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村悟道第一课:“体制内”与“外省富商”,小县城女孩的艰难抉择

 A土木小生 2025-01-25 发布于山西

 1


兄弟们,我悟了。

这个社会对于体制内的工作,对于稳定的工作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病态的地步,如果你想打破这种病态的执着,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挣钱,挣足够多的钱,才能打破这种病态的认知。

起因是有一个湖南小县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小姑娘,读的是职高加大专的那种5年制的学习模式,然后毕业以后家里面多方努力疏通关系才分到了家乡县城下面的乡镇小学的老师岗位,每个月大概2000块钱左右。

钱不多,但是稳定。

这在家长们看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了,可以说一辈子衣食无忧,老了还有退休金。

一个月2000块钱可能不多,但是在18线小县城下面的乡镇,起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事情也不是很多,工作强度也不大,家长们都觉得很好,都觉得这辈子就稳了。

矛盾的爆发点是这个女孩子之前读书的时候还是在外面打暑假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但是这个男孩子呢他是外省的,而且没有编制,自己做生意的。钱还是挺有钱的。

在自己家乡省份排名前三的城市有一套全款房,然后自己还有两个门面,自己开五金店,生意还不错,可能一个月的流水就是女孩子好几年的工资了,父母也都是做生意的,开超市。

这样子的情况下呢,这个女孩子就想辞掉这个月薪高达2000的乡镇教师的工作去外省奔赴爱情。

2

但是,可想而知是遭到了女孩父母的强烈反对,理由嘛,刚才已经说了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很稳定,然后这辈子都很安稳,虽然现在是在乡镇,但是这只是刚起步,过几年资历够了,再想想办法调到县城来,安安稳稳一辈子,多好。

你做生意你挣再多的钱都是不安稳的,因为女孩父母家里以前也有很多人做生意也阔过,出过千万富翁。然后潮流一来,趋势一来,这些钱眨眼就没有了。

而且这个男孩子还是外省的,离女孩子这边家乡有1000多公里,父母肯定是不想自己女儿远嫁到那么远的地方的。

但是这个男孩子说了一句挺让人动心的话:当老师,一辈子安安稳稳,固然好,但是这是你们给她安排的人生,不是她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话吧,是事实,也挺有道理,这小子这讲话是真可以,就这口才,去到缅北估计也能混个小头目了。

可惜,女孩的父母并不心动。

3

其实这种新旧观念的碰撞,现在应该是再全国各地到处上演吧,老一辈经历了人生那么多起起落落,自然觉得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是最好的,安稳的人生才是最好的。

可是年轻人,或者说大多数年轻人,应该还是有想要出去看看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给钱!房子有、车子有、每个月固定给老爸老妈打钱,让他们放心就行了呗。

但是,好像,也不是太行,毕竟国人都喜欢未雨绸缪,都喜欢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就忍不住去担心,整天提心吊胆的。

嘴上说着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实际上还是会忍不住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去给孩子创造条件,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希望所有回村过年的小伙伴在与父母意见观点不一致想要爆发的时候(我说的不是我被催婚的事,谢谢),先想想父母的出发点吧,他们也是为我们好,只不过大家确实是观念不一样而已。

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