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屈老日记
屈老日记
2025年02月08日 10:50
![]() ![]() 在中医门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高血压患者。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呢?其实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补”与“通”。 先来说说“补”,我们要补的是肾精益肾阳,以此来扶正固本。再谈谈“通”,通的是瘀络,化的是痰浊,降的是气归根。 高血压的根源在于脏腑的虚损,而在这其中,肾虚的情况最为常见。那么,肾虚是如何导致血压升高的呢?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我们的血压为什么会高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五脏正气不足,无法支持气化的过程,气血也就失去了周流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血压就必须升高,只有这样,气血才能有力气向前行进,从而保障脏腑的需求得到满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的高血压,反倒成了人体自我保护机能的一种体现。然而,血压如果总是这么高,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它降下来。 那么,该怎么降呢? 这个时候,就必须补益正气。肾气,乃是一身之气的本源,是五脏之气的根。五脏气衰的人,其根源往往在于肾气衰疲。所以,补肾就成了治疗高血压的重中之重。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门诊的医案。 有一位患者,男性,50岁,患有高血压多年。他经常感到头晕、头痛,腰膝酸软,精神疲惫,还伴有失眠多梦的症状。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他是由于肾阴不足,导致虚火上炎,同时伴有瘀血阻络。 针对他的情况,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熟地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一定要辨证配伍,切不可私自用药,以免造成其他不适) 下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方子的方解。 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茯苓、泽泻、丹皮健脾利湿,泻肾中虚火;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瘀络;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息风止眩;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 全方共奏补肾滋阴、活血化瘀、平肝潜阳之效。这位患者按照这个方子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头晕、头痛的症状明显减轻,腰膝酸软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他的血压逐渐稳定下来。 当然,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但总的来说,“补”与“通”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中医治疗高血压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也有高血压的困扰,不妨来中医门诊寻求帮助,让我们一起运用中医的智慧,战胜高血压,恢复健康的生活。 |
|
来自: 为什么73 > 《天下无疾--得-正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