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洪侠|“时”来运转

 胡洪侠 2025-02-01 发布于广东

今日一整天都处在整装待发的备战场景中。正月初五一大早,就要出发去汕头潮阳,观摩“2025年春节潮阳英歌嘉年华”。前年春节英歌舞就火过一轮,今年春晚英歌舞的亮相,让初五的潮阳更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化现场。

都说英歌舞来源于水浒故事:那一日,水泊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拯救卢俊义……。因为时迁堪称如今英歌舞中的灵魂人物,队伍中又有李逵、鲁智深、武松、孙二娘等一众好汉,且舞姿如武姿,队形如阵形,所以我觉得英歌舞“源于水浒”的说法靠谱,至少比“源于傩戏”一说更靠谱。

既然是拯救卢俊义(四卷本《汕头市志》说是“拯救宋江”,误),那水浒中这个故事就值得重温一下。且说宋江、吴用想拉大名府有大本事的卢俊义上山入伙,使出种种“妙计”,过程一波三折。简单截说,“奸夫淫妇”作祟,卢员外身陷大名府大牢,梁山好汉要趁正月十五闹花灯之际,以里应外合之计救人。那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中说道:

吴用道:“为头最要紧的是城中放火为号。你众弟兄中谁敢与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见阶下走过一人道:“小弟愿往!”众人看时,却是鼓上蚤时迁。时迁道:“小弟幼年间曾到北京。城内有座楼,唤做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眼见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乘空潜地入城。正月十五日夜,盘去翠云楼上,放起火来为号,军师可自调人马劫牢,此为上计。”吴用道:“我心正待如此。你明日天晓,先下山去,只在元宵夜一更时候,楼上放起火来,便是你的功劳。”时迁应允,听令去了。

由此可知英歌舞中,“时迁”角色为何如此重要。那书上又说,时迁领命退下,吴用再调鲁智深、武松扮行脚僧去城外庵院挂搭,见城中号火起时,即去南门外截住大军。再调张顺跟随燕青从水门里入城,径奔卢员外家,单捉淫妇奸夫。再调王矮虎、孙新、张青、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扮作三对村里夫妻入城看灯,寻至卢俊义家中放火……。多少年之后,这些角色也陆续出现在了英歌舞中。宋江因有创痛在身,并未亲身前往大名府指挥众英雄作战,在英歌舞中,他是擂大鼓的“司鼓手”,角色是英歌舞现场总指挥。

时迁是梁山好汉中的“小人物”,在“火烧翠云楼”中却是栋梁之才,先锋主力。所以,如今不同的英歌舞队伍,首先要比拼时迁的实力。这也是2025年春节潮阳英歌嘉年华活动的官宣推文中,为何要专门标出会有多少“时迁”出场。有人据此推断英歌舞的故事其实是由北方戏《火烧翠云楼》演变而来,确有道理。


看英歌舞,时迁是一大看点。《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中,时迁的戏份也是足足的:

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不移时,楼上鼓打二更。却说时迁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黄、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鹅儿,踅入翠云楼后,走上楼去。……说言未了,时迁就在翠云楼上点着硫黄焰硝,放一把火来。那火烈焰冲天,火光夺月,十分浩大。

当此时,各路兵马,各按计划行事,该杀人的杀人,该放火的放火,可怜大名府元宵灯会“鳌山倒塌,红光影里碎琉璃;屋宇崩摧,烈焰火中烧翡翠。前街傀儡,顾不得面是背非;后巷清音,尽丢坏龙笙凤管。班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须;绿发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好了,今夜到此,赶紧歇息。明日潮阳街头,定有连番满广场、满大街的英歌好戏可赏可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