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上一盘红烧肉

 清茶999 2025-01-25 发布于天津

     提起红烧肉,最著名的莫过于东坡肉,东坡肉又名滚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东坡肉的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加入配料焖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入口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相传东坡肉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创,宋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一生乐观豁达的苏轼到黄州后,“微官”一身轻,公干之余,他带领家人在城东一块坡地耕种以贴补家用,正是在和乡民的接触中,苏轼发现当地猪肉非常便宜,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猪肉颂》中:

净洗铛,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

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大意是:把锅刷洗干净,少添些水,让木柴头冒起烟但却不要着起火焰。等它自己煨熟不要着急,火候到了味道自然美。黄州上好的猪肉,价格便宜得就像买泥土。贵人们不愿吃,穷人们又不会煮。早晨起来吃上两碗,我自己吃得饱饱别人管不着。

    从这些文字看,东坡肉是晚上烧上,小火慢煨,第二天早上吃,在黄州期间,看不出加什么佐料等。

    这篇文章在《苏轼全集》中没有收入,有资料显示,这个《猪肉颂》,最早出现在南宋“竹坡居士”周紫芝所撰的《竹坡诗话》一书中,原名叫《食猪肉诗》,内容是这样的:“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盈,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不是苏轼的原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