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紧贴江西黎川。 历史沿革 泰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1958年全省文物普查时,经发现和鉴定落实,仅主干河流沿岸的,就有游源、官田、枚林、朱口、音山、城西无诸坑后山和官江等多处古人类活动遗址。 春秋时,浙南、闽北俱属越,后为楚所灭,子孙播迁海上,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后秦始皇取百越,统一六国,“废闽越王为君长”,在原闽越王辖地置闽中郡。秦末,诸越助刘邦灭秦,汉高帝复无诸为闽越王(公元前202年)此后,因叛汉及内讧,汉武帝派朱买臣统兵殄灭闽越(公元前110年),徙其民于江淮间,将闽越地归属会稽郡。但逸民及江淮间逃亡者,自立为治。 至三国时,生齿日繁,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乃于会稽郡南部另设建安郡(即以今建瓯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在其偏西地区置绥安县(包括现今的建宁、泰宁两县,县治在今建宁城西三里许),是为泰宁、建宁合建一县之始。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绥安为绥城。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将绥城并入邵武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绥城县,属建州。唐贞观年间派兵征剿绥城山寇,将领杨开、廖善率兵留驻当地,并定居下来,今泰宁开善地方,即因此而得名。现开善公社杨、廖二大姓之族谱,亦自云系杨开,廖善之后裔。唐僖宗乾符三年进士李克饶,墓葬今大布柴家岭,是本县科举中之见于史载的最早者,也是中原汉族文化早在唐代就已参入古泰宁地区的有力证明。 唐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绥城复并邵武。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析原绥城地为归化、黄连两镇(归化为今泰宁,黄连为今建宁)。五代时,王审知随兄王潮入闽,后梁封其为闽王,中原八大姓将士家属当时亦随迁至闽。入闽后,初遣部将邓植屯兵大杉岭,嗣以南唐欲吞闽,归化首当其冲,乃由尚书左仆射邹勇夫率部出镇归化。邹到时,“榛芜亘野,烟火仅百家”,他“招集流亡,葺理宅舍,民襁褓而至,始遂生息”,因此,“五代干戈相寻,独归化人物蕃,田野辟,相安无事”。邓植、邹勇夫两部将士,也就都留居泰宁各地,是为中原大规模军事移民之始。 五代末叶闽北为南唐占领。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废归化镇为“场”。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升场为县,仍属建州管辖,是为泰宁建为县治之始。嗣后,县域疆界沿袭至今,无大变化。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1年),归化县改属邵武军管辖。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邑人,状元叶祖洽托闽使张汝贤奏请朝廷易一嘉名,哲宗帝知归化民风淳朴、人才辈出,遂将孔子家乡阙里府号“泰宁”二字赐为县名。“泰宁”者,“泰平、安宁”之意也。又因泰宁地处杉岭山脉之阳,故又名“杉阳”。至元朝,泰宁属邵武路, 明代,泰宁县属邵武府,县的等级降为下县。邵武府隶于福建布政使司。 清代,泰宁县沿明制隶属于福建布政使司邵武府。布政使司受辖于闽浙总督、福建总督及总督属下的福建巡抚。泰宁县从明中叶后,战祸不断,民生凋敝。清初的军民抗清斗争延续多年,康熙中虽有起色,户口钱粮仅接近中县。咸(丰)同(治)之后,太平军与清军多年战争,丁口钱粮又再衰落,泰宁县便变成了简县(最低等县)。 民国元年(1912),福建宣布拥护共和,废邵武府。泰宁县改属北路观察使署,后改建安道,泰宁隶属于建安道。 民国17年(1928),实行新的省、县制,废建安道,改县知事为县长,泰宁县直属于福建省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1934),泰宁县为中央革命根据地21个县份之一,后划归闽赣省。是中央根据地突出在东北部的前沿阵地和支援东方军挺进闽中的后方战略补给要地。 民国23年3月19日,国民党军队重占泰宁,7月间,在邵武设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邵武、泰宁、建宁、顺昌、将乐五县。