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 “传统音乐研究新定位” 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引言 2024年12月8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承办的“传统音乐研究新定位”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01 论坛主旨 论坛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当代传承”、“世界传统音乐的现状与全球对话”、“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回顾与未来展望”三个议题,包含主题发言与圆桌论坛两种形式。 作为“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2024传统音乐盛会”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旨在汇聚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专家,通过深度的思考、交流、碰撞,充分讨论中国和世界传统音乐的定位,以及如何在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平台上展开对话,期望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为传统音乐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2 论坛感悟 此次论坛不仅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为中国与世界传统音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传统音乐研究的新定位应聚焦于其历史价值、当代传承、以及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位置。传统音乐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研究传统音乐,首先要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包括音乐形式、演奏技巧、创作背景等方面。这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在当代社会,传统音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受众群体老龄化、传承方式单一等。因此,传统音乐研究的新定位需要关注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这包括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如数字化传承、跨界融合等,以及培养新的传承人群,让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传统音乐不再局限于某一民族或地区,而是成为了全球文化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音乐,需要将其置于全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探讨其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异同点,以及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这有助于推动传统音乐的国际化发展,增强其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传统音乐研究的新定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价值、关注当代传承以及加强区域交流与国别对话等措施,增强对传统音乐多样性价值的认识和文明互鉴,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让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转载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