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作为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魅力,呈现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的视觉盛宴。数虎图像担纲无锡分会场的视觉创制,以《无锡景·家国情》悠雅的江南小调为主线,通过千年文脉、实业报国、奋楫扬帆三个篇章,讲述了无锡从古至今的辉煌历程。 ![]() ![]() ![]() 当2025年央视春晚的镜头掠过清名桥畔的桨声灯影,无锡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惊艳世界。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分会场,无锡将千年文脉化作流动的诗行,在《无锡景》的吴侬软语中徐徐展开。 清名桥上,总台江苏籍主持人王音棋,手持一把无锡双面精微绣团扇优雅亮相。扇面上吴冠中的代表作《怀乡》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春意盎然。数虎图像用CG还原在河道中穿行的画面,带领观众以画入境,穿越时光。 ![]() ![]() 当熟悉的江南小调《无锡景》响起,惠山映月里的河面上,光影婆娑的桥洞中,一只摇橹船缓缓驶来,演员倪妮手持一把无锡精微绣团扇坐在船头,两岸美景目不暇接。 花船上,舞蹈演员一袭红衣,手持团扇,翩然起舞。盏盏彩色鱼灯升起,随着花船溯游而上。船只过桥,古运河两岸张灯结彩。河道船只往来,一片欢歌笑语。 南长街的灯火点亮了古运河的千年记忆,这条北宋时期便已存在的驿道,曾是苏常通衢的车马喧嚣之地,如今化身为“江南水弄堂”的绝版画卷。 顾恺之挥毫绘就《洛神赋》的惊鸿一瞥,范仲淹把酒临风喜气洋洋,苏轼泛舟运河踏遍江南更留恋无锡景,徐霞客朝碧海暮苍梧独赞“太湖佳绝处”。历史名人的“全息”穿越,让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在虚实交融中重生。 舞台上,若隐若现的白墙黛瓦、粉色的桃花与朦胧的竹林交相辉映。在欢快的江南小调中,演员们柔美的身姿在江南的细雨中翩翩起舞,吴冠中《怀乡》作品中的江南水乡画卷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抽象美学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现代与古典在这里和谐碰撞,营造出一种既梦幻又充满诗意的唯美意境。 ![]() ![]() 小提琴家吕思清带领无锡交响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领衔无锡民族乐团,共同奏响《太湖美》。鼋头渚的金镶玉如意舞台上,女孩吹响口琴,评弹的三弦与交响乐的磅礴在运河上空碰撞,锡剧的水袖与芭蕾的足尖在太湖畔共舞,一场“最江南”的音乐史诗,让世界听见中华文明的悠远与当代中国的自信。 ![]() ![]() 当《无锡景》再次响起,这次唱的是百年工业、薪火相传的壮志,唱的是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豪情。敢为天下先,始终是无锡这座城市向上生长的独特气质。灯光流转中,工业大船的地屏上,激光秀联动船体影像,组成超级计算机数据链、芯片电路、智能制造流水线的复杂编程以及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通路,千丝万线、连接四方。 从大窑路的“故宫金砖”窑火,到物联网小镇的数字星河,无锡用百年奋斗诠释了“刚柔并济”的江南气韵。一艘工业巨轮从南尖运河驶向太湖,将民族工商业的基因注入新时代的血脉。 舞者以现代舞步跃动于光影交织的工业遗存舞台,刚劲肢体语言诉说荣氏家族、周舜卿等实业家“实业救国”的壮志。当“百年老厂房呀,织机声声唱”的旋律响起,无锡第一座商办纱厂、中国首艘机动轮船“黄鹄号”的历史剪影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现代图景交叠,揭示了一座城市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 ![]() 除夕夜的太湖烟波中,百艘帆船满载生生不息的祝福启航。无人机编队升起“巳巳如意”祥纹,烟花在夜空写下无锡的祝福,这场全球15.9亿人次观看的江南盛典,让世界看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荡的东方智慧。 无锡以春晚为媒,将非遗IP转化为全球流量,春晚的无锡时刻,既是对“何以江南”的完美作答,亦是对“何以中国”的深刻诠释。当古运河的橹声化作物联网的脉冲,当惠山泥人的笑颜登上元宇宙展台,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文化为帆、以科技为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程中破浪前行。 ![]() |
|
来自: 新用户18878AX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