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人人都会走亲访友,家家户户几乎都注重屋里的“中堂”。可今年走亲访友十多家,亲临好多年过花甲、年近古稀、年至耄耋者,能理解中堂的位置和其含义者少之又少,勾起了我们对年味与中堂传统文化的遐思。 中堂缘起唐宋间,那时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中堂是迎宾宴客、喜庆祭祀的场所,又是人们日常起居的主要活动之地,地位至高无上。 中堂里布置的家具,会根据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侧重。依照传统习惯为“一堂四具”(高大的条案,左右配以花几,下方摆放八仙桌,再配以两个太式椅或官帽椅。)置于客厅的中轴线,对称摆放,用来待客,显得威严庄重。 中堂,不光是大户人家标配,也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产物,它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形象和尊严。通俗来讲,就是一个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最具有仪式感的地方。 1.中堂可以进行家庭教育文化 书香门第,一直是形容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比较不错,家里有文化气息,书香氛围浓厚。 中堂文化就可以将这种书香门第文化的建设融入其中,让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小欣赏和学习传世国画,从小欣赏书法大家之作,在经典中吸取古圣先贤的智慧。 2.中堂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一直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文化根基和处世准则,建立起儒家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处世精神。而中堂从各方面无不体现了,只有从有传承意义的经典中才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堂文化可以使年轻一代去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经典,从而了解学习古人的智慧。 3.中堂可以带来对家的情感寄托 如今的春节,已经越来越难见到年届古稀者,甚至忘记了童年、少年时祖辈们传统礼仪及教诲,连中堂座次都已经分不清区别,更对“祠堂”“族谱”蕴味淡忘,更记不起“迎喜接福、拜神祭祖”是除夕酉时前,先做好年夜饭,封好牌位这样的习俗。 如今都说缺少年味,其实年味就是传承五千年传统文化,其核心是对“家”的理解,家是祖宗生息叶落归根的地方。有中堂就是家,有家才有年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请记得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我的主页还有其他的苏式园林内容,诚邀您移步观看,如果您喜欢,请记得关注私信我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