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导读 最近很多流感都会导致呕吐、腹泻、发热。此时不要惊慌,用药物分清别浊、调整脾胃即可。吐泻消解、知饥思食,自然能够汗出热退! 医案要点有二: 1.脾胃逆乱而兼有肌表症状的时候,要选择解表和胃两不误的“多面手”药物。 2.可以类比古人对霍乱的治疗,必须要重视蚕砂! 流感发烧38℃、上吐下泻、一天无法进食、全身酸痛:经方覆杯而愈 作者:tsp南极 2025.1.14 缘起 一天,一位朋友请我江湖救急: 我心想,还愣着干啥啊,赶快填写问诊单啊,又不是第一次求诊啦! 刻下症状 头疼,四肢酸痛。 头里面和后脑勺疼。 无汗。 现在体温38度。不怕冷,也没有怕热,就是发烧。 最近一断时间总流鼻血,今天也流了,有点清鼻涕。 无食欲,今天一天没吃东西、没喝水。 没饮水欲望。 头部沉重、有朦胧感。 胸口不畅快,要深呼吸才舒服。 恶心呕吐。 疲劳乏力。 平时怕热,爱出汗。 腹泻,今天拉肚子5次,水样便。 补充:今天早上4点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6点起来喝了一包小柴胡颗粒全吐了,因为今天期末考试,考试期间不能集中精神,下午5点回来就出现发烧、头疼,四肢酸痛的情况。 辨证 不得不说中国的学生娃真的很辛苦,这孩子又吐又拉的,而且还没吃东西,硬生生撑了一天,完成了期末考试。 唉,赶紧处方治疗,尽快解决病痛吧!
处方 半夏泻心汤、葛根芩连汤,加和胃解表三味、吐泻退热三味等药物 姜半夏18,炙甘草9,党参9,干姜6,黄芩9,黄连3,大枣4枚切开——半夏泻心汤原方。特意使用姜半夏,并且重用18克以强力降胃止呕。
1剂 ►►► 医嘱:
解析
2025.1.16 反馈 南极老师,孩子吃了两剂已经完全好了,谢谢您。 您的方子晚上吃完没多久,孩子就喊饿了,神了,吃了一碗面条,出了一身汗,再没有出现呕吐的情况。 昨天一早体温也恢复正常,四肢酸痛减轻了好多,排便也成型了。 昨晚又服用了一剂,今早孩子说全好了, 感恩南极老师的大爱。 解析
一、麻黄的迷思 我常见书上说:“香薷是夏月的麻黄”。但是经过实践后,我感觉这不太严谨。 香薷(包括藿香、苏叶等药物)祛除湿邪、调节胃肠道、消解吐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解表发汗的力量还是不如麻黄的! 比如一个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的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太阳病表实证,用麻黄汤一副药就可以搞定。 如果用苏叶、藿香,有时候也是可以治愈的,毕竟他们也有辛温解表发汗的效果,但是由于力量比较小,所以见效速度就没那么快。 如果肌表闭塞严重,而苏叶剂量用少了,那就可能解表失败! 之前有人问我:“既然苏叶等药物这么好,既可以治表,又可以治里,那我以后再也不用麻黄了,所有的表实证我全都拿苏叶去治不就行了!” 我的回答道,你太聪明了,事实上后世很多医家就是这么想的—— 一个本该用麻黄治的病,他改用用苏叶去治,可能一天能好的病拖到两三天才好。 虽然愈病速度慢了,但是很难把人治坏。即便没治好,患者看方子这么平和,也难以挑出毛病。 这也是为啥后世会用经方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使用麻黄是非常考验水平的! 麻黄用准了就是神药,覆杯而愈。用错的话,那心慌动悸、失眠、烦躁、全身脱力等副作用全部找上门来! 但是新冠疫情期间,我治疗了不少重症患者,也因此明白了仲景的苦心。 这不是理法一致就完事了,药物的个性有时候是不可以替代的。 就像我(苏叶)与泰森(麻黄)都会拳击,如果只是为了揍小偷的话(治疗小病感冒),我们二人任选一个即可。但是如果是要参加国家级的比赛(治疗重症患者),能让我上吗!那肯定是选最强的啊! 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学会使用麻黄,都能够体会到仲景的意图。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拿中医养家糊口的话,很多药物不会用,照样是可以混好日子的,大批的中医都是这样的,这也正常。 但是如果对中医的医理有更高的追求,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把自己不会用的药都慢慢学会! 二、蚕砂须重用 王孟英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有详细记载: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第二治法篇·策应》 王孟英 原蚕沙一两,阴阳水煎,澄清、温服。 梦隐按: 蚕沙乃桑叶所化。夫桑叶主息风化湿,故《圣惠》方以之治霍乱转筋也。既经蚕食,蚕亦主胜风去湿。且蚕僵而不腐,得清气于造物者独纯。故其矢不臭、不变色,殆桑从蚕化,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 《金匮》以鸡矢治霍乱转筋者,鸡属巽,虽不溺而矢独干,亦取其胜风湿,以领浊气下趋也。蚕沙,既引浊下趋,又能化浊使之归清,性较鸡矢更优。故余用以为霍乱转筋之主药,颇奏肤功。 嗣见治痧飞龙夺命丹,用人中白一味,领诸药迅扫浊邪,下趋阴窍,较他方之藉硝以达下者,更觉贴切。故奏效尤捷。制方之义,可谓精矣。至来复丹之用五灵脂,亦从鸡矢白脱胎也。 王孟英说的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药物可以分清别浊。 让食物中该被脾胃吸收的那一部分营养物质(即清气)被吸收掉,让体内的浊气(即食物中没有用的部分,以及湿邪等代谢废物)正常的下降外排。 清浊分明,自然吐泻不作! 注意蚕砂要重用!太轻了效果不好! 警告: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否则后果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