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又跟谁连着?

 见青黄 2025-02-04

咱老百姓虽然不懂那么多弯弯绕,但也能感觉到身体里气血在流动。就像家里自来水管一样,水要流到每个水龙头,得有主管道和支管道。黄帝就想搞明白,咱身体里这“水管”是怎么接的,气血从哪儿流到哪儿?

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又跟谁连着?

黄帝问:“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从荥穴输入而归于合穴,它是从哪条通道进入合穴的?进入后又与哪些经脉有互相连属的关系?想听听其中的缘故。”

哎,这老祖宗说话就是文绉绉的,咱来给它翻译成大白话:

那这中间是怎么走的?它又是怎么跟其他'水管’接上的?我想知道这里头的道理!”

岐伯呢,那是黄帝的御用医生,医术高超,听完黄帝的疑问,就回答说:

“这就是手足各阳经,由别络进入其内而与六腑相连的过程。”

这话听着是不是更懵了?别急,咱慢慢捋。

“手足各阳经”,啥意思?咱身体里有很多条“水管”,这些“水管”中医叫“经络”。有些在胳膊上,有些在腿上,胳膊上的叫手经,腿上的叫足经。它们又分阴阳,阳经一般在身体的外侧,比如手背、腿外侧,阴经在身体的内侧,比如手心、腿内侧。岐伯说的是“阳经”,也就是在手背、腿外侧的那些“水管”。

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又跟谁连着?

“别络”,这又是啥?咱可以把经络想象成高速公路,别络就是高速公路上的岔道口。它把高速公路上的气血分出去,送到“六腑”。

“六腑”,又是哪六个?就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排泄,就像家里的厨房、厕所这些地方。

岐伯的意思就是说:手上的阳经和脚上的阳经,都通过它们身上的“岔道口”(别络),把气血输送到“六腑”里。

举个例子,比如咱手上的大肠经,它属于手阳明经,它上面有个“别络”会把气血分出去,输送到大肠,让大肠有劲儿去消化食物。腿上的阳经也是一样,比如足阳明胃经,它上面的“别络”会把气血分出去,输送到胃,让胃有劲儿去磨食物。

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又跟谁连着?

总结一下:

  1. 气血的流动,就像家里自来水管系统。 经络是主管道,别络是岔道口,六腑是水龙头。
  2. 手上的阳经(如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和脚上的阳经(如胃经、胆经、膀胱经),都通过各自的“别络”把气血输送到六腑。
  3. 荥穴是气血的起点,合穴是气血的汇聚点。

对咱老百姓的启示:

  • 别小看身体的“岔道口”(别络)。 经络不通畅,气血就过不去,容易生病。平时可以多按揉、拍打身体的经络,尤其是四肢的阳经,让气血流动起来。
  • 六腑很重要。 它们是消化和排泄的“主力军”,要好好保护它们。平时要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
  • 身体是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别看黄帝问的是“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其实讲的是身体气血运行的整体机制,对理解身体运作很有帮助。

咱老百姓学中医,不是要成为专家,而是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道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像黄帝一样,多问问为什么,多思考一下,咱也能成为自己的“家庭医生”。

脉气从哪儿进合穴?又跟谁连着?

记住,健康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