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越越和DeepSeek一起写作的第21篇
01 我提问DeepSeek: DeepSeek思考了11秒: DeepSeek的回答: 标题:DeepSeek与GPT之争:普通人能从这场AI竞赛中学到什么?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两大模型DeepSeek与GPT的竞争成为焦点。 一个是中国开源新秀,一个是美国闭源巨头,它们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折射出对普通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本文从技术路线、成本与生态、应用场景三个维度解析两者的不同,并探讨这些差异带给普通人的启示。 一、技术路线:开源创新 vs 闭源垄断 DeepSeek与GPT的核心差异,首先体现在技术架构和研发理念上。 1. 架构创新:小而精 vs 大而全 DeepSeek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通过激活少量参数(37B)实现高效推理,同时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压缩内存占用,显著降低算力需求。 而GPT-4o基于传统Transformer架构,依赖庞大参数和黑箱式训练,成本高昂且难以优化。 启示:技术创新未必需要“堆参数”。普通人亦可从中领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源于对核心矛盾的精准把控。 2.开源与闭源:普惠 vs 壁垒 DeepSeek选择完全开源,允许开发者自由定制和本地部署,甚至支持商业用途。相比之下,GPT作为闭源模型,用户只能通过API调用,无法掌控底层逻辑。 启示:开源降低了技术门槛,普通人也能参与AI创新。正如网页开发者评价:“DeepSeek让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用得起AI”。 二、成本与生态:性价比革命 vs 成熟生态 1. 训练与使用成本:颠覆性优势 DeepSeek的训练成本仅为GPT-4o的1/20(557.6万美元 vs 1亿美元),API价格更是低至每百万Token 0.48美元,仅为GPT的2.7%。 这种“AI界拼多多”的策略,直接拉低了行业价格天花板。 启示:成本控制是技术普惠的关键。普通人可从中看到:技术普及的核心,在于让更多人负担得起。 2. 生态建设:草根社区 vs 巨头联盟 GPT依托OpenAI的成熟生态,已渗透至办公、教育、娱乐等场景,插件和工具链丰富。 而DeepSeek生态尚在起步,但其开源特性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近期推出的免费官方App(支持深度思考、编程、翻译等功能)更直接面向普通用户。 启示:生态建设需要时间,但开源社区的创造力不可小觑。普通人可关注新兴工具的早期红利,例如通过DeepSeek App提升学习或工作效率。 三、应用场景:垂直深耕 vs 全能选手 1. 能力边界:专精 vs 泛化 DeepSeek在数学推理、中文处理、代码生成等领域表现突出,甚至超越GPT-4o。 例如,其在美国数学竞赛(AIME)中的准确率达90.2%,远超GPT-4的73.3%。而GPT-4o凭借多模态能力(支持图像、音频输入)和稳定性,仍是复杂场景的首选。 启示:没有万能工具,普通人应根据需求选择工具——开放式创意用DeepSeek,严谨任务用GPT,两者互补更高效。 2. 未来趋势:差异化竞争 GPT的迭代方向聚焦多模态和通用性,而DeepSeek计划深化“深度思考”能力,并拓展教育、金融等垂直领域。 例如,其团队背景包含量化交易专家,模型在金融数据分析中已展现潜力。 启示:未来AI将走向场景化细分。普通人可关注自身领域的专用工具,例如教育从业者利用DeepSeek开发智能辅导系统。 结语:普通人的AI生存指南 从DeepSeek与GPT的竞争中,普通人至少能获得三点启示: 1. 技术民主化:开源和低成本让AI不再是巨头专利,个体也能参与创新; 2. 工具理性:选择工具需权衡成本、场景和可靠性,而非盲目追随“顶流”; 3. 前瞻布局:关注垂直领域的技术突破,抓住细分市场的早期机会。 正如网友评价:“DeepSeek的出现,证明中国AI不只是模仿者”。 这场竞赛的终极赢家,或许是那些善用技术红利的普通人。 以上是DeepSeek自己谈它和GPT的区别。 02 虽然,我大概能够阅读理解DeepSeek想要表达意思,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存在大量专业术语。 于是我问DeepSeek: 可以将上面这篇文章再大白话处理一下吗? 