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痰多,这个中成药不可忽略

 武鸣小老头 2025-01-26

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5年01月22日 20:02 广东

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今天介绍一款用于咳嗽痰多的中成药,名字叫泻白糖浆。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读者,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宋代的儿科名医钱乙,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他的著作里面,他创立的方子就很喜欢用这个套路,比如用于治疗肺热的泻白散、用于治疗脾热的泻黄散,用于治疗抽搐的泻青丸。

那泻白糖浆跟泻白散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呢?只要看看方子的组成就知道,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泻白散的组成就只有三味药,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而泻白糖浆有十三味药。虽然药味差异那么大,但从名字看来,两个药都是有共同的目标。

中医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泻就是去掉多余的。肺在五色中属于白色,所以泻的就是肺,具体一点就是清肺热。

为了更好地理解泻白糖浆,我们来看看它的组成。

泻白糖浆:石膏、桑白皮、瓜蒌子、葶苈子、麻黄、甘草、前胡、紫菀、款冬花、川贝母、苦杏仁、紫苏叶油、薄荷脑。

一看组成就会发现,这个药跟泻白散没多大关系,但却跟经方里的另外一个方子非常相似。没错,就是“麻杏石甘汤”,这个用于解表清里,在疫情、流感期间名震一时的方子。

我们再简单地分析一下麻杏石甘汤,让大家复习一下。咳嗽在中医看来是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了,肺气上逆而作咳。那是什么引起的气机失调呢?外感是个很常见的因素,尤其是伤风感冒的时候。那麻黄就是常用的解表药,解表就是把邪气通过体表散出体外。这是防止邪气进一步内陷。

那已经进入体内的邪气,很容易会化热,因为气机逆乱,郁而化热。这个时候就会用到石膏清里热。这样内外兼修,就能比较好地控制住外感邪气的干扰。

杏仁是直接调畅肺气的,助肺气宣发的同时也助肺气肃降。

甘草是针对中焦脾胃的,脾胃强了,恢复快。

那泻白糖浆在此基础上做了哪些调整呢?

首先是紫苏叶、薄荷、前胡。这三味药是助麻黄疏风的。紫苏叶与麻黄一样性偏温,薄荷、前胡性偏凉。这样寒温并用,药性就柔和多了。但无论散寒还是清热,疏风都是主色调。就是把风邪尽快驱赶出体外,风为百病之长嘛。

清热方面,石膏也多了个帮手,桑白皮。《药性赋》载:“桑白皮,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桑白皮是泻肺平喘药物中更为柔润者。是阴虚咳嗽的常用药,可防肺热灼津之弊。

气机逆乱引起的痰饮积聚,这里用了多味药去解决。川贝、紫菀、款冬花、葶苈子。

川贝清热化痰止咳,紫菀润肺化痰止咳,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让痰饮从水道而去。

总结一下,泻白糖浆适合外寒里热的咳喘。用于伤风咳嗽,痰多胸满,口渴舌干,鼻塞不通。有读者看了就会有疑问,痰不是水吗?水多了,还口渴?要知道痰是废水,是不能正常代谢的,与津液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痰饮堵在经络,津液就不能上承口舌,也不能濡润鼻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