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养松弛感

 我的书海601 2025-02-12 发布于广西
图片

作者:堇书

逍遥,达观,不执。

图片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活到了八十多岁,在那个时代堪称高寿。
足见庄子的生活智慧,有着极高的价值。
《庄子》中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这与当下流行的 “松弛感”异曲同工。
当一个人能够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累,他便达到了生活最好状态。
图片

01

逍遥,养神
如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人耗费大量金钱购买各种奢侈品,以为拥有了这些就能提升生活品质,然而内心的空虚并未得到填补。
有人把自己困在忙碌的工作中,拼命加班,牺牲休息,最后身体和精神都疲惫不堪。
在庄子的生活观里,任何违背自然本性的追求都是徒劳的,生活的关键在于养神。
一个人精神逍遥自由了,生活自然会充满乐趣。
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他在经历了创作的低谷期后,迫切地想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一个宁静的小镇。
在这里,他不再为写作的压力所困扰,不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他每天清晨沿着河边散步,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鸟儿的鸣叫。
午后,他会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晒太阳,随手翻阅一本喜欢的书。
到了晚上,他便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思考人生。
这份自在,让他重新找回了创作的灵感,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
在这之前,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他曾尝试过参加各种活动,与同行交流,但都效果不佳。
后来他逐渐明白:精神不自由,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庄子・在宥》中讲:“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精神焦虑不安,就会消耗精力;精神宁静逍遥,自然能从容自在。
北宋时期的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
但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黄州,他开垦荒地,自号 “东坡居士”,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
在惠州,他品尝荔枝,发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感慨。
苏轼一生虽历经磨难,但他的精神却始终逍遥自在,他活到了64岁,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了。
正如《庄子・天道》所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养一颗逍遥自在的神,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才能收获生活的美好。
图片

02

达观,养性
《庄子・山木》有言:“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这句话,指出了世人的通病。
多少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被物质所奴役,失去了自由和快乐。
庄子认为,这是一种可悲的状态。
他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过度的欲望就像无底的深渊,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多年来一直努力打拼事业。
在他的观念里,财富和地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所以他不断地拓展业务,追求更高的业绩,即使身体发出了警告,他也不肯停下脚步。
因为长期的劳累和压力,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整个人变得焦虑烦躁。
《庄子・人世间》里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达观,是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坦然接受现实,不抱怨,不焦虑;
是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