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之道》: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碧海蓝天kx32di 2025-02-07 发布于广西

关注 ▲阿华读书 和阿华一起成长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585/600 天




当我们能够利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之道》就是这样一本相当不错的介绍高效学习方法的书,建议大家阅读。



1、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自21世纪初以来,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称为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脑会频繁地在这两种模式之间不停切换。

当你注意力集中时,就处于专注模式。

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

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我们在学习时,离不开两种模式之间的互相切换。

例如面对一个较为困难的数学题时,我们要用专注模式努力一阵子,如果还想不起来,就干脆放下,做些别的事情,例如打球、洗澡等,这时你的灵感可能就会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你正在洗澡时,突然灵光一现,就想起了一些生活中难题的处理办法,这就是发散模式的威力。

因为定势效应的作用,也就是你脑子中已有的想法,或者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所以,我们需要发散模式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2、运用回想


我们在学习时,常用的方式就是不停的读、不停的读,但这其实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方式。

提取知识和回想知识,这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学习形式,它让我们不仅仅是重复的机器,提取过程本身就增加了学习的深度,并帮助我们逐渐形成组块。

例如在你学习了新的知识点之后,合上书本,把它在脑子里回想一遍,能回想多少就回想多少,然后再把回想起来的和书本上进行对照,继续学习、回想......

或者把它默写下来,能默写多少就多少,这都是回想式学习。

其实,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回想和提取练习,当你阅读完一本书后,开始在脑子里回想并把能想起来的整理成读书笔记,这样掌握的就会比较牢固。

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当我们进行回想时,知识点就会在脑子里过几遍,而纯粹的大量阅读,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可是放下书本,或者过几天并换个地点,你可能就不会了,这是一种能力错觉。


3、自我测试


研究表明,测试并不仅仅是衡量所学知识多少的手段,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

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

自我测试其实也是一种提取练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不断的记,不断的往脑子里装,但很少去提取。

因此,即使某些知识点我们已经掌握了,但在它的应用场景出现时,我们却并不能即时想起相应的知识点,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做的提取练习太少了。

而测试、回想、默写以及写作等,其实都是一种提取练习,提取练习做得越多,那么知识点掌握得也就越牢固。下次当应用场景出现时,我们就能条件反射般地想起相应的知识。


4、要进行间隔重复


我们在学习时,要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当然是需要不断重复的。

这里所说的重复不是指单纯的机械重复,而是指有间隔的重复。

例如你记忆英语单词,一天猛花2个小时去背,效果远不如把它分散开来进行多次重复记忆,如每天30分钟,分4天去背。

后者的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我们需要进行有间隔的复习,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很可能就忘记了,这时如果要记住,又要从头开始。


5、组块


组块就是把零散的信息,以一定的意义把它组合成一个块。通俗点理解,就是把学到的新知识点,以一定的意义嵌入到旧有的知识体系中。

你可以把字母p,o和p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意义的、便于记忆的组块——单词pop。

例如,你学了知识点 D,可以把 D 和你原有知识体系(A、B、C)以一定的意义建立连接,形成有意义的新组块,新组块如 AD、BD ACD 等,这些不同的组块具有不同的意义。

进行组块的关键是先理解,然后和其它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关联,并且要获取背景信息,从而可以让组块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6、心理对照


心理对照是将你现在的状态和你期望的状态做对比。

心理对照能产生巨大效果的原因,就在于你在拿想要的未来与当下的状态或曾经的状态做对比,在工作和生活空间中摆放一些能让你联想到理想未来的图片,它可以为你的发散模式增加动力。

例如,你想要靠写作来养活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想象将来实现目标时是什么样子,拿你现在的状态和期望的状态做对比,然后就有了动力。


7、注意休息


我们在睡觉时,脑细胞会收获,于是细胞间隙会变大, 脑脊液从中流出并冲洗掉毒素,这样的夜间大扫除正是保持脑健康的一个环节。

而且在沉睡时,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考)会“关机”,因此大脑间不同区域之间更容易互相“聊天”,这样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想法。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我们:

1)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2)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3)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如果没有阅读过《学习之道》这本书,强烈建议你阅读。

阿华读书陪伴营,早鸟价:149元/年,一年精读12本好书,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END·······
👇


微信好友位还剩少量名额,欢迎扫码加我微信,近距离围观。



作者介绍:


阿华,终生学习者。

靠自学能力逆袭,自考专科、本科,并拿到学士学位,在微信读书阅读130多本书,在帆书听书 300 多本,写作 500多天。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把它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感谢你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