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元凶:板垣征四郎 皇姑屯事件后,作为主谋之一的河本大作被解除了关东军高级参谋的职务。河本所留下的空缺由板垣征四郎接任。板垣征四郎出生在一个信奉神道教的家庭,祖父、父亲都是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狂热支持者。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板垣征四郎也走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道路。辽阔的中国大陆,无疑为不甘寂寞的板垣征四郎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最佳舞台。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疗伤之中的板垣就将他那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陆。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之后,板垣发现中国辽阔的土地连同那块土地上无尽的资源如同磁铁一般吸引着日本这样一个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的岛国。于是,霸占中国,“开拓万里疆城”便成为板垣毕生追求的唯一信条。 ![]() 踌躇满志的板垣征四郎。 “九·一八”事件就是这个战争贩子的一大“杰作”。 1930年6月,就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刚刚一年的板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在大连的大和旅馆召集了一次关东军情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板垣征四郎认为:日本关东军与中国东三省的中国军队之间可能将发生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对此关东军必须“未雨绸缪”,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并拿出有针对性地对策。为此,板垣建议关东军专门组织一次横跨东三省的参谋旅行。这个所谓的“参谋旅行”,就是板垣征四郎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通过这次旅行,板垣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进行了有关日军在此地的攻防战略,也包括对苏联的作战研究。 ![]() “九·一八”事变以后,行走在沈阳大街上的日本关东军增援部队。 同时,他还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完成了关于统治满蒙地区的草案。现在,对于板垣征四郎来说,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恰恰就在这次“参谋旅行”即将结束之际,先后发生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板垣如获至宝,拿着两件事来大做文章,开始了侵略东北的计划。他一方面以对中国军队“最近之暴虐侮辱实所难忍”为由,要求日本参谋本部来满洲“视察”;一方面授意属下河本末守中尉加速完成柳条湖的爆炸计划。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城北南满铁路柳条湖村附近的一段铁轨。随即,板垣征四郎贼喊捉贼,将责任栽赃到中国军队的身上。日军独立守备队立即对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沈阳失陷!东北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板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等人一手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由于侵华“有功”,到日本全面侵华前夕,板垣被晋升为陆军中将,并出任精锐的第五师团的师团长。“七七事变”后,板垣带领部队经朝鲜、“满洲国”直抵华北,意取战略要地山西。但是,此前在政治上一帆风顺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军事指挥才能,以致先在平型关,后在台儿庄等地迭遭重创。 ![]() 位于东京花谷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从某种含义上来说,这里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诞生地。 耐人寻味的是,军事上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板垣征四郎的仕途升迁之路。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板垣征四郎担任中国派遣军参谋总长。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被调任新加坡的第7方面驻军司令官,在东南亚地区继续为非作歹。 战犯档案: 战犯姓名:板垣征四郎 生辰年月:1885年1月23日 死亡日期:1948年12月23日 教育背景:和其他日本军阀一样,从小上日本陆军幼年学校,再到陆军士官学校。参加了日俄战争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 任职经历:从步兵小队长、班长到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一有机会就会到中国任职。屡战屡败的不光彩战绩并没有影响到板垣的仕途,接下来还是不断升职:陆军大臣、参谋总长,直到被捕时任新加坡的第7方面驻军司令官。 主要罪行: 1、策划“九·一八”事变 2、炮制伪满洲国 3、阴谋策划“华北自治 亚洲的劳伦斯:土肥原贤二 相对于前面这三个臭名昭著的战犯来说,土肥原贤二的“名气”无疑更大一些。他长期生活在中国,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不但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成为日本陆军特务系统中有名的“中国通”,成了派进中国从事谋报阴谋活动的骨干分子。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有着“亚洲的劳伦斯”之称的土肥原频繁穿梭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环事做尽。 ![]() 被时人誉为“亚洲的劳伦斯”的土肥原贤二。这个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特务头子的足迹遍及了大半个中国。 