泰宁划为三等县。民国24年10月,泰宁改隶于福建省第七行政区(长汀)。民国27年,改隶于第三行政区(建阳)。泰宁为二等乙级县(全省二等乙级县16个,三等县22个)。民国29年3月,泰宁改属第二行政区(南平)。全省县等划为三等六级,泰宁为三等乙级县(最低等县)。民国33年,泰宁划为五等县(全省66个县中有五等县12个。六等县8个)。 1950年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50团解放泰宁,建立县人民政府。隶属于福建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称南平专区)。1970年6月,泰宁县划归三明地区管辖。1984年7月,改三明地区行政公署为市管县的省辖市人民政府,泰宁隶属三明市。 行政区划 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暂以民国时期政区为基础划分区乡。以垆峰镇、瑞田乡为第一区;下东、上东两乡为第二区;弋梅、开永、龙善三乡为第三区;崇仁乡为第四区。2月15日,一、二区人民政府分别在县城和朱口建立;三、四区人民政府分别于4月1、2日先后在弋口和新桥建立。至1950年12月,全县已建起58个乡(街)人民政府。加上在土地改革试点中增划的3个乡,至1951年初,全县共有61个乡。在乡(街)政府全面建立后,4个区的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改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区公所。 1951年5月,由于三区地域辽阔,便划出南部8个乡成立第五区,设区公所于大布。 这61个乡(街)的建置,基本上是按民国时期的一保置一乡,人口集中地区合并2保为一个乡(街)。 1952年,将辖境较大的儒坊乡划分为余坊、洋坑、余地3个乡;弋口乡划分为弋口、居洋2个乡。 1954年,于县城置城关镇,辖县城民主、和平、胜一、胜二、水南五街,仍隶属一区;于朱口置朱口镇,隶属于二区。二区的的王坑乡并入将溪乡。三区的下渠乡分为下渠、上渠两乡,全县辖5区2镇57个乡。 1956年,又增划11个乡,全县5个区辖2镇68个乡。 1956年下半年,掀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提倡并乡、办“大社”。撤销第一区,城关镇由县直辖,原一区所辖各乡分别并入邻近各区;二、三、四、五区分别以驻地名改称朱口、弋口、新桥、大布区。归并后,全县辖4个区、1个县直辖镇、1个区辖镇(朱口)、43个乡。 1957年10月,丰岩乡的熊家栋、乌石上、江家、邓家坊4个自然村划归南会乡管辖。同年11月,弋口区公所驻地由弋口迁至梅口,仍称弋口区。 1958年全县打破原来的区、乡界线,建立起6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建立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体制。公社及生产大队设管理委员会,生产队设队委会。初期,基本上是一个乡为一个大队。 1959年春,贯彻“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把全县633个自然村合并成324个。为追求“一大、二公”,将红旗公社所辖城区5个大队及东石的八里桥分出成立与公社同级的城关综合农场,下设4个耕作区:民主为第一耕作区;和平、胜一为第二耕作区;胜二、红光为第三耕作区;水南、八里桥为第四耕作区。水南大队的金富街生产队划归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红旗公社辖城郊12个大队,与城关综合农场同设于县城。当年12月,上游与红星2个公社合并,改名为朱口公社。其他公社也同时改名:红旗改名城关,红专改名梅口,冲天改名儒坊,万能改名大布。 1960年春,儒坊公社余上大队划成余上、肖坑、余元3个大队;将大坑大队划归梅口公社;将岩坑分出的焦溪大队转划给大布公社。 1961年10月至1962年4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60条),调整社队规模,恢复各自然村。城关综合农场建制撤销,并入城关公社,从城关公社分出大渠、下渠、渠口、上渠、大湖5个大队成立下渠公社。朱口公社分划为朱口、龙湖、上青、新桥4个公社。梅口公社分为梅口、大田2个公社。大布分为大布、龙安2个公社。大队、生产队规模过大的也予以缩小。生产队由334个增至695个。 1962年10月,撤销龙安公社,辖地并入大布公社。1970年11月,又恢复龙安公社。12月,梅口公社的大坑、余坊公社的王坑划归下渠公社。