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备胎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是行车安全的坚实保障,缺了它,驾驶员难免会忐忑不安,生怕旅途中车子“趴窝”被撂在半路。早期的备胎皆为全尺寸,与正常轮胎毫无二致,无论是尺寸大小还是品牌型号,都能完全替代正常轮胎使用,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然而,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车辆的各项技术越发先进,配置也更加丰富多样。大面积的显示屏纷纷亮相,人机交互系统也愈发智能便捷,可备胎却逐渐走向边缘,在我们的视野中日益淡出。如今的备胎,已演变成非全尺寸,体积越来越小,甚至有些仅为小小的一块,轮毂也变成了铁制的,与往昔的备胎不可同日而语。 ![]() 其一,备胎使用率极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机动车备胎的年使用率仅约 7%。许多车主数年甚至直至车辆转手都未曾使用过备胎,这使得备胎在多数情况下形同虚设,略显多余。 其二,即便遇到需要使用备胎的情况,不少车主也束手无策。许多人对更换备胎的操作一窍不通,连螺丝的松紧方向都不清楚,更遑论拆卸轮胎。再者,因疏于保养,部分车辆的备胎长期未充气,关键时刻无法使用,最终仍需寻求救援,备胎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 备胎使用率低,不仅占用车内空间,还会增加车身重量与油耗。于是,厂家毅然取消备胎,既拓展了储物空间、增大后备箱容积,又降低了油耗,契合车主实际需求与节能减排趋势。毕竟当下车辆油耗的降低是点滴积累的成果,每个细微改进都对油耗有一定影响,汇聚起来成效显著。 此外,取消备胎有利于厂家削减成本。在竞争白热化的车市中,控制成本以降低整车售价是关键策略。虽说单个备胎价格不高,但加上千斤顶、轮胎扳手等随车工具,一套成本可达数百元乃至上千元。每辆车节省几百元,若年产量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台,节省的费用相当可观。
其一,使用频率较低,备胎长期闲置; 其二,能够节省成本,为车企增强市场竞争力。 那么在车辆未配备备胎的情况下,一旦遭遇轮胎没气该如何应对呢? 现今多数车辆都安装了胎压监测系统,当胎压降低时会及时发出警报。车主看到胎压报警后,在轮胎仍有一定气压的情况下,车辆还能够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此时应尽快将车开往汽修厂进行充气处理。要是车辆停放一段时间后轮胎完全没气了,若随车配备有充气泵,车主可自行给轮胎充气,之后再将车开到补胎店进行修补。相较于更换备胎,充气操作更为简便,对于大多数有驾驶经验的人来说都并非难事。 ![]() 倘若遭遇爆胎,或者轮胎被割出长口致使无法充气,那就唯有呼叫救援这一途径了。当下的救援服务体系已相对完善,保险公司大多会为车主提供免费拖车服务,众多 4S 店也有免费拖车项目。即便选择付费拖车机构,费用也并不高昂,毕竟一般只需将车辆拖至 4S 店或附近汽修厂,拖车距离较短。并且,只要不在偏远地区,等待救援的时长通常不会太久,整体而言较为便捷。 ![]() 实际上,爆胎或无法充气这类严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极少有人会遇到。当然,若常在偏远地区用车,或计划前往偏远之地越野游玩,而周边几十公里内都难觅汽修厂或救援公司的踪影,那么自行配备一套备胎以防万一,无疑是最为妥当的选择。 最后,您使用过车辆配备的备胎吗?大家一起来聊聊。 关注小庆说说车,看更多的行情资讯。 ![]() ![]() |
|
来自: cgp603 > 《H-航空高铁动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