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深圳,江门想当“大城做题家”

 幻影2012565 2025-02-03

,江门坐不住、等不起,也慢不得。在3月5日召开的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座谈会上,江门对现在要“干什么”有清晰的认知:

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找准“小切口”、突破点,安全有序、先立后转推进两地产业合作、要素流动,联合开展全球招商,共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共同构建未来产业格局,共同提升大湾区产业竞争力。

边学边用,产业先行,这是江门的答题思路。因为深江合作的进程,不仅关系到江门能不能如期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5000亿目标任务,更关系到更长久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江门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在全省成功实现争先进位。但如果细看产业结构,金属制品、食品、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仍然是江门产值靠前的产业链,产业体系整体略显“老态”。

在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亮出了势头良好的几个新质生产力方向:向空天探索,向深海挺进,向微观进军,向虚拟空间拓展。这无疑给江门敲响了警钟:用科技改造升级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江门还有很大空间。

量变引起质变的关键一跃,很可能出现在深江合作这个机遇点上。

过去10年,惠州GDP稳居全省第五,从3000亿到4000亿,从4000亿到5000亿,惠州都只用了3年时间,已成为广东下一座万亿城市的最强候选者。迅猛发展的背后,惠州制胜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承接了深圳的产业,二是前瞻布局了能源大产业,如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家重大外资项目。

这份作业,江门正在“抄”,并且第一步已经有了眉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