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两张祖传灵验方,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沧海一滴水8uba 2025-02-05

我院治疗骨折,既注重局部,又照顾到整体;既达到骨折早期愈合,又要保证关节功能。局部包扎外固定的办法,巧妙的把固定与运动的矛盾统一起来;有机的把整复、同定和功能恢复三个阶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并进。整复时既照顾到固定,固定中也有整复,用外固定将骨折断端逐渐整复。应用纯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骨折。自创中药接骨丹、接骨散,但其用药目的和药物作用是一致的。按照祖国医学对骨折修复和治疗原则而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中期以活血通络,接骨续筋为主;晚期以壮骨强腰,接骨续筋为主。统计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5—83岁。

二、方法

1续筋接骨外敷验方应用:

“骨伤一号(专利号:01113502.4)”。

1.1组成:骨碎补90g,当归90g,续断40g,羌活30g,马钱子60g,透骨草60g,硼砂60g,生草乌60g,五加皮30g,生川乌60g,泽兰叶30g,香油5000g,黄丹2500g,肉桂60g,血竭70g,冰片15g,丁香30g,白芷30g,甘草60g,细辛60g,乳香30g,没药30g,麝香1.5g。

1.2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

1.3应用:用于治疗各类骨折,跌打损伤等。

1.4炮制:上药共研成细末,放入熬开香油5000g内,慢火煎熬,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2500g,倒入锅内,用柳木棒调匀,待冷却成膏后备用。

1.5方解:方中骨碎补、五加皮、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羌活、马钱子、透骨草、生草乌、生川乌,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痈;泽兰叶活血、祛瘀、消肿,和气血,利筋脉医肢体麻木;硼砂清热解毒,保护皮肤;麻油、黄丹调和诸药,收膏塑形;冰片、乳香、没药、血竭、麝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血中癖滞,开经络之壅遏,引药入筋骨;肉桂、丁香、白芷,补肾助阳、散寒止痛、温通血脉;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窍,通利血脉;甘草有补气,调和诸药之功。全方诸药相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有补有泻,温清兼施,使筋骨健,经脉通,外邪去,病症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骨碎补具有促进骨对钙吸收,提高血钙、磷的水平,又能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骨细胞退行性改变,并含有双氧黄酮,有一定镇痛作用。当归含有维生素B12及叶酸类物质,具有抗恶性贫血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和机化,促进胶原形成之功能。对坚骨壮筋综合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抗炎、镇痛、抑制凝血,局部麻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1.6用法:加热后根据骨折部位面积大小,摊于布上外敷。不影响外固定物的运用,3-6天换药一次,5-15次为一个疗程。

1.7疗效评价标准:优:临床症状消失,骨折临床愈合。良: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减轻,无压痛,X线片见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较多,但不能负重行走。差:局部症状无改变,X线片见断端骨痂生长无变化。

1.8.疗效评价:统计100例中,用药时间最长8周,最短4周,平均6周。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优80例,良20例,差1例,总优良率99%。由于是外用药物,无明显全身反应,仅少部分患者用药后局部表现出轻重不一的药物过敏性皮炎,给予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即可逐渐消退。

