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儿,尽在团聚的热闹里 一 轻松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都说新年七天乐,不觉已经嗨了三天。 初一在村里大拜年,初二回娘家。 回到娘家,照例的照例,哥哥带我和妹妹要去走一圈亲戚,拜见几位老人。随着长辈的老去,可以拜访的亲戚越来越少了。每每此时,内心不免会生出悲凉之情。 此时会想起当年走亲戚的情景,彼时长辈都年轻力壮,总会为我们整一桌过年特有的饭菜。不管是到舅家、姨家,还是姑家,都有表兄弟姐妹围着,一起大快朵颐。 而怀念中走年亲的年味儿,不就在于此吗? 转回来已经中午一点多了。以妹夫为主厨的两位老姑爷已经整好了饭菜,大家也都饿了,话不多说,坐下就吃。 其实也满满地围了一桌子,但今年侄女在家坐月子,少了几个小外甥的吵嚷嘻戏,就觉得冷清了许多。 习惯了四世同堂大团聚,大孩、小孩子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年味儿其实就在这团聚的一份热闹中。 ![]() 二 下午又回柳沟来,先到小叔家看看。因为孩子的两个姑姑都携儿带女回娘家来了。 四个孩子正处在活泼的童年时代,追来跑去的,闹着笑着,还有一个小的抱在怀里,看到哥哥姐姐们闹,也咿咿呀呀地跟着乐。 晚上在小叔家聚餐。小叔喜欢酒席的热闹,认为感情就需要“一口闷”的真诚。所以滴酒不沾的我,只要在小叔家就不好扫兴,总要咪啦几口。 在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新年快乐”的祝福中,在觥筹交错中,一口酱香型的白酒饮下,火辣辣的气息从胸腔直冲上鼻腔,热情就来了。 尤其是小叔,几杯酒下去,话匣子就被打开,对着浩博痛说家史。那小子老老实实地听着,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就看着也在连连点头。 饭后,他跟随两个姑父连同弟弟妹妹们在大院子里点燃了烟花。各种绚丽的烟火腾腾地燃起,飞溅,直升夜空。 孩子们忘情于其中,不住地跑来钻去,惊叫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这场景也让我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时候,我们过年的时候,不都是一大群一大群的孩子们就这样地聚集在一起?小小的胡同里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嬉闹声。过年的欢乐就在于这种热闹气氛的烘托。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高级的烟花,但手里只是拿着一毛两毛钱就可买一大把的“滴滴纸”(也有说是滴滴金),就乐不可支,在回忆中就觉得年味儿十足。 看着眼前的这群孩子,看看这个很可爱,看看那个也很好玩,耳闻那童稚的欢笑,就觉得当年的年味儿又来了,我不由感叹道:“还是孩子多了好呀!” 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鼓励生育的好时代,趁年轻,别怕麻烦,最好多生几个。天伦之乐、绕膝之欢,到一定的年纪才会在乎。而过年的年味儿,就在这其中。孤独、冷清哪会是年味儿? ![]() 三 浩博一年的愿望不过是夏天赶一次海,冬天滑一场雪。这个冬天,他时间有点紧张,没能安排上。 大年初三,带他去洙边茶溪川滑雪场嗨一把。对孩子来说,一个人滑雪总是不够嗨。约上表哥表弟一起嗨才够味儿。这味儿就是过年之乐。 ![]() 三个娃娃现在也都是大小伙子的样儿了,最高海拔192cm,我才到他的胳肢窝底下。买了陪同票一边守护的我,其实显得是那么渺小。 他们一边滑雪一边闹着,也互相帮助照顾着,这让我很感动。感动由于自己的兄弟姐妹多,让这些处于计划生育政策年代出生的孩子,也不孤单,还能拥有一大群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下起了小雨,但他们还是觉得滑得不够尽兴。就由着他们,滑倒了中午一点半才回去吃饭。 带他们走亲戚,妹妹还在等着我们去吃午饭。饭后,表兄弟姐妹五个约好了明天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看着他们在一起亲密的样子,就觉得当年我走年亲的那种年味儿又回来了。 年味儿,就是这种团聚的热闹。我想,经年之后,他们回忆中的年味儿也就在于此吧。 |
|
来自: 新用户3601tvj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