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课堂的“三不讲”

 桃李守望者jhw 2025-02-05

      前段时间在谈及新课改时,有不少教师在留言中谈到了对新课改的一些看法,其中一些观点在笔者看来是对新课改内涵的不了解,或者说,一些老师理解的或者看到的新课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而是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以致于走向了模式化的课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教师把新课改与讲授和背诵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新课改就是要反对讲授,就是要拒绝背诵。

       其实就拿讲授来说,新课改并不认为讲授就是教学的原罪,它只是反对满堂灌式的讲授,新课改所主张的是要精讲。对此,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专家培训资料《课改问答》中的第79问中总结了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文中的回答如下:

图片

       “目前,高效课堂在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遍地开花,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模式。但是,在如何处理老师讲与学生学的问题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三讲三不三讲”。高效课堂并不反对老师讲,而是要求老师做到精讲,善导,多讲激励之词,讲清讲细学习方法。所以,牢记下面的“三讲三不讲”原则,对每个老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三讲:      讲重点讲难点      

                 讲易错点易混点      

                 讲方法讲规律      

三不讲:  学生自己独学能学会的不讲

                学生合作能学会的不讲      

                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图片

        读后感:在陕师大上课时,我们宋永成老师经常以陈寅恪先生讲课有“三不讲”,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来教育我们。现在我才明白过来宋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做学问,只有通过自己用心读书,做到博闻强识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靠机械性的听讲考试别想成为什么大才,恐怕人才都不算!  

       古有陈寅恪先生的“三不讲”,今有高效课堂的“三不讲”,相异的是教师身份,水平和学情已有差异,相同的是他们的目的都是要试图唤醒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讲是唤醒学生主动意识的手段,是使学生醍醐灌顶的金言玉语,是让学生豁然开朗的启发。讲到此,我就突然理解了孟国泰老师从个体出发的教育理念, 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全班不会老师教。我想孟国泰老师从个体出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高效课堂“三不讲”的一种完美阐释!         

                 山西介休十中   郭龙飞  

                     2025年2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