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玉屏风,提升免疫力

 阿弥陀佛cq1zp7 2025-02-06 发布于浙江
很多人都知道,“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价格较高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西药。中药中竟然也有类似作用的药物,而且更安全高效。
图片
黄芪是一味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平民药材,当今有些人常去药店购买回来泡茶饮,甚至有些喜欢做药膳的人再加上当归、党参等等炖鸡,无非是希望自己强壮身体。

黄芪最早的药效记载出自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黄耆qi(通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粉,生山谷。至今沿用近两千年。
明代伟大的中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长耆者。
《本草原始》: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缓如之。
清代中医大家张锡纯:“为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古代中医称黄芪为药中之王--王孙,可见地位之尊贵。
现代药典2015版记载: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主产于内蒙、甘肃等地。

在这次抗疫预防方案中,各省市反复用到黄芪
图片
可见黄芪在这次疫情当中功不可没,那么黄芪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理由有三:
1.  黄芪为补卫气之王。中医认为有一种气浮布于人身体的表面,保护着身体不受外邪侵犯,也称之为“卫气”。卫气虚弱会导致身体的汗孔关闭不上,导致常常出汗,怕风,怕冷,并且极易感染风寒,易感冒。黄芪有补卫气,止汗,消除恶风之功效。

2.  黄芪具补气消肿之功。人体气虚时,体内的气无法推动水分正常排出,便会出现水肿。黄芪对于气虚引起的水肿有很好的效果。
3.  黄芪还有补气和促进身体组织修复的功效。黄芪托毒还是疮家圣药,补足正气才能促进创口的愈合修复,对于久治不愈败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有人会问:补气的药多了,比如人参、甘草等等。是的,人参、黄芪、甘草有一之说:参内芪外草中央。意思是说人参善补五脏之气,黄芪善补人身表气(卫气),甘草补脾胃之气。各有偏好。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卫气补起来,做到未病先防。
这次疫情的出现,各省市中医药专家认为:属“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各地预防组方均用到黄芪,频率之高。我认为利用黄芪的甘、温之性,内补脾胃之气,外可固表发汗。通过黄芪补气(补元气、补肺气、补脾气)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在大疫面前,以黄芪作为君药的组方,适合所有人提高免疫,正可谓它是中药之中的“丙种球蛋白”。您说不是吗?

中药免疫调节剂——玉屏风散

1.取名“玉屏风散”,有何寓意?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家中普遍使用的家具,通常被放置在屋内显眼的地方,不仅可以装饰厅室,还可以挡风。

方子以屏风命名,即取其挡风之意,好比为肌表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

“玉”,取意“珍贵如玉”,形容其珍贵。

“散”,是这个方子的剂型为散剂,即把方中的药物加工为细末,服用的时候直接煮散即可。

古人告诫虚人易感风邪者,对玉屏风散当“珍如玉,倚如屏”,故为其取名“玉屏风散”。

2.玉屏风散组方,有何特点?


中医汤头歌诀描述此方为“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且组方精当。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其中又以蜜炙黄芪、炒白术为佳。黄芪补肺气,使皮毛坚固,腠理致密,增强卫外之力,为主药;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与黄芪配伍,资助气血生化之源,为辅药;防风可以祛体表所受之风。三药配伍得当,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补散兼施,以补为主。

图片

3.玉屏风散,有何作用?


玉屏风散的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补肺固卫、祛风止汗,增强人体正气,增强抗病邪能力。通俗讲,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有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药理实验表明,此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变态反应,升高免疫球蛋白,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调节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系统细胞功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4.玉屏风散治疗的病症,主要有哪些?


①受风、受寒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
②以自汗、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血液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手术后的汗出异常;
③免疫力低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糖尿病、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等;
⑤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产后气虚身痛等。

5.玉屏风散,如何服用?


将黄芪、白术、防风按1:2:1的比例研成细粉末,成人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酌减。
现在药店出售的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玉屏风胶囊”、“玉屏风冲剂”或“玉屏风口服液”等,其药物组成与本方大致相同,作用相当,也可以选用。服用玉屏风散改善体质,需要较长的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6.服用期间,有何注意事项?


玉屏风散作用温和、安全,无明显不良作用,一般情况下可长期服用,小量久服。需要注意的是,此方用量不宜过重,过重可能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及头昏潮热等。以下几类人不适合服用:①阴虚盗汗者;②湿热内盛者;③高热者;④正处于感冒期间者。服药期间,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图片
内壮气血松枣茶
油松节固卫生血,亦治痹嗽不眠
油松节乃松树枝干之结节,苦温无毒,善于祛风通络,疏利关节,故习俗多视为痹证及伤科之良药,凡历节肿痛、挛急不舒,或跌仆损伤所致之关节疼痛、肿胀不适,多有效验。
 
朱老揣摩前贤论述,采用民间秘验,长期研索,发现本品有补虚固本之长,对诸般羸损沉疴,大有恢复之功。
 
陶弘景谓本品“主脚弱”。李时珍阐发其义曰:“松节,松之骨也,质坚气劲,久亦不朽,故筋骨间……诸病宜之。”《分类草药性》指出它有“通气和血”之功,说明本品不仅祛风蠲痹,抑且具有强壮补益之功效。
 
朱老经验,认为油松节能提高免疫功能,对体气虚弱,易于感冒,屡屡感染者,每日取油松节30克、红枣7枚煎服,连用1个月,有提高固卫御邪之功,能预防感冒之侵袭,赞之为“中药丙种球蛋白,验之临床,信不诬也。
图片
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久久不愈,痰涎稀薄,舌质不红者,加用本品20~30克于辨治方中,有增强宁嗽止咳之功。
慢性肾炎尿蛋白长期不消,而体气偏阳虚者,用本品30克,配合生黄芪30~60克(黄芪久用,宜逐步加量,否则效不著),党参、菝葜各15克,菟丝子、金樱子各12克,扦扦活30克,制附片8克,甘草6克,坚持服用,多能逐步恢复。

凡贫血病人,三系减少,或仅血小板减少者,朱老每以油松节、鸡血藤、牛角腮、仙鹤草各30克,补骨脂15克,加于辨治方中,有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之功。

病案举例

张某,女,54岁,工人。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5年余,迭经中西药物治疗,终未瘥复,血小板常逗留在2.5万~4万,牙龈渗血,四肢紫癜,此伏彼起,关节酸痛,头昏肢软,纳谷欠香,怯冷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软。

新病多属实属热,久病则多为虚为寒,朱老辨为脾肾阳虚,气不摄血所致,治当培益脾肾,补气摄血。用上五味加益气血的党参、黄芪,温补脾肾之阳的仙灵脾、炮姜炭、炒白术。连服10剂,血小板升至9万,精神较振。

紫癜逐步减少,已不续透。嘱续服8剂,症情稳定,紫癜未续见,乃以丸剂巩固善后。晨服人参养荣丸,晚服归脾丸,每次6克。随访半年,紫癜迄未再作。

对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于归脾汤中加用油松节30克,多可增强宁神安眠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