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这三点,得心应手用麻黄

 精华集999 2025-02-05 发布于甘肃


第 3250 期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麻黄配伍应用一得
作者/刘燮明

临证凡风寒表实、咳喘、水肿、风湿痹痛、阴疽诸症不分季节均可在相应方药中加用麻黄。个人浅见,以上诸症只要掌握舌不干红、苔不光剥、身无汗出三要点即可放心使用。

舌不干红者是无热伤津液之象;苔不光剥者是无阴虚血少之虑;身无汗出是表实可汗之证,故但用无妨。

用量上,余常用小量递增法,使药至病所,令微汗出,病退而止,颇为稳当。

曾遇杨某,女,32岁。
时值7月炎暑,淋证复发,小便淋涩疼痛,头面虚浮,四肢发紧。用八正散后小便增加,尿痛减轻,余症未愈。复因外感而畏风鼻塞、身痛困顿,苔薄黄,脉细。

诊为风水相搏,投麻黄汤合五皮饮加减:麻黄5~10g,桂枝、杏仁、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连翘、生甘草各10g,白术、陈皮各15g。连进7剂,溲畅痛止,身和肿消。  

又治刘某,男,35岁。

仲夏之时,臂部多发疖子,硬肿无头,此起彼伏,曾开数刀及肌注青霉素、链霉素等未能控制,查局部肤色暗红,硬肿而不灼手。切开处亦少见脓汁,身无汗出,苔白脉弦。

余诊为阴疽,投以阳和汤加减:麻黄、桂枝各10g,白芥子9g,干姜6g,鹿角霜20g,红藤20g。上方共进12剂后,疖肿渐消。
以上两例,均发病于暑夏炎热之时,均用麻黄且加用桂枝等辛温之品而未见大汗出。可见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极少不良反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故无殒”之言,验之临床,信而有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