1913年,从陆军大学毕业的土肥原贤二以陆军上尉身份被日本参谋本部派往了中国。北京,是袁世凯所控制下的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土肥原一来到这里,就进入“坂西公馆”(即特务机关)任日本特务头目坂西武官的助理,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30余年的间谍特务生涯。 1928年3月,时任关东军步兵第2团副团长的土肥原被张作霖聘为军事顾问。这对一直试图染指中国东北的日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赐良机”,陆军大臣为其规定了控制奉军、搜集奉军情报等任务。“皇姑屯事件”后,土肥原被解除了顾问职务转任步兵第30团团长。1931年10月,土肥原接受关东军的指令,在华北设立特务机关,以瓦解张学良势力。次年3 月,土肥原在天津正式组建特务机关并亲自担任特务机关长。时值蒋、冯、阎大战,张学良率军入关“调停”。此间,土肥原曾利用石友三排斥张学良,拉拢“老同学”阎锡山出山,一并解决满洲和华北问题,未能得逞。 ![]() 对皇权的恋恋不舍使得溥仪成了一个日本人操纵下 的高级傀儡。 “九·一八”事变,土肥原出任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的奉天特务机关长。事变爆发的当天,正在国内述职的他立即赶回奉天任所并将特务机关转化成为事变的指挥中心。9月20日,士肥原被任命为奉天市市长。两天后,土肥原在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所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在中国东北建立为日本所控制下的傀儡国家的构想。当这个提议得到日本军部的批准后,土肥原马上把目光聚集在了前清废帝溥仪身上。他前往天津,对溥仪软硬兼施,投其所好,并通过制造骚乱的办法,将其挟持到了东北。不久,卖国求荣的溥仪出任了伪“满洲国”的头目。在这个傀儡政权成立的过程中,土肥原奔前顾后,“居功至伟”。 伪“满洲国”成立后,土肥原先后出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奉天特务机关长等职,专事镇压东北人民的武装反抗。1935年6月,他又被关东军派往华北,积极策动当地的实力派人物进行所谓自治运动,企图制造第二个伪“满洲国”。通过“土肥原秦德纯协定”,土肥原为日本攫取了察哈尔大部主权。后来,他又在河北东部地区炮制了以卖国贼殷汝耕为主席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逼迫宋哲元在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土肥原分离华北的阴谋最终遭到了失败。 ![]() 1938年,黄河边,等待渡河的土肥原师团。由于这支虎狼师团的长驱直入,直接导致了次年初夏花园口悲剧的发生 由于侵华有功,土肥原被晋升为中将,出任国内留守第1师团师团长,不久又转任第14师团师团长。“七·七”事变后,土肥原奉命率部侵入华北,直接介人屠杀中国人民的侵 略战争。凭借多年的侵华经验,他一路杀向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磁县、大名、安阳、新乡,直抵黄河渡口。因其进军迅速,被日本报纸称为是“华北战场上的一颗明星”。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阻止土肥原部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堤岸,以滔滔洪水阻敌行进。这次决堤夺去了八十万人的生命,一千余万人流离失所。对于这一人间惨剧,土肥原难逃其咎。 1938年6月,土肥原负责组织对华特别委员会,专事在日军占领区组织伪政权的工作。以后,历任北满第五军司令官、日本军事参议官兼陆军士官学校校长、陆军航空总监以及第七方面军司令官等职,并被晋升为陆军大将。战争结束时,土肥原任教育总监。 战犯档案: 战犯姓名:土肥原贤二 生辰年月:1891年8月8日 死亡日期:1948年12月23日 教育背景: 14岁入仙台地方陆军幼年学校,后就读过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任职经历: 他的经历可谓多姿多彩,即干过默默无闻的小特务、基层军官、军事顾问,又出过统兵打仗的风头,即使是到日本宣布投降以后,他还曾一度任东部军司令、总司令等要职。 主要罪行: 1、策划“九·一八”事变 2、炮制伪满洲国 3.阴谋策划“华北自治” 4.花园口事件 罪有应得:可耻的下场 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中,美、苏、英等各国军民的合力打击下,日本军阀妄图征服世界的美梦终于破灭了。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正式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屈膝。第二年5月,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成立,那些悍然挑起战争的狂人们得到了正义的宣判。12月23 日,以东条英机为首的14名甲级战犯被送上了绞刑架。 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再来看看上面这四个远东战争的始作俑者在人生最后时刻的表现,别有一番韵味。 应该说,河本大作还真的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发迹于中国,最后也在中国落网。1949年,徐向前元帅麾下的人民解放军挥戈太原,俘虏了包括河本在内的一大批山西“日军残留”。1953年,河本大作在战俘营中因病而死。当日本在战争中开始初现败迹之时,那个以谋略见长的石原莞尔玩起了超级智力游戏。他利用与东条英机不睦这一事实,真戏假做,装扮成受东条英机迫害的“和平战士”。倒也不枉“石原大脑”的名号,他的这幅可怜相还真的麻痹了包括麦克阿瑟在内的一大批人。到东京军事大审判时,这个战争嫌疑犯居然瞒天过海,真的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日本战败以后,罪行累累的板垣征四郎丝毫没有那种“敢作敢当”的武士道气概,贪生怕死的他竟企图收买英国驻新加坡司令以逃离法律的制裁。到了东京大审判时,他又装出一付可怜相,寄希望于人们的同情心。只见他三四步就鞠一躬,连鞠五次才走上被告席。甚至在听到绞首刑的宣判后,他仍摘下耳机,又鞠了一躬。这点小伎俩自然瞒不过世人,有的只是更多的鄙夷。 ![]() 罪有应得 至于那个土肥原,因为其为人阴险毒辣,居心叵测,善于权术,即使是在日本国内也声名狼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战后进行查证,确认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犯有侵略战争罪和战争阴谋罪,于1948年11月12日对他判处刑,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