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千年春联闪耀 作者:沈清良 主播:喜洋洋 一进腊月,身在海南的我,连续接到女儿邮来的两个快递,打开一看,里面一个是印刷精美的大福字,2025福蛇接财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两侧风格各异的灯茏、雪花、笑脸等图案喜庆热烈。一个是厚绒布料、高端大气的春联。这个春联、横披、福字多件组合,各个衔接,融为一体,仅各种图案就有20多个,让我和老伴眼花缭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女儿听说后,连忙把拼接后的样式发了过来,才使我稍觉心安。 我到海南过冬后,每年春节前,女儿都要从遥远的黑龙江给我寄春联,我心中涌动着不尽的温情与感动。那红彤彤的春联,不仅承载着节日的喜庆,更是她对父母的一片深情和祝福,蕴含着她对我们深深的思念和爱,这份牵挂穿越千山万水,温暖直达心底。 春联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家国的温馨与情怀,其美,不言而喻,其情,深沉而绵长。 贴春联,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记住了家的味道。春联上的文字,犹如一颗颗跳动的音符,奏响了新年的乐章。 每一副春联,都是时间的低语,历史的回响,它们以工整的对仗、吉祥的寓意,编织着新春的祝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春联之美,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火红热烈,家家张贴,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着智慧与希望的光芒。
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从周代的桃符到宋代的纸张春联,再到明清时期的广泛推广和艺术提升,春联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彤彤的春联,以此迎接新春,祈求吉祥。这些春联让我在墨韵书香中重温了那些年味四溢的时光。 流年似水,岁月沧桑,专门用于春节期间祝福、吉祥、期盼的春联,时间上内容上又有了新的扩展和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又以对联之名面世。对联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字数也不固定,用途广泛,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山不老千年画,绿水长流万古琴”。“对联以山川为纸,以岁月为墨,绘就了一幅唯美的自然画卷。 “春风拂面桃花笑,秋雨润心菊花香”。对联里有四季更迭的细腻与温柔,是自然与人文的深情对话。 “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成联”。对联气象万千,海阔天空。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对联意境深邃,人物典故,信手拈来。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十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九笑九观”,穷尽人生哲理,让人深思。 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巧妙组合,更是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历史上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对联故事。清朝乾隆皇帝与纪晓岚游湖,见岸上一棵柳树,乾隆即兴出一上联:“岸上柳,柳垂岸,柳映清水水映柳。”此联难度在于反复使用了“柳”和“映”字,且意境优美。纪晓岚环视四周,见湖中有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一位渔翁正在垂钓,于是对曰:“湖中鱼,鱼游湖,鱼逐碧波波逐鱼。”下联不仅完美契合上联的格式,而且通过“鱼”与“波”的互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面图景。 明代诗人唐寅给商人写对联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一日,商人求唐寅写对联,唐寅初书:“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嫌其发财意味不浓,唐寅便再书一联以嘲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商人却大为喜爱,可见对联之妙,在于能以幽默诙谐之语,道尽世间百态。 农历蛇年,是女儿的本命年,不会写对联的我,也给当记者的女儿写了一副春联:灵蛇飞舞以笔为舟歌锦绣,莺啼传情以墨为海颂升平。 年已古稀的我,也给自己写了一副春联:七旬风雨迎新岁,笑看红尘日月长;古稀年华映晚霞,乐享人生福寿康。 一望千年春联依旧,美好闪耀。这一抹冬日里的文化馨香,以其独特的韵味装点着千家万户的门楣,不仅传递着岁末年初的喜悦与期盼,更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希望与梦想的种子,静待春暖花开!
【上海博尚文苑】作家沈清良优秀作品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