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乡下过年——2025年的大年初一

 新用户3601tvjQ 2025-01-29 发布于山东

     2025年的大年初一

对一个讲究新年仪式感的民族来说,大年初一是个神圣的日子。好像旧年的兜兜转转、忙忙碌碌都只是为了这一天的奔赴。

对一个讲究人情的民族来说,年前的那几日,是还情的日子。大街上突然开始了拥堵,车来车往,多是为人情而匆匆来去。好像攒了一年的情分,要赶在大年初一之前还完,攒了一年的思念,要在新年之前那几日了却。

而作为家庭主妇,年前的那几日大多都忙得像停不下的陀螺。为了这个神圣的日子而忙碌,在家中制造出浓浓的年味儿。

尤其是乡下妇女,对新年的仪式感更为重视。这种重视成为迎新的执念。人情往来、各种备年方式——制作、买办、洗刷、归置……一切都要安排妥妥当当,显得光鲜亮丽,才能像拆开华丽的礼盒一样,轻轻地打开这个新鲜的日子。

2025的年前,大年二十九就是除夕。少了这么一天,就像日子来了个急刹车,让高速运转的人们措手不及。

回乡下过年的我,在各种繁琐的讲究中,除夕这一天忙得就像耳边一直响着冲锋号。大清早就起来忙,忙到春节联欢会已经打烊,都没能坐下看一眼,还是觉得有许多未尽的事宜。

就像一切还没归置好,就对不住这个神圣的大年初一。

2025年的大年初一,吃饺子、串门子……一切与往年好像没什么不同。但这一天拜年中,总会有许多世事变化的见闻,让人感慨。毕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早起,煮饺子。大年初一要用芝麻秆烧火,或者是豆秸。寓意大概是取“芝麻开花节节高”,来作为新一年的祝福。

但我记得母亲以前总会一边往锅底填着豆秸,一边念念有词:“今年烧豆秸,明年出秀才”。在民间,很多讲究都是对新年的祈祷与希冀。

饭后大串门。

所谓大串门就是成群结队地去一个门里的人家拜年。我都是和近门的妯娌带着自家孩子一起,而男人们都是和近门的弟兄们结成一帮,声势浩大地围着村子各家转。

在乡下,家族的远近在有事或者过年的时候尤为突出。

按照惯例我去大娘家和嫂子、弟妹集合。

她们都是乡村的驻守人。对每家每户、对人情世事,都非常了解。每年的大年初一,我总会从她们的交谈中,获得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信息,然后津津乐道地回家八卦。

这样的妯娌集合拜年,转眼也二十六年了。人还是那些人,但身份有了很多的不同,有的嫂子已经当奶奶了,差不多年龄的弟妹也有已经当婆婆的。

有的是孙子不能早起,奶奶不好离开;有的是儿媳妇睡懒觉,做婆婆的不知要等候几时;当年跟在身后叮铃当啷的孩子们,也出嫁的出嫁、工作的工作。这样能聚在一起的就少了好多。

这两年我在村里的身份也升级为奶奶了。过年时小孙子喊一声“大奶奶”,我也无师自通地马上流露出慈祥的祖母脸,高高地应一声“哎——”不再像往年那样,被岁月吓了一跳。

这个祖母高兴地看着眼前的小孩子,将回忆拉倒二十几年前,不由自主说一声:“这孩子铁像他爸爸小的时候。”

今年,我把儿子从我们的拜年队伍中,划分了出去。

我对已经长起来的他说:“你应该和爸爸一个队伍了。”可他虽然个子高大,心理上还像没断乳的孩子:“我就不跟爸爸,我就跟你一块儿。”和他强调了几遍他是个大男人,不是女的,他才勉强跟着爸爸走了。

这样我们的队伍与往年相比,未免冷清了许多。但好在嫂子和弟妹都是热情爽朗的人,一路都是她们领头,远远地就和人们高声地喊:“过年好”、“过年好”……而默默跟随的我,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露出点笑容就可以了。

因为默默跟随,在这个几十年没有什么变化的街道上,在二十多年,每年都去串的门中,我还是不能准确地找到。

更为尴尬的是,路遇一个熟悉的大娘,我本来想着让孩子叫大奶奶,却自己对她喊了声“大奶奶”,叫错了辈分。

妯娌们在村里生活,关于一些风俗、一些礼仪都会给我指导。而我,在这里二三十年,还是那个不问世事的孩子。

由于愚钝,我其实是这个乡村的边缘人,却又没能真正地融入县城里。一直脱离着社会,生活在云端里。

但我心里对于这个村庄是非常认同的,那些熟悉的面孔,彼此亲近的心,是我年年奔赴的热情所在。

今年回老家过年天气很冷。大清早厚厚的派克服羽绒大衣都抵不过刺骨的寒风,一路走一路瑟瑟发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大年初一都是严寒威逼,也挡不住我们拜年的热情。见了长辈就跪下磕头,那是很庄重的仪式。

乡村每家每户的取暖设备都比以前高级,家家户户都烧着带暖气片的锅炉。一进门,热情的笑脸和暖呼呼的气息扑面而来,最先激动的要数我的眼睛片了,霎时间就会模糊了起来。

依旧是那样的热情,走到哪里都是吃吃吃,不拿硬塞,于是一路走来,这家吃点干果,那家尝个炸果子,肚子有点儿受不了。

孩子们出来都是把糖果塞到妈妈手里。妈妈说,不愿吃你别拿。孩子为难地说,不拿人家非得给,没办法。

他们可不像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那样,拿到了几块糖果就喜滋滋地,如获至宝。

从村里串门,一直串到村外东河边的人家。这里视野开阔,清晨的远山弥漫着朦胧的山岚,宁静而又神秘,与静默的树木组成了一幅静美的乡村画面。


来到嫂子家,坐下喝茶畅聊。妯娌们在一起,差不多倾诉完了这一年的所有经历与心事。

转到中午饭时,回家。

上午串门聊天,情绪高涨。午后,年前的倦意终于上头,想午休片刻,竟然呼呼地睡了一下午。

年前就像急行军一样急匆匆地奔赴,而大年初一,就像一场大战之后转为暂时的休憩,一下子放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