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吸引同行,日常拉近客户?

 进击的晖姑娘 2025-02-03 发布于广东
假期是充电的好时机,之前写了一些PPT封面教程:《前38期PPT封面教程合集》,错过的可以再看看哦~
最近刷到一个帖子:一个博主说发作品时要尽量避免发日常,发碎片化内容,比如:“今天又完成了某某作品”这样的少发,没什么意义。而要多分享一些干货技巧、对行业趋势的分析、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度思考,这样的内容才更有价值,更容易涨粉。
评论区一个高赞回答是,不要听博主的话,因为按博主说的,吸引来的都是同行。想接单的话,认真发作品就好,虽然点赞不多,但来得都是实打实的客户。

然后底下还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评论:“适当专业吸引客户,过度专业吸引同行。”

以我过往的经历来看,其实博主和评论区的见解都没说错。发干货技巧、深度思考分析这类的,赞藏数往往比较高。很多人刷到这种,想着未来可能用得上,就顺手来个赞或者收藏一个。

赞藏数会让平台算法觉得这种内容是有价值的,从而给分享者更多的流量,这样内容也能被更多人看到,让分享者涨粉快一些。

而发作品,碎片化日常这种,加对相关行业的标签,也会被关注这类话题的潜在客户看见。因为这种没那么多高深的内容,比较容易被人看懂。客户不需要去深究作品背后的复杂理论,合眼缘、和自己的需求契合等,就可能和博主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合作。

另外,发日常也能让自己的账号更有“人味”一些,容易打造个人IP。让人看到,账号的背后,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故事的个体。

要是二者能结合起来就非常OK了。专业深度的内容、实用的干货等,虽然吸引的是同行,但同行间多多交流,偶尔也能碰撞出一些创意的火花,同时树立自己在行业间的名气。

另一方面,没那么刻意地去发作品与日常碎片,则容易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促成进一步的合作或打造个人独特的IP。
因此,追求专业高度的同时,适当也分享些生活中的点滴,用真实和温度去打动人。毕竟,一个有血有肉、有专业又有故事的账号,才是最具魅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