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CCTV![图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5/02/0620/294024973_3_20250206084947620.jpeg) 《中国古建筑》是一部由央视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历史研究学者,在全国各地共拍摄101处古建筑,历时3年拍摄精心制作完成的8集纪录片。该片分别从历史、技艺、文化、传承四个角度系统地向观者介绍中国古建筑的知识。纪录片在力求唯美画面的同时结合详尽史料和专家采访,使叙事方式生动有趣。同时还运用三维动画还原了消失的古建筑面貌,采用高清格式为观众展现中国建筑的细部和魅力,表现出中国古建筑之“大势”。 纪录片每集充满诗意的篇名、老电影一般的画面、加上一座座古建筑优美的形制和背后不为人知的典故,在光影交织的时空中,一种饱经风霜的遗世之美在观众心田涓涓流淌!全片共分为《天覆地载》、《唐风咏时》、《卯木春雪》、《匠心独运》、《夕阳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园》和《营造传承》八集。
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适收藏。
第1集:天覆地载 本期主要内容:在有实物可考的建筑发展史中,中国建筑正式出现应该追溯到史前社会,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半坡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半坡聚落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有密集排列的四五十座居住房屋。这种早期的原始聚落可以说是后来中国古代城市的雏形。本期主要内容:公元582年,因汉长安故城历时近八百年,破败零乱,加之水源污染,隋文帝杨坚决策在其东南创建新都大兴城。 据实测,大兴城外廓东西9721米,南北8651.7米,面积为84.1平方公里,不仅大于古代中国其他都城,也是人类当时所建最大的城市。 公元618年唐建都之后,仍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长安城。 本期主要内容:宋代,一个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朝代,一个发明了印刷术和火药的朝代,一个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一半的朝代,从北宋都城汴梁的复原图上看,此城是一座矩形城,由皇城、内城、外城相套而成。汴梁城犹如回字形的城市结构,不仅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而且也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城市经济以及居民生活的需要。本期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单体建筑无论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台基部分、梁柱与木造部分和屋顶部分组成。在外形上,最为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其他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是屋顶部分。在建造技艺上,经过最艰巨的努力、最繁复的演变,最为成功的是支撑屋顶的梁柱部分,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木造骨架就是指房屋的木构架结构。本期主要内容:北京是中国最后一座古代都城,历经元明清三代,元代规划元大都时,没有效法宋代汴京模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古老的王都模式,即以儒家尊崇的周礼王城图为蓝本,也就是城市应呈方形,每边九里,四边城墙上各设有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与九条横街,街道之宽为车轨的九倍。以《周礼 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规划修建的元大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本期主要内容:1976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了一组大型西周建筑遗址,建造年代约公元前12世纪,从今天的遗址上,我们还可以大致看到这座西周建筑的轮廓。依据专家复原推测,这是一座相当严谨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本期主要内容:山和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了“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审美观。泰山因地处东方,形态高大气势雄伟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山,紫气之源,万物之所,神圣之地,并在文化上赋予了一种自由精神和独立不群的人格。从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活动中不难发现,中国的神仙思想的发展壮大刺激了帝王们的求仙活动。本期主要内容:1919年的一天,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里,这本被尘封了近千年的宋《营造法式》被一位中年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个中年人就是做过晚清京师巡警厅厅丞、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并代理过总理的清末民初晨宦朱启钤。他曾为缓解北京正阳门交通力排众议,亲自拆掉了前门瓮城的第一块砖,还负责修缮过北京的故宫和一些老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