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不断攀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AD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及有效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 本文总结归纳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众多方面,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评估量表、诊断方法、治疗方式、预防措施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表现及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察觉,当进入痴呆临床期出现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此时治疗效果欠佳。如何早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成为了现今健康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为提高社会各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特邀请河北省人民医院董艳红主任接受采访,希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及筛查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与学习、记忆和行为相关的区域。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如何改善?近日,我们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教授,刘教授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逐渐发展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与学习、记忆和行为相关的区域。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症状,不仅对患者自身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对其家庭和社会环境造成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典型行为症状,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症状。 诊断与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lzheimer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ADAS-cog)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一般认知测量方法。ADAS-Cog是作为痴呆干预的结果测量而开发的;其主要目的是成为对抗痴呆治疗的整体认知指数。ADAS-Cog可以评估多个认知领域,包括记忆、语言、实践和定向。ADAS-cog由12个条目组成,可评定AD认知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常用于轻中度AD的疗效评估(通常将改善4分作为临床上药物显效的判断标准),是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认可的疗效主要评估工具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该病以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源性MCI,是AD连续疾病谱的早期阶段。 【诊断要点】一文解锁: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我国 AD 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在国际范围内偏低,公众对AD的认知匮乏。AD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察觉,当进入痴呆临床期出现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此时治疗效果欠佳。 为提高社会各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巢内神经学界特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肖卫忠教授进行采访,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痴呆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中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老年期痴呆的60%~80%。此外,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生物标志物分期对于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策略和评估临床试验结果至关重要。目前用以诊断AD的体液标志物包括CSF生物标志物检测、血液学生物标志物检测以及尿液无创性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血液标志物或将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AAIC是全球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症研究会议,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会议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临床试验的各个方面,旨在推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解和治疗的进步,同时为受影响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支持。近日,2024年度AAIC落下帷幕,下面就来为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会议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 AAIC2024最新研究速递:血液检测将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准确性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该报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了简单的概述。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发布!≥40岁患者人数随年龄增加不断上升 在全球范围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成为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每年新增的痴呆症患者数量高达千万。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疾病的普遍性,也凸显了准确诊断的紧迫性。然而,由于痴呆症的多样性和症状的复杂性,其诊断过程充满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最新研究:AI助力诊断,照亮不同形式痴呆症的识别之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由于临床上AD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推动新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就来分享一些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对临床诊治有一些提示。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MCI)诊断后第一年,糖尿病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2023年《NIA-AA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指南修订版》在2018版基础上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做了修订,新的诊断标准和之前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区别?未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哪些影响?本文中我们采访了天津市环湖医院的周玉颖教授,周教授结合临床和我们分享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且是全球前10位死因中唯一无法治愈或缺乏长期对症疗效的疾病,给个人、家庭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早期及时发现和干预是对抗 AD的最佳策略,目前只有不到10%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在初级医疗机构中诊断出来的,居家早期和及时发现AD变得极为重要。因此,本文特邀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郭起浩教授,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居家筛查一些问题展开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痴呆占60%~80%,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D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的原因在于难以早期诊断。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其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通过多方面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来早期识别AD、缓解AD的症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如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新型药物的出现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渐进性的认知功能下降。由于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的痴呆和疾病存在重叠,因此正确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AD的鉴别诊断要点,并介绍当前的治疗策略,特别是药物治疗的进展。 痴呆(dementia)是一种因脑功能障碍引起的智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获得性且持续性的智能损害。这种损害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人格异常,以及认知方面(如概括、计算、判断、综合和解决问题)的降低。患者通常伴有行为和情感异常,这些功能障碍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痴呆症进行更精细的分类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生物标志物分期对于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策略和评估临床试验结果至关重要。当前的AD诊断框架主要基于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β和tau蛋白异常浓度或PET扫描。生物标志物分期的突破为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生在老年及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疾病的发展进程,AD可分为三个阶段:临床前AD、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和AD源性痴呆。其中,MCI是认知功能正常向痴呆过渡的关键阶段,约15%的MCI患者在两年内会发展成为痴呆,而约三分之一的MCI患者则在五年内会出现痴呆症状。 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因其能够充分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特点与优势,采用标本兼防、兼治的方式备受关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所有类型痴呆的60%~80%。其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通过多方面的治疗手段改善AD患者的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由于临床上AD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推动新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就来分享一些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对临床诊治有一些提示。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社会转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显著上升,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AD不仅深刻影响着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逐步侵蚀其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同时,家庭护理成本的增加、专业医疗资源的占用以及长期看护的需求,均是对于社会的严峻考验。因此,加强AD的科普教育、早期诊断、有效治疗等,成为全球医学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难题。 AD通常隐匿起病,持续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困难,并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AD源性MCI),属于AD的早期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正积极开展针对这一疾病的3期临床研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本文将重点介绍目前在中国进行3期临床试验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一起来看看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一种名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LVA)的新型手术疗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还常常伴随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AD伴发BPSD的临床管理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注意必要的事项,成为了医疗工作者和家庭照料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孙达亮教授: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的干预措施及注意事项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变异,可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几率降低 70%。这种保护性基因变异似乎能通过血脑屏障将有毒形式的淀粉样蛋白从大脑中排出,支持了大脑血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证据,并可能为治疗方法的开发指明新方向。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神经病理学学报》(Acta Neuropathologica)上。 研究发现能逆转APOE4毒性的罕见基因变异!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望诞生新靶点 2024年4月21日,由我国认知障碍性疾病领域著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巍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孙永安教授担任主席的“认知之光:汇聚顶尖智慧,共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未来”线上会议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了近20位国内认知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的新进展和未来方向,本次线上直播共吸引5.4万用户观看。 喜恩卡上市全国启动会圆满落幕!认知之光:汇聚顶尖智慧,共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未来 痴呆症现在是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据统计,目前有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在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有痴呆症的人数达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例。2000年至2019年期间,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死亡人数增加了145% ,约100万人 。阿尔茨海默病病程长,并发症多,需要长期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痴呆是一种高发疾病,其核心特征是获得性认知功能受损。轻度认知障碍(aMCI)则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大规模的AD药物临床试验屡次以失败告终,使得非药物治疗备受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崭露头角,包括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 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察觉,当进入痴呆临床期出现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此时治疗效果欠佳。如何早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成为了现今健康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为提高社会各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特邀请河北省人民医院董艳红主任接受采访,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上周我们分享了董艳红主任专访: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及筛查,本周我们来探讨一下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所以,如何早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成为了现今健康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024年9月21日是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为提高社会各界对该疾病的重视,我们建议患者个人及家庭、社会应尽早对阿尔茨海默病采取应对方法及干预措施,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20多年,脑组织就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最早有临床症状的阶段,该阶段成为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最为重要的窗口。因此,需抓住这个窗口期尽早干预,本文就来谈一谈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预防。 编辑 | 麦麦 排版 | 麦麦 审核 | 梓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