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AB测试》年度总结:用数据丈量过去的一年

 AutoLab 2025-01-30 发布于上海

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正月里最忙的时间。

从这一天开始,各地的朋友都要忙碌起来了:“回娘家”“祭财神”“祭祖”“祭牛羊”“开年饭”等活动不停,北方的朋友还有“初一饺子初二面”等说法,你那里又有什么初二习俗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Autolab在这里也是祝大家“岁岁春无事,相逢总玉颜”。

要聊到忙碌,这也确实是我们实打实从年头到年底折腾的一年。

我们可能没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见过多少个凌晨四点的上海外环、多少个凌晨两点极寒飘雪的河北崇礼。

一幕幕画面,都是我们这一年的汗水和泪水的见证。

说这些也不是为了矫情,因为所有画面凝聚后,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感谢。

每一个折腾到底的日夜,每一次的数据整理、细心核对、精心制表和后期制作,都是为了确保我们测试的客观公正性和可读性。

这是我们的坚持,也是为了不辜负咱们屏幕前“精神股东”们的信任。

54台车,是我们今年测试车型的总数。

从A级小车到D级豪华,从性能猛兽到硬派越野,从性能到智能,从传统燃油到插混到纯电。

每一次测试,有汗水,有艰辛,也有快乐和意外。

充电测试时,我们会特别选择在充电桩空闲的时段进行,确保测试的公正和公平性。

但是万万没想到,此时来了一辆理想MEGA。

本来大家几辆车都在相安无事的充电,有的车甚至都飚到了200kW。

结果,一瞬间,电就全被MEGA吸走了,车辆的充电功率直接腰斩。

没办法了,又得再来一遍了。

我们只能再次驾驶车辆,跑完刚刚充上的电,并且重新进行充电测试,只为了确保最终的成绩数据准确无误。

从枯燥记录到努力整活儿,只为了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

2024年,《LAB测试》组的伙伴发量尚好,因此2025年总得再上一层难度。

智能底盘的多车大横评,油电性能车的硬碰硬对比、冬季续航测试、夏季极热测试等等……

都是我们在乙巳蛇年给大家准备的“硬菜”,希望大家吃得开心,尝得放心。

最后,谢谢你们2024的陪伴。

2025,我们依旧在这里,希望你也依旧在这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