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娘舅—苗娘舅 文/周格平 这世上有真娘舅,假娘舅,这个加娘舅是我造的一个词,我有三位加娘舅,苗娘舅是他们的老大。何为加娘舅,堂舅加表舅这样的娘舅,我妈妈的奶奶来自西门外溪南的范家,我外婆也是来自西门外溪南的范家,我妈妈的奶奶是我外婆的亲姑,在旧俗中这种亲上加亲婚姻是非常多的,苗娘舅是我外公哥哥的儿子,我外婆是苗娘舅的婶婶,也是他表姑。 我外公和大外公住一个院子,我们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我们也带东西到大外公家拜年。到我妈妈这一代就我妈妈一位姑娘,我们这里的习俗老人过世要女婿扛大幡,我大外公上山是我爸爸扛的大幡,大外婆上山是我代我爸扛的大幡。 我外婆家的潘家在宁海城西门外的双水村,我们周家也是双水村,潘家到双水村比我们周家到双水村早二百多年,周家到潘家的直线距离也就不到三百米。我们周家从桑洲镇下洋周迁到双水村有三百多年,耕读传家 ,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拥有数处大宅和众多田地、山林,用乡人的话称赞我爷爷是七代不穿草鞋。 今天是初六,我买了点东西,带一个理疗烤灯去看苗娘舅,这个烤灯是我的一位朋友委托一家做出口灯具的企业定制的,苗娘舅爷仨是四近闻名的泥水匠,九0年我爷爷把我太公土改分到的上园自留地给我爸爸用,苗娘舅爷仨帮我们家造了个房子,后来我爸用我家“门前”自留地换来上园屋前自留地,也是他带人修的围墙。苗娘舅干活肯舍力,到老了多少落下了点关节上的毛病,这个烤灯送给他用最合适了。 我们双水村几年前拆迁了,只保留了我的祖宅周飞熊武举人府,拆零搬到了村东照原样组装,村子的新房子还没完工,还没分配给村民,苗娘舅、舅妈他们有十几位恋家的老人被临时安置在村委会前过渡房中。 今天是个阴天,我进院子时,苗娘舅在廊下等太阳出来,他看见我去,他很高兴,我把烤灯组装起来,插上电,扭动开关,灯亮 了,暖洋洋的。苗娘舅说外甥送这东西来,很受用。他问起我爸妈,我把我昨天拍的爸妈照片给他看,我告诉他昨天有十多位我爸的学生去看过我爸,我把这个拍了个视频,我有6000多位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看到这个视频了,很多人看了视频后发信息给我,代他们向我爸妈问好。苗娘舅说周家了不起,子孙代代出“会人”,现在是十代读书人。苗娘舅说他们潘家祖上也出过好几代“会人”,后来爱读书的少,能人还是不少,象他叔(我外公),号称六县闻名,到象山、奉化、新昌、三门、天台、黄岩这些地方去,都不用带钱的,面子广,为人仗义、豪爽。舅妈从外面回来了,她要做中饭给我吃,我说做饭麻烦,苗娘舅说煮蛋汤简单吃点,我说煮整的,舅妈煮了十来个蛋,苗娘舅他要先尝一下有没熟,熟了,舅妈把锅里的蛋都装到一个袋里给我带走。 作者简介 周格平 周格平:浙江君仪文旅研究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成员。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药学专业,理学学士,曾任江苏淮安中药厂技术员,新产品开发员,宁波四明制药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质量部部长技术质量负责人,济生堂经理,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医疗器械工程师,爱好医术研究。 □编辑:海燕文化 □图片:周格平 □题词:储吉旺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