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告诉你真相:“男人的本质贪财好色;女人的本质爱慕虚荣;穷人的本质好逸恶劳;富人的本质巧取豪夺; 孩子的本质贪玩好动;老人的本质贪生怕死;领导的本质媚上欺下;下属的本质吃拿卡要;朋友的本质相互利用;好人的本质欺软怕硬;恶人的本质自私自利; 商人的本质唯利是图;艺人的本质出卖自己;农民的本质勤劳朴实;工人的本质踏实苦干;军人的本质忠诚勇敢;教师的本质教书育人;医生的本质救死扶伤。” 马克思说:“人性就是社会性,一切言行都是趋利避害。” 黑格尔说:“人性就是一团欲望,欲望满足就空虚,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 人性的本质,不是善良, 也不是邪恶,而是自私自利,行善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作恶是为了满足自己利益, 人性由三部分组成:动物性,人性,神性;兽性保证安全,人性保障合作,神性就是利益众生。人性的自私自利,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所谓的改变,只不过是自私程度的不同, 什么地方的利益越大,什么地方的人性就越自私,利益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会出现冲突,就会上演你死我活的斗争。 人的自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物质的自私,一种是在精神上的自私,对物质的自私表现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精神上的自私表现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物质自私的最高形式是奴役众生,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精神自私的最高形式是普渡众生,是把自己的快乐,建在别人的快乐之上; 《人类简史》中有一句名言:“人类,如果忘记自己是动物,将会永远无法了解人性,更无法理解历史,也不了解自己。”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越自私的人,越快乐;越无私的人,越痛苦;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为别人而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让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佛家的最高境是“明心见性”,明的是“本心”,见的是“自性”。本心包括三种:执着心、分别心、妄想心;自性也包括三种:大自在、大喜乐、大圆满; 明心是手段,见性是效果。明心见性,就是要看清人性的本质,克制趋利避害的本性,克制贪财好色的本性,克制自私自利的本性,回归真我。 人性因为有分别心,所以恃强凌弱,欺软怕硬,崇拜强者,践踏弱者,实力最强的人,都是享用最好的,富人虚伪,穷人自私,弱者攀比,上层互捧,中层互挤,下层互踩。 孟德斯鸠说:“人性卑鄙,有权必滥,” 康德说:“人性只能知道,不能理性认识”。 有的人之所以大公无私,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的教育,使他们通过利人利他,来满足自己内心情感的愉悦。 这种精神上的舒服,就是在精神上的自私,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为别人考虑,都有自己的私心,只不过隐藏的深浅不同罢了。 人性天生自私,后天的所谓无私,都是为了更好的自私,就像养儿为了防老,嫁汉为了吃饭。都不是无私的爱,也不是源于对方的感受,而是源于自己的感受。 《金瓶梅》中说:“心生慈悲者,菩萨也;心生畏惧者,君子也;心生欢喜者,小人也;心生效仿者,禽兽也;” 自然性就是人的动物性,女性把男人当摇钱树,男性把女人当繁殖器,贪财好色,是为了在竞争中延续基因。 在天主教观念里,人性的本质,从重到轻分为七种: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 生命,本质上是热的传递,是熵增;繁殖欲望叫做好色,生存欲望叫做贪财;贪财好色并没有错,只不过是生命本来的模样, 为了能在生存竞争中不被淘汰,每个人的本性都在追求优越感,占有更多的财富,更好的配偶,成为人上人。 人群中的优越感,其实就是安全感,就像羊群遭到狼群追猎,只要自己不是垫底,就是安全的,生命就不会受到威胁,就有机会继续活下去。 《庄子》说:得人之道,莫若利之。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人的本性,自私自利,贪财好色,本质上就是禽兽;只有通过法律道德,将人的兽性盖住,才能真正称为人。 北大才子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深渊有底,人心难测。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低估人性的恶。 穷则满身是病,富则浑身是光。穷叫贪财好色;富叫风流率性。穷叫懒惰成性;富叫闲云野鹤。穷叫没有理想;富叫随遇而安。穷叫不思进取;富叫知足常乐。 一个人,只有深谙人性,懂得利用人性,能够收服人心。下水要懂水性,博弈要懂人性,推荐你读一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这本书是刘震云的扛鼎之作,耗时19年,2009年出版,2011年打败莫言的《蛙》,斩获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对人性的剖析,一针见血,扒皮见骨,句句都是真知灼见,一语点醒梦中人,听君一席话,少吃十年亏。 时至今日,已经有10万读者给出9.1的豆瓣评分,该书还被翻译成30多国语言,被法国授予文学骑士勋章,被埃及授予最高文学成就奖,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世纪名著。 #我要上微头条# |
|
来自: 行走山林 >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不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