血肉有情之鸡子黄补脾益气、养阴润肺安神,上工也

8.2百合鸡子汤《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按语百合病,百脉一宗,是热在血脉,伤及心神。心肺有热,故见“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百合病,热在血脉伤心神,故有神志不安症状吐之后更伤脾胃,故用鸡子黄补脾益气、养阴润肺安神。黄元御谓鸡子黄“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

8.3排脓散方《金匮要略·卷中·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载

“排脓散方: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按语:《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君之火可以引动相火枳实、芍药为《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小泻肝汤之主药,故此两药物配伍起到了通过清肝火来治疗心火之目的,体现了《难经》“母能令子虚”的治疗原则。桔梗排脓而治其标。

火热产生之源在于脾胃虚弱,故用甘温之鸡子黄健脾益气、养阴润肺安神。

鸡子黄,《长沙药解》说其“补脾精而益胃液”,排脓散“用之,以其补中脘而生血肉也”。用法中说“药散与鸡黄相等”,足见此方中鸡子黄之重要性。

图片

09 小结

从仲景应用血肉有情之品如:

牡蛎龙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栝蒌牡蛎散)

文蛤(文蛤汤)

鳖甲(升麻鳖甲汤等)

阿胶(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散)

鸡子黄(黄连阿胶汤、百合鸡子汤、排脓散)

鸡子白(苦酒汤)

猪肤(猪肤汤)

猪胆汁及人尿(白通加猪胆汁汤)等多用于少阴君火热病。

《经》曰: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故用咸寒之牡蛎、文蛤、鳖甲、人尿等清热泻火

君火可以引动相,故用苦寒之“猪胆汁”清泄相火;“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因少阴热病多伤阴血,故用阿胶滋阴补血

火邪横克肺金心肺受邪,耗伤阴津,故用甘寒之猪肤、甘平之白蜜滋阴润肺,甘寒之鸡子白润肺利咽

阴火(心火)产生之源在于脾胃虚弱,故用甘温之鸡子黄补脾益气、养阴润肺安神。

仲景应用这些血肉有情之品主要是针对心君之火所致内伤火病,“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说明君火受精血的涵养,心君之火伤及阴血不能涵养心君,君火就亢盛,即东垣先生所谓之“阴火”。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阴精所奉其人寿。”李东垣解释说:“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夏生长之气也。”阴精上奉必有赖于阳气上升,阳气不升,则阴精也不上奉。《素问·调经论》概括其病机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李东垣将其概括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东垣先生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饮食劳倦伤人阳气,脾胃阳气虚衰,阳不生阴不长,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则心火亢盛,所以他重视用甘温除热法,以温补元气为手段而达到生血以涵养心君之火之目的,即“阳生阴长”。东垣先师深悟仲景用药之道,创立了“阴火”理论。东垣老人之“阴火”论又助吾等后学发蒙解惑,领会了仲景应用部分“血肉有情之品”之深意。

图片

本文摘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作者 :
李正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合禄  北京中医药大学
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服务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