1971年,下渠公社从下渠、大湖增划出新田大队;上青公社从上青增划出三南、东山2个大队;大田公社从料坊、鱼川增划出谙下大队。1972年,朱口公社从朱口分出擎布大队。 1979年,梅口公社驻地因兴建池潭电站,带名迁移至拥抗洋地寺。所辖吕家坊大队,从梅口分出,带名迁至井坑村,转隶于城关公社;弋口大队因分散迁移而取消建制。大布公社的显口大队带名迁入善溪大队地界。朱口公社从石辋划出寨色大队;余坊公社的良浅大队因驻地迁移而改名池潭。 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城关公社改名杉城,余坊公社改名开善。杉城公社的调洋分为调村、洋川2个大队;磜溪划为磜溪,南溪2个大队。龙湖公社从神下分出坳头大队;下渠公社从大湖、上渠、大渠大队分别增划出红地、宁路、陈元、渠里4个大队;大布增划出江家岭、里坑2个大队;梅口公社将大洋划成大洋、麦坑、谢家坪3个大队。 1981年,全县共辖11个公社。108个生产大队、873个生产队、636个自然村。 1984年9月,实行政社分开,公社改建为乡镇,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通过选举,产生杉城、朱口2镇和梅口等9个乡人民政府。龙安乡增设坪上行政村(从龙安村划出),杉城镇亦将蔬菜大队作为行政村一级单位。至此全县共有2镇9乡、110个村民委员会,下辖868个村民小组,包括636个自然村。 1984年9月至1993年8月,泰宁县辖2镇9乡,即杉城镇、朱口镇、龙湖乡、上青乡、新桥乡、大田乡、下渠乡、开善乡、梅口乡、大布乡和龙安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县行政区划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1988年1月,全县共辖110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868个村民小组。 1992年7月,杉城镇大坪毛竹垦殖场改为大坪村。 1993年5月,朱口镇外地村划分为源色、里家源两个村。9月,经省民政厅批准,龙湖乡撤乡设镇。 2000年,全县辖3镇8乡即杉城镇、朱口镇、龙湖镇、新桥乡、上青乡、大田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布乡和龙安乡。 2003年1月,杉城镇蔬菜村撤销,其村民按居住地分别归人北洲居委会和城东居委会。 2004年6月,泰宁县启动撤并乡镇工作。 2005年1月16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泰宁县撤销大布乡、龙安乡设立大龙乡的批复》,同意泰宁县撤销大布乡、龙安乡,大布乡、龙安乡合并设立大龙乡。大龙乡人民政府驻原大布乡政府驻地。 2005年1月底,合并后的大龙乡辖原大布乡的大布、显口、善溪、双坪、东坑、铙山、里坑、官江、江家岭9个村委会和原龙安乡的龙安、李地、张地、坪上、陈坑、焦溪、角溪7个村委会。 2005年12月24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撤销泰宁县龙湖镇建制并人朱口镇的批复》,同意撤销泰宁县龙湖镇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口镇,朱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5年12月,全县共有9个乡(镇),即杉城镇、朱口镇、上青乡、新桥乡、大田乡、下渠乡、开善乡、梅口乡和大龙乡。龙湖镇并入朱口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朱口镇辖朱口、音山、石辋、寨色、王坑、赤坑、擎布、梅林、源色、里家源、龙湖、游源、南坑、官田、洋发、渠高、神下、黄厝、堌头19个村。2005年底,全县共设111个村委会、6个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 2014年12月,全县共有9个乡(镇),即杉城镇、朱口镇、上青乡、新桥乡、大田乡、下渠乡、开善乡、梅口乡和大龙乡,下辖111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委员会。 2021年全县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3镇6乡,6个居委会、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人。 大龙乡 大田乡 开善乡 梅口乡 杉城镇 上青乡 下渠乡 新桥乡 朱口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