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这是毛姆的自谦之语。毛姆活了九十一岁,创作历程超过六十年,在小说、戏剧、散文、游记等方面均有建树。《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等,每年都会有著名作家读书人将毛姆作品列出自己喜欢的书单里。 1945年毛姆应杂志邀约列出心目中世界十大小说,这份书单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个人爱好不同,所喜之书也不同。毛姆在第一篇“小说的艺术”中也提及读书的个人喜好,并且列书单还附加了一条说明:“跳读是一个用处极大的技巧,聪明的读者学会了,就将从阅读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读书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兴趣所在,但跳读也不能遗漏重要内容,这需要经验积累。毛姆在这本书里就是抓住这些经典作品的精华,书写序言。毛姆心中的好作品,主题要引起广泛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故事连贯,情节真实自然,人物拥有个性,语言段落优美有趣味。无论是强烈的批判色彩还是社会问题揭露,毛姆认为一本书首要是吸引读者去看,所以毛姆会补充说明一些作家的生活与性格,这并非是站在商人出版商视野,而是站在普罗大众的接受度上。 因为谁也没有义务非读小说不可。 《巨匠与杰作》中所选择的十大经典作品,大多来自十九世纪的西方经典,大学研究外国文学的文科生应该都耳熟能详。但在毛姆的笔下,每一位作家都生动有趣起来。写出《汤姆·琼斯》的英国作家菲尔丁,十八岁离开伊顿中学的他曾经要和心爱的女孩私奔,未果奔赴伦敦过了两三年的享乐生活后开始创作戏剧,,虽然缺乏深度,却融合社会热点。失去家族接济后他开始为钱写作,用卷烟纸一夜写好剧本上交。这个前半生贪图享乐的公子哥,与妻子私奔结婚,妻子去世后,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毛姆称菲尔丁为“活生生的人”,他的身上有一种现代气质。 对菲尔丁与其作品,很多人对其评价不高,甚至有诋毁之词。关于人物塑造,毛姆认为“小白脸”这样的男人也可以成为主人公。菲尔丁诠释普通人生活,展现其真实一面。 描写起简·奥斯丁,毛姆将听说奥斯丁的美丽长相与肖像对比,认为画家画作不真实,这一点能看出毛姆的个性,看似吹着口哨唱反调,内心温柔笃定。他通过奥斯丁的通信看到这位女作家的幽默与犀利的语言风格,丰富的学识。这位在当年名门淑女不应该写作的时代,匿名出版了小说。可以看出她的创作没有太多涉及政治大事件,现在被称为“茶杯里的风波”。这个没有写作瓶颈的女作家描写都是平淡的日常,但就算没有繁杂的情节,但读来趣味无穷。 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这些很多都陪伴我们走过童年,走过求学的时光,走过周末的闲暇,但毛姆的这份书单,不仅仅是作品内容的概括,单是作者生平,就是一部杰出的毛姆风格作品,有的读者评价不让毛姆当狗仔队可惜了。 毛姆简直钻进了作者的岁月里,有条理有趣味,又能得出一针见血的总结评价。肥胖的小个子男人司汤达有着男人的隐疾,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者巴尔扎克走到哪里都携带着笔记本,草率浮华的狄更斯勤奋著书却私生活混乱,被神秘疾病困扰一生的福楼拜,乘坐捕鲸船冒险的梅尔维尔,资料极少的艾米莉·勃朗特像个男孩一样照顾家庭,连自己的姐姐都搞不懂她,癫痫易怒爱慕虚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每一位作家在毛姆笔下都生动浮现在书页之上,并非八卦,而是了解了作者的性情生平,才能明了他们作品中的创作动机和主题展现。 所以毛姆的这份书单不要错过,毕竟哪个大家能躲得过毛姆笔下的显微镜呢?他为诸多作家作品正名,因为他曾经也是被文坛攻击的对象,批评他不严肃缺乏真诚,但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毛姆毫不掩饰的,会讲故事的能力,他在写作家,他也在写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