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底线才能赚大钱?你错了!

 大桃小桃慢生活 2025-02-01 发布于安徽

【1】  

你以为靠道德就能致富?别天真了!  

赚钱的真相是:法律是地板,认知才是天花板。  

总有人把“道德高尚”和“赚钱能力”混为一谈,实际上在商业世界,不违法只是最低门槛。真正决定你财富高度的,是看透规则的认知水平。有个做直播的朋友,去年被同行举报“虚假宣传”,罚款30万。问题出在哪?他完全合规,但对手抓住他直播间“买一送一”的赠品标注不显眼,硬是撕开漏洞。  

这年头,法律条文比菜市场的大葱还多。有个律师曾跟我说:“所有暴利行业都写在刑法里?错了,真正暴利的生意都写在司法解释的灰色地带。”但别误会,不是教人钻空子,而是提醒你:合规是基本功,破局靠的是在规则框架内重构玩法。那些年入千万的带货主播,哪个不是把《广告法》倒背如流?

【2】  

亲戚问你在深圳做什么?你说做互联网。他们转头就嘀咕:“搞传销的吧?”  

血缘关系的残酷在于:情感浓度与财富差距成反比。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90后,三年赚了八位数。去年春节开保时捷回村,七大姑八大姨排队来借钱。等他说要抵押房产证才能借,亲戚们立刻变脸:“有几个臭钱了不起?”  

更戏剧的是他亲姐的操作。听说弟弟公司融资后,天天在家族群发《警惕新型庞氏骗局》《年轻人脚踏实地最重要》。结果上个月偷偷私信:“你外甥要留学,先转50万应个急?”你看,血缘从来不是感情纽带,而是动态的利益平衡。  

所以聪明人早悟透了:过年回家别忙着证明自己,带两瓶茅台,塞几个红包,演好这场亲情戏码。毕竟能用钱解决的情绪消耗,才是最划算的投资

【3】  

穷人的时间都去哪了?全耗在“免费陷阱”里!  

我见过最荒谬的事:有人为省200块咨询费,花了三个月研究“如何在抖音卖货”,结果账号还没起色,平台规则又变了。更惨的是囤的货全过季,算下来倒亏2万。这就像非要自己造轮胎再去赛车,等你研究明白,F1赛场都拆了。  

有个做知识付费的案例很经典:某学员连续三年白嫖各种“9.9元引流课”,笔记记了三本,至今没敢开直播。直到去年咬牙花3万进了私董会,三个月就搭建起日销过万的读书社群。付费的本质是买时间杠杆,而所有白嫖党都在用生命交学费。  

记住这个公式:年收入=为信息差支付的费用×认知转化率。那些天天骂“知识付费是智商税”的人,和二十年前说“上网费太贵”的是同一批人。

【4】  

你会设计logo?恭喜,你值8000月薪。你会教人设计logo?马上估值800万。  

认识个95后设计师,前年在B站发《AI辅助logo设计》系列教程。最初只是把给客户做的案例拆解录制,结果三个月引流2000+设计需求。现在他的工作室接单原则很硬气:“要么付3万设计费,要么花9800学设计方法论”。  

更绝的是他去年搞的“反向收割”:把拒绝高额设计费的客户拉进社群,直播展示用AI工具10分钟做出对方想要的logo。当场就有客户拍下19800的年度顾问服务,就为每月2小时的专属咨询。  

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技能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制造稀缺性的能力。就像矿泉水在超市卖2元,在沙漠卖2000元。当你从“手艺人”变成“规则制定者”,同样的时间产出能翻100倍。  

【结语】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本分人”。  

不是说让你违法乱纪,而是警醒:当你在纠结“这么做道不道德”时,对手早已在钻研《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修正案。真正的降维打击,从来不是比谁底线低,而是比谁更懂在规则丛林里建造自己的护城河。  

记住:  

法律防雷,认知造势,  

血缘维稳,付费借势,  

技能筑基,模式通神。  

这六条,才是2024年最硬的搞钱心法。

文/菜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