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出现时,税收政策可能还在不断地完善和适应过程中。” 最近税务机关持续对灵活用工、网络货运、油品等平台进行评估、检查,甚至是稽查,这究竟为何?这要从行业特点、政策滞后等谈起!
行业存在的乱象让人对新业态存在担忧
在一些新模式新业态领域,存在着部分不良竞争现象。例如,某些电商企业可能会通过虚增交易开票来提升店铺信誉等级,或者利用开票来进行不正当的商业竞争。税务部门控票限票可以对这种行业乱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税收政策适应阶段,依旧滞后!
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出现时,税收政策可能还在不断地完善和适应过程中。税务部门为了确保企业在政策框架内合理开票纳税,在政策衔接阶段采取控票限票措施,一边摸索合适的税收征管方式,一边避免企业在政策模糊阶段出现开票不当等问题。
信息不对称,对税务规则的理解有偏差!
企业对于新模式新业态下的税务规则理解可能和税务机关存在偏差。企业有时可能会由于误解而错误开票,税务机关通过控票限票,可以留出时间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企业更好地理解税务规定,规范开票行为。 模式新颖、结算复杂,税务监管难度增加
新模式新业态的业务形态、盈利模式、劳务关系等复杂多样,交易频繁、渠道多样化、数据海量,给税收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例如互联网平台经济中,大量的个人经营者和小型企业参与,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难以核实,税务局难以准确掌握其收入和成本情况,为防止税收流失,会采取控票限票措施。
防范虚开发票风险,总局风险指标应对压力大
虚开发票是税务违法行为中的重点打击对象。新模式新业态中,部分企业或个人可能利用复杂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进行虚开发票,以获取非法利益。如一些灵活用工平台存在转变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收入性质、违规转引异地税源、虚开发票等涉税问题,税务局通过控票限票来加强监管,降低虚开发票的风险。
申报数据比对异常
新模式新业态下,企业的申报数据可能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如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税负率异常等。税务系统会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如果发现申报数据存在异常,可能会对企业进行控票限票,要求企业解释说明并核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