禁忌:用药期间忌食寒凉之品,运动员,孕妇,接触性皮炎,局部红肿热痛,局部有外伤、皮肤病、皮肤过敏者禁用。

2祖传续筋接骨“煎剂与散剂合用”口服系列验方

2.1祖传续筋接骨散:骨碎补100g,全当归90g,酒地鳖虫60g,醋锻龙骨60g,醋炒猴骨60g,血竭60g,煅自然铜60g,制乳香18g,制没药18g。

以上诸药研末和匀,每6g单包备用。

(方二)上部汤剂:续断、秦艽、当归尾、赤芍、紫荆皮各9g,甘草、木香各3g,乌药、桂枝各6g,羌活、独活各4.5g。

(方三)中部汤剂:续断、秦艽、制香附、赤芍各9g,陈皮、红花、紫胡各4.5g,甘草3g,乌药、桃仁、醋元胡各6g。

(方四)下部汤药:续断、威灵仙、五加皮、木瓜、怀牛膝各9g,甘草3g,乌药6g,羌活、独活各4.5g,杜仲45g。

2.2治则:活血化瘀、和营接骨。

2.3炮制及用法:每剂取续筋接骨散6g,以骨折部位取上、中、下部汤剂冲服,日二次。

2.4应用:全身各部位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2.5方解:续筋接骨散中用酒地鳖虫、醋段龙骨、醋炒猴骨舒筋通络;血竭、制乳香、制没药活血化瘀;煅自然铜接骨续筋。又根据骨折部位不同,以秦艽、紫荆皮等药疏风祛湿,调理上部骨折;以青皮、醋元胡疏肝理气,调理中部骨折;以怀牛膝、杜仲强腰壮肾,调理下部骨折。

2.6疗效评价:统计100例患者,优90例,良10例,差0例。

三、典型案例

曹某某,女,72岁,以摔伤后左髋部肿痈伴活动受限2小时为主诉来诊,X线片显示:左侧股骨颈骨皮质不连续,折端分离移位。诊断:左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收入院治疗。完善常规理化检查,在骶麻下行骨折手法整复术,术后X线片显示:折端对位良好,给予左下肢皮肤持续牵引(维持量);“骨伤一号”外敷,隔两日换药一次;“续筋接骨胶囊” 4粒口服,日三次;下部汤药加“续筋接骨散”口服。五天后,左髋部肿痛症状基本消失,辅助左侧股四头肌主动舒缩运动;六周后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线模糊,骨折端对位良好,査体:左髋部无肿痛,腹股沟中点压痛(-),纵轴叩击痛(-),双下肢等长,末梢血运、感觉及功能良好,停止牵引,在家属帮助下做左下肢直腿抬高运动练习;七周后拄拐及家属扶助下床轻度负重练习行走,10周后仍拐行走,出院。半年后门诊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股骨头及髋关节骨质无疏松改变;患者行走自如,仅左膝关节过屈轻度受限,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师承祖传验方治疗带状疱疹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唐福朝 张学仁 龚新荣
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民间称“蛇斑疮”、“蜘蛛疮”。《医宗金鉴)日:“缠腰火丹蛇串名,干湿红黄似珠形,肝心脾肺风热湿,缠腰已遍不能生。”本病初期,局部皮肤感烧灼刺痛,迅即发红,出现米粒或豌豆大小之疮,累累如珠,常呈皮带状排列,疮液先是透明,后转为混浊。若治疗得当,可如期而愈,不然会至许久,变至它症。先父生前在当地以其方药治疗本病颇有一定名气,每治每愈,且病程短,效果显著。我们亦师承祖方,在近2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其方其法,治疗32例,尽获佳效,并进行系统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2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均为门诊病例。病程短者2天,长者9天。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31岁。

2治疗方法

民间草药配方:取新鲜的还阳草50g【即马齿苋】,洗净泥土,鲜仙人掌50g,并将二药置于钵中捣乱成液或呈糊状,然后将雄黄粉倒人其中搅伴均匀。

本组病例均采用固定验方,无需全身及其它相关治疗,地道草药,以局部涂擦或局部外敷药治疗。轻症患者一日涂药1次即可,重症患者可涂药或敷药2次,即上下午各1次。直至痊愈。对于躯干及不易暴露的局部病灶,涂或敷药后,可用皮纸或薄纱布块予以遮盖。

3疗效判定

由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所有病例均以疼痛消失时间、疮疹干涸结痂时间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显效,两日内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消退或干涸85%以上;有效,疼痛明显减轻,2天内皮诊消退或干涸50%以上;无效,2日内自觉症状及皮疹无明显改善。通过观察,全部病例均在3日内痊愈

4讨论

还阳草(又名马齿苋),仙人掌二药均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功效,雄黄有解毒、杀菌、止痒、镇痛之作用。

民间有其蛇畏惧雄黄,粘之必死之说。故从其“蛇斑疮”之名而用。此三药配合运用集清热利湿、消炎止痛之功效,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