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文帝越来越明习国家政事。朝会时,文帝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内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谢罪说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内全国钱谷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紧张和惭愧之下,周勃汗流浃背。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文帝这才赞好。右丞相周勃极为惭愧,退朝之后责备陈平说:“就是您平素不教我如何回答!”陈平笑着说:“您身为宰相,却不知宰相的职责是什么吗?况且,如果陛下问长安城中有多少盗贼,您能勉强回答吗?”由此,绛侯周勃自知能力比陈平差得很远。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劝周勃说:“您诛灭吕氏,扶立代王为帝,威名震动天下。现在您接受朝廷厚赏,担任职位尊崇的右相,时间一长,将要大祸临头了。”周勃也为自己担忧,就自称有病,请求辞去丞相职务,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秋季,八月,辛未(二十日),文帝罢免了右丞相周勃,左丞相陈平一人担任丞相。 人都是慕强的。 在特定的领域,强者、擅长且专业的人能输出更多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以及输出更多的认知成长增量。因此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人们都倾向于崇拜这样的「专家」和「权威」。 而弱者、不擅长或不专业的人,在他们不擅长的领域,就一点魅力也没有,很容易暴露短板、一败涂地,或者出洋相,羞愧不已,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底裤暴露在众人面前。 年轻时候,多尝试一些领域是有必要的。但是到了中青年,你需要更多地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没有,就去发掘出来。 举个例子,就像现在过年,很多农村本地人喜欢拉着在外打工回来的人打牌,从他们身上捞一笔。人家在家练了一年牌技,你在外打工忙的要死,打得很少,即使没有出千,谁更擅长也可想而知,于是有很多贸然上牌桌的人输得很惨,辛辛苦苦赚一年,孩子学费都输光。 你不擅长的,就少去碰。顺带宣传一句:珍爱生命,远离赌博。 我们看到《资治通鉴》的这段材料,周勃因为拥立文帝的第一大功,被文帝提拔为右丞相(比左丞相陈平更高一级)。 这一任命,不一定代表着文帝认为周勃最适合担任丞相,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表彰功臣的需要。等文帝位子坐稳了,业务摸熟了以后,自然会想要考察一下现任丞相合不合格,甚至,可能早已抱有替换的心思。 我们前面提到过,周勃打仗很厉害,也很忠心,但文事确实一点也不擅长,比较木讷。事见《用资治通鉴:在职场中,当你到达一个生态位,记住,专注,专注,再专注,尽全力拿到结果,产出价值才是关键》。 我们可以想见他并不适合丞相这个位子。你看,他甚至连丞相这个职位的职能、基础术语、工作内容和框架、负责对象和“最小必要能力”统统不了解。这点陈平说的再明显不过了,“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 于是“紧张和惭愧之下,周勃汗流浃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确实很容易紧张、不自信,很容易失败,失败后,满脸羞愧,给自己带来满满的负能量。 好在周勃听劝,有自知之明。在知道自己在文治上大不如陈平之后,也干脆隐退下来。最后有惊无险,获得善终。 在不擅长的领域工作,你自己也累,和你合作的人也累,你的服务对象可能也累。 那么除了隐退,周勃应对丞相位置,有无破局之法呢? 我想,如果他实在想在这个位置干下去,至少也需要练就“最小必要能力”,需要了解丞相位置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框架。如果太累了、实在干不好,隐退是最好的选择。 记住,魅力的本质是“价值感知”的结果。在不擅长的领域,你既难以输出使用价值,也很难传递情绪价值,自然显得暗淡无光。 普通人最好趁早要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认清自身能力的限制,谨慎地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内活动。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要学会,将80%以上精力投入自己的优势领域,并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个人标签,构建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专业化,这或许是普通人改变生活、突破阶层最好的选择了。
|
|
来自: mynoteboo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