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昵称46131304 2025-02-04 发布于云南

#乒乓器材##初学乒乓球底板和胶皮如何选择?##业余乒乓##乒乓入门#​​

狂飚可以说是国人最爱推荐和购买的一个套胶型号了,但今天我说的观点,一定是反一般常识的。以防有人觉得我不打狂飚,先发几张以前的图。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我记得很久以前在别的地方说过,但是还是架不住大把大把的萌新买了个狂飚然后发出不粘不弹之类的疑问。再加上萌新很多其实并不是专门跟教练练基本功而是自己打着玩,有时候预算本来就不充足,恨不得一半都砸在狂飚上面了,底板只能将就。套胶是消耗品,耐用度远比底板差,是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后更换的,底板,按着萌新的水平,三五年七八年都不见得能打坏,真坏也是磕的摔的。那么,为啥不推荐萌新一上来就打狂飚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狂飚是需要灌一下的,萌新很多连拍子都不会粘你让他灌肯定不情愿。有些人会说哪个高手打狂飚就不灌,或者说他自己打狂飚就不灌,但这里说的是萌新,不灌狂飚对于不会发力的萌新来说,就是又硬球又不走的类型,加之这两年狂飚粘性大幅度下调,也有更多的人(不止萌新)质疑狂飚旋转是不是下降了。neo狂飚并不是免灌狂飚。灌,也并不是把海绵变软一点,灌的目的是增加内能,如果想要软的,大可以选择低度数。灌,说句实在话,灌到饱,硬度变化也不会超过1度(3年时间,狂飚硬度主要覆盖39度和40度,多个油试验的结果),并不会出现那种41.5度neo蓝国狂(几年前一个球友搞的)灌饱了之后硬度跟39度蓝省一样的情况,那是异想天开。刚出厂没多久的那种neo狂飚,有吧友恰好买到过,表示确实是厂家灌了的,但是这个东西你就算真空包装一样拦不住内能消退,所以大家买到的neo正常情况下都是得重新自己灌的。

第二,关于普狂3,有些人到目前为止依旧对这个型号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什么灌油之后性能可以跟顶级外套碰一碰之类的。对任何一个型号我觉得都要尽量全面去看待。狂飚3这个大系列目前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家都猜是不是红双喜骗氪。具体来说,氧化特别快,海绵不耐灌,品质堪比买彩票。这和以往狂飚3系列扛造、耐久度高、不瞎灌轻易不会灌塌的刻板印象背道而驰,或许还有一部分玩家认为现在的情况属于个例,还在无条件相信着狂飚3这个东西,无他,唯国手在用耳。至于普狂,包括我之前,很多吹它的普遍说法都是上限高支撑好云云。随着这几年接触到的型号增加,别人咋样我不管,我自己目前的结论是有变化的:

一,业余玩家对于普狂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评价来自于狂飚的手感带来的主观错觉。简单来说,狂飚3支撑好,其实就是海绵属于高密度海绵类型,打起来感觉“扎实”,因此很多人先入为主地把狂飚的手感套用到其他型号套胶上面,因此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打起来感觉不如狂飚“扎实”的套胶,会评价支撑差;打起来手感比狂飚透的套胶,会评价其上限低或者软。但实际上,上述套胶并不是真的支撑差、上限低或者软,单纯只是手感和狂飚3的区别大,他们打着跟狂飚3的印象不符而已。

下面附一些狂飚玩家打了会出现上述迷惑的套胶,这些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蛋糕海绵。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多尼克z1turbo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岸度r48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骄猛天v

二,业余玩家对于普狂的成本的错觉。来源其实就是一个经典说法,普狂加瓶油性价比比一百多的外套高。想要普狂好用,你灌的油就不能是那种便宜的普通海上明月,好的油又都不便宜,相对便宜的海上明月2,60ml的好像都比100ml的普通海油贵,至于黑油那更不用说,还要贵。普狂跟普通海油结合,其使用体验并不会强于不灌的挺拔k2,但是普狂跟黑油结合的话,还是可以讨论一下。并且耐用度方面也没有吹的那么神,我在2021年上半年的时候曾经使用过普狂和红v这套比较经典的正反手练功配置去练单球,普狂是一个月一次黑油(就是因为我确认过海油灌普狂效果属实一般我才直接上的黑油)。结果就是,红v练了仨月横打之后海绵彻底救不回来,普狂练了仨月正手之后,胶面彻底花得没法用(打滑掉球了开始,别说我没保养,汗没少盘),海绵则是一遍油厚刷刷不平了。这还是几年前的普狂,现在品质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我不敢想,之前听其他吧友说过蓝省灌两次海绵就塌。也就是说,从使用寿命和使用成本来看,普狂加瓶油相较于相应价格的外套,其实并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萌新最想知道的那些事:为什么入门不推荐狂飚?

之前试过的普狂练功

三,业余玩家对于普狂性能的错觉。比如,有些没练几个月球的新手会说普狂能吃住球,那其实不是吃住球,而是他自己的发力驱动不了海绵,球不走而已。再比如,说上限高的,我这里说句扎心的话,绝大多数业余玩家触碰不到很多器材的性能上限,很多时候你觉得的上限是你的上限而不是器材的。一些人说普狂上限高其实可能是因为他使出吃奶的劲还没有比较充分地驱动海绵,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这个型号有一定发力门槛。正如前面所说,手感“扎实”不等于上限高支撑好,手感“通透”也不等于上限低支撑差。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多接触了一些器材之后,普狂在我眼里已经褪去了“高手严选”的光环,变成了器材选项的其中一项。它有适配的底板,也有不少不适配的底板(狂飚并不是万金油,相反,它很挑底板)。性能在同价位确实可圈可点,但由于红双喜堪比鹅厂的骗氪路数,性价比已经可以说跌落神坛。有适配的底板,有灌油的空闲,有较为规律且较多的练球时间,有基础的发力框架,选普狂灌油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普狂并不是一个能够无脑选择的型号,和那些便宜的入门练功器材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