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喜这三位作者过稿!快来找我领稿费啦!

 caimin133 2025-02-05

大家好呀,我是追梦入林。Image

琳琳在一月发起了一期话题征集,题目是:新年到了,又到了给老人小孩红包的时刻。给老人红包,是孝敬;给小孩红包,是喜爱。在这红包传递的过程中,既蕴含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礼尚往来的礼节。一个小小的红包,牵连起亲人、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关系。但在现今的年味中,这红包也似乎变了味道。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征稿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众多写作爱好者的共鸣,收到了不少稿件,感谢大家对琳琳的支持与喜爱!

琳琳从众多稿件中挑选了三位优秀的作者,下面是3位过稿作者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吧!Image

@落染

春节将至,我满心欢喜地踏上回家过年的旅程,给小侄子也包了2000元,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

没想到,小侄子接过红包后,趁我不注意,悄悄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赫然罗列着他的“心愿清单”:两套品牌羽绒服、两双千元级别的运动鞋、一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甚至还有一台空调。好家伙,这孩子的“胃口”可真不小!

红包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满满的祝福与殷切期望,是一份纯粹的心意。可如今,在一些人眼中,这小小的红包似乎变了味儿。就拿这2000元压岁钱来说,在部分人的观念里,竟然成了一种“打发”。亲情被无情地明码标价,红包也沦为了交易的筹码。

小侄子想要礼物,完全可以坦诚地跟我说,大家好好沟通,我能理解孩子的心愿,也会尽力满足。可他却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让红包在你来我往间,像极了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商品,实在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我不禁开始反思哥嫂的教育方式。他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这样的行为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怎样的“种子”呢?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利用亲情来换取物质,那他以后又该如何真诚地与人相处,如何理解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呢?毕竟,物质带来的满足只是短暂的,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与其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倒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他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上。

从法律层面来讲,长辈给晚辈红包确实属于赠予行为,晚辈拥有对这笔钱的自主支配权。然而,小侄子年纪尚小,对金钱的概念还很模糊,在这个时候,哥嫂引导孩子用“红包换物”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石,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任何物质礼物。

红包传递的是心意,不是用来做交易的工具。在家庭关系中,真诚的沟通永远比精于算计更重要。

与其让孩子沉浸在物质的漩涡中,不如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与其纠结红包金额的多少,不如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上。

毕竟,亲情是无价之宝,千万别让物质的“铜臭”玷污了这份世间最珍贵的情感。

@嘻嘻

在现如今的社会,红包的内涵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有时,它似乎不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和社交压力。               

在一些场合,红包的数额成为了衡量情感深浅或社会地位的标尺,这无疑背离了初衷,就像“本末倒置”一样,让我们忘记了红包最初的温暖意义。

我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比如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人们在表达情感时更倾向于使用物质载体,社交圈子的扩大也让红包的往来更加频繁。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回归红包的本质。正如孔子所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在红包的往来中,不必过分追求奢华和数额,重要的是那份心意和祝福。

无论是给老人还是小孩,红包的金额不必强求,关键是要让收红包的人感受到真诚和温暖。我们可以搭配一些温馨的话语,或者在红包里夹带一张手写的便条,让这份传统习俗更加有温度。

如何在保持传统习俗的同时,为它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现金红包,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些更有创意和个性的礼物,像定制的纪念品、体验券等,既能传达情感,又避免了过度的物质攀比。这样,红包就能真正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而不是一种负担。

任何时候用红包传递的都不仅是财富,更是爱与希望,这份传统习俗应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超级无敌大和号战列舰

红包是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或者奖励等,过年送红包、过节在群里发红包成为一种礼节,是联络感情、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红包的大小多少并不重要,主要体现了发放者的一份心意、情谊。

2023年春节,我回家和父母小聚了几天,年后我们前往表姐家拜年。到了表姐家,开门的是表姐的女儿彤彤,见姨姥姥/爷和舅舅到来,赶紧把我们迎进门,请我们入座并说妈妈去买菜了,待会就来。随后用电话手表将我们到来一事告知了表姐。

落座后,我们和彤彤聊了几句,问了生活学习情况后,就拿出红包说是送给彤彤的压岁钱,彤彤连连拒绝,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妈妈说不能要别人的红包。”我们一再表示,姨姥姥/爷和舅舅都不是外人,彤彤可以要的。彤彤还是不要,坚持要等妈妈回来和同意后才能收。爸妈都无奈地笑笑,只得先把红包放在茶几上。

正在这时,表姐回来了。在互相打完招呼、拜过年后,彤彤把红包交给表姐,说:“妈妈,这是姨姥姥/姨老爷他们送的红包,我不要,他们非要给。”表姐说:“既然姨姥姥/爷是送给你的,那你就收着吧,别弄丢就行。”彤彤这才拿过红包并礼貌地说:“谢谢姨姥姥、谢谢姨姥爷、谢谢舅舅!”然后跑进小屋把三个红包放进书桌的抽屉里后,才开始忙她的事情。

说起彤彤的行为,我们都认为表姐教育得好,把彤彤教育得如此懂事、有礼貌,彤彤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说,难怪墙上贴着那么多的奖状,这和表姐的悉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彤彤也是懂事孝顺的孩子,大概是来报恩的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过年收红包是教孩子成长做人的最佳时机,让孩子礼貌地接收红包、让身为给压岁钱的老人亲戚、发红包的同事朋友,感到压岁钱和红包都没有白给,反映了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道德修养,体现了家教素养,也显示了家风的好坏优劣。

作为发红包者,要慷慨大方、豁达大度,不能扭捏吝啬、斤斤计较,对发红包一事反复提及,以致让对方感到尴尬、不好意思,更不能抱有回本的不良思想。

作为收红包者的家长和孩子,更要懂得感恩,要有感恩之心,及时表达心中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家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趁热打铁,要及时教育孩子接收红包时的礼节,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树立知恩图报、礼尚往来的意识。

通过来自家长和孩子表达真诚的感谢,让发者的内心感到温暖,并且能让其看到孩子的未来和希望,才是各有所获、互利双赢的最佳效果,才能体现红包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红包的价值和意义,不吝啬发红包,更不要主动索取红包,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