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建议:不要做年计划,去做结果清单

 筝小钱 2025-02-02 发布于山东
春节过完,2024年就算彻底翻篇了。

接下来的2025年,你的年计划是否已经提上日程?

2025年开局,关于如何达成今年的目标,说说我的4点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去做结果清单,不要做年计划

年初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列下密密麻麻的计划。

等年底复盘的时候,却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大部分计划落空。

今年,不妨换个思路,列“结果清单”,用“结果清单”倒推“计划清单”。

想象一下,此刻是2025年的年终,你在回顾这一年取得了哪些结果。

✅读了50本书

✅写了100篇书评

✅副业收入增加了15W

✅减重20斤

......

你最渴望拿到的结果,按优先级顺序列出来,不需要太多,有那么几件就够了。

接下来,你的年计划雏形就有了,然后把年计划拆解成最小可执行。

你想要读50本书,每个月要完成4~5本,每天要读30页。

你想要写100篇书评,每周要写2篇,每天大概写600多个字…

此刻,或许你已经在幻想,年底的时候,你会在自媒体账号上,分析你的2025年度复盘:我完成了啥啥啥…

做“结果清单”就是那么让人砰然心动,让你有十足的动力去达成目标。

如果你常常达不成年计划,试试“结果清单”吧!

02

不一定100%完成目标才算完成

很多人认为,一定要100%完成目标,才算达标。
 
一旦哪个月没有完成计划,就会受挫,进而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不行啊,接下来的几个月干脆泄气了。

认为年计划100%完成才算完成,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只要达成了70%以上,就算达标。

一定要放弃完美主义,允许一定的容错率。

告诉自己,列年计划的意义不在于100%完成,而是让你每天的具体行动清晰可见,你做了就比不做强。

只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哪怕临时中断后,你依然可以重拾计划,持续推进。

我总结了做年度计划的常年的3点误区:

❎认为一定要100%完成,才算完成
❎目标设置的太大太多,根本无法完成
❎目标设置的太小,几乎没什么挑战

一个合理的年计划,应该是你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且符合smart原则。


03

年计划围绕3个维度


我每一年,通常只会围绕3个维度列下三大目标。

我在这一年中读的书,接触到的人,学到的新技能,都始终不脱离这3个大目标范畴。

✅𝟏.个人成长: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同时,让自己年复一年变得更值钱。

✅𝟐.育儿计划:孩子的成长不可逆。制定一些育儿计划,比如亲子阅读,旅行,既增进亲子关系,又会提升父母的能量状态。

✅𝟑.财富积累:普通人每一年都要完成原始财富的积累任务,才是改命的根本途径。

你计划今年存下多少钱,就可以倒推出每个月的存钱目标,以及每个月要达成的与赚钱有关的任务。

三个维度的目标看似毫不相干,其实是相互支撑的,紧密结合的。

你成长,就会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反过来,你赚钱越多,越有能力投资自己的学习成长。

亲子关系越和谐,你内核越稳定,就有更大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搞好了,你就更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质量。


04

一次只做一件事


千万不要高估你一年能做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成年人的大脑一天大概会做出35000个决策,吃饭,穿衣,工作,休息,社交,A计划,B计划...

决策越多,大脑能量消耗越快,越容易感到疲惫。

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无形中,你的大脑会增加很多决策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你常常觉得什么都没完成,却感到身心疲惫。

高手能拿到大的结果,往往是极度聚焦。

一段时间内只聚焦于一个大目标,处在心流极其简单的情况下做事。

比如今年你要做公众号,就别去关注别人做某音赚多少钱。

一次只做一件事,才是普通人实现目标的底层法则。

分享几个高效的tips:

  • 一次只做一件事,就像谷爱凌说的,我学习的时候就不想滑雪。

  • 设定好每日的SOP,格式化重复,能为大脑节省下很多决策的精力。

  • 降低物质欲,非必需品不买,购物选择太多,很消耗精力。

  • 用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90天重复形成肌肉记忆,减少大脑的决策疲劳。

一次只做一件事,是聚焦,是断舍离,更是快速显化结果的秘诀。

写在最后

眨眼2025春节已过完,希望你开始收心,以结果为导向,去把年计划一件一件落实。

最后祝愿大家,2025年得偿所愿,写下的结果清单一一实现。


作者简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