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再用一期内容聊聊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其父关系的重塑。 我们知道,在传统神话故事里,哪吒与父亲李靖的关系充满着激烈冲突,“剔骨还父”的情节更是将这份矛盾推向极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却别出心裁,以全新视角重塑这对亲子关系,为我们观众带来了深度的情感触动与思考。 《哪吒之魔童降世》巧妙地构建了哪吒与李靖关系的矛盾原点。影片中,哪吒因魔丸转世,自出生便被世人误解与排斥。李靖虽身为父亲,却因肩负守护陈塘关的重任,无法时刻陪伴哪吒。他严厉的外表下,藏着对哪吒深沉的爱,只是这种爱被忙碌与传统观念束缚,难以直白表露。比如,李靖为了哪吒能平安度过天劫,不惜四处求仙问道,甚至甘愿以命换命,可他却未曾将这份心意及时传达给哪吒。哪吒感受到的只有父亲的严厉和对自己的约束,以为父亲和众人一样嫌弃自己。这一时期,他们的亲子关系处于冰点,双方都在爱里互相试探、互相伤害,却不知对方的真实心意,这是对传统矛盾关系的创新性细化,将神话故事中简单的对立拓展为因沟通不畅、身份差异而产生的复杂情感纠葛。 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剧情围绕着哪吒与李靖关系的修复与重建展开。哪吒经历了成长与磨难后,开始理解父亲的苦衷。而李靖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努力拉近与哪吒的距离。电影通过一系列情节展现这一转变,如李靖陪着哪吒在市井中玩耍,比如踢毽子,一起面对新的危机,他们在并肩作战中逐渐敞开心扉。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个个细节中慢慢积累,让观众看到亲子关系修复的艰难与珍贵。影片着重刻画了父子间的眼神交流、欲言又止的对话,将那种从隔阂到理解的细腻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能明显感知到,传统哪吒故事当中哪吒与其父亲之间亲子关系和动画电影中的是有显著不同的。简单来说,在传统哪吒故事当中,李靖是靠暴力来强迫哪吒服从的,他们之间关系是一种压迫式的;而在动画电影当中,则不是,导演团队对哪吒与其父的关系的塑造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对于这二者的不同,我们现代人稍微思考就能晓得,对于动画电影中塑造哪吒与其父之间关系,说到底就是亲人之间最深的“爱”。 因此,可以说,前后两部动画电影塑造哪吒与其父亲亲子关系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许多家庭都面临着类似的亲子沟通问题。父母往往因工作忙碌或传统观念影响,无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也因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产生叛逆心理。电影通过哪吒与李靖的故事,为我们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亲子问题的窗口,让大家意识到沟通与理解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父母与孩子看到,无论矛盾多深,只要双方愿意迈出和解的第一步,亲子关系都有修复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