这一次DeepSeek思考了13秒: DeepSeek的大白话版回答: 标题:DeepSeek大战GPT:普通人用AI的3条实用指南 最近AI圈吵翻了天:国产的DeepSeek和美国的GPT,到底谁更牛? 其实对咱们普通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站队,而是看懂它们有啥不同,能怎么帮到自己。 今天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说说这两个AI的区别,再送你三条普通人直接用得上的生存攻略。 一、技术路线:免费共享 vs 独家秘籍 1. 核心区别 DeepSeek像个技术宅小哥,直接把代码全公开(开源),还喊话:“拿去随便改!商用也行!”你甚至能把它装在自己电脑上。 GPT更像高冷学霸,只给你个聊天窗口(API),里面怎么运作的?保密!想定制功能?没门。 普通人能抄的作业: 想自己捣鼓AI的小公司或个人,DeepSeek就是你的工具箱。比如开网店的能用它做自动客服,成本低还不用看别人脸色。 网友神总结:“GPT是租房子,DeepSeek是送你毛坯房自己装修”。 2. 技术内核 DeepSeek用了省电模式(MoE架构),只调动部分脑细胞干活,内存占用小,普通电脑也能跑。 GPT走的是大力出奇迹路线,全靠堆硬件烧钱,训练费够盖20栋上海豪宅(1亿美元)。 大白话总结: DeepSeek像五菱宏光——便宜耐用能拉货,GPT像特斯拉——贵但体验好,选哪个看你钱包和需求。 二、花钱指南:拼多多价 vs 奢侈品价 1. 使用成本 问DeepSeek十万个问题,只要喝杯奶茶的钱(0.48美元)。 同样问题问GPT,够你吃顿海底捞(18美元)。 省钱小妙招: 日常写文案、改作业用DeepSeek,重要场合(比如写商业计划书)再用GPT。 网友实测:用DeepSeek写小红书文案,每月省下300块咖啡钱。 2. 隐藏成本 GPT已经和Office、Zoom这些大厂联名,用起来方便但可能被绑定。 DeepSeek现在功能少点,但最近出了免费APP(支持写作/编程/翻译),学生党用来查资料巨香。 避坑提醒: 别被“免费试用”忽悠!某些国外AI偷偷收数据费,DeepSeek至少代码透明,用着放心。 三、实战用法:偏科天才 vs 全能战士 1. 能力对比 DeepSeek强项: ✅数学题(美国奥数比赛得分超GPT) ✅写代码(自动找bug比人快) ✅中文理解(玩梗接梗6到飞起) GPT强项: ✅处理图片/语音(能看图写诗) ✅复杂任务(比如同时分析100份报表) ✅稳定性(毕竟烧了更多钱) 使用场景举例: 家长辅导作业:用DeepSeek检查数学题步骤 自媒体小编:用GPT生成短视频脚本 打工人秘诀:DeepSeek写周报+GPT做PPT,1小时搞定加班活 2. 未来趋势 GPT在搞“十项全能”(听说要出能聊天的机器人) DeepSeek专攻“深度思考”,可能要进军教育、金融领域(团队里有炒股大神) 普通人机会点: 教培老师:用DeepSeek做智能题库 小店主:训练专属客服AI(反正不要钱) 学生党:拿它当24小时家教(亲测比男朋友讲题耐心) 三条保命建议 : 1. 别迷信“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就像买手机,千元机也能拍抖音,除非你是专业摄影师。 2. 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 重要文件存GPT,日常琐事交给DeepSeek,省下的钱够买半年视频网站会员。 3. 抓住早期红利 新出的DeepSeek App功能少但没广告,趁现在免费赶紧用,等火了可能就要收费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 AI再厉害也是工具,就像有人用美图秀秀P图,有人用Photoshop。 关键是找到适合你的那把刀——普通人用好了AI,照样能切出生意经、学习法、摸鱼大法! 以上是DeepSeek用大白话告诉大家,它和GPT的区别。 当DeepSeek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终于不用架梯子使用AI了,它不需要花钱,甚至更适合中国人的思考逻辑。 我们不用再去训练人类给AI喂提示词,因为它可以自己推理。 DeepSeek,就像汉字一样。 所有的语言中,只有汉字与众不同,你只要识得2000多个字,就可以穿梭在各个行业,了解并自己学习各个行业的内容。 但其他语言是有壁垒的,如果想要进入某个行业,必须学会专业词汇,而专业词汇必须有老师来教,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门槛。 DeepSeek降低了技术门槛,技术普惠让普通人也能参与AI创新,这就是它和GPT最大不同的地方。 我开始期待DeepSeek更进一步的优化,因为我知道,它一定会越来越好,并且更加适配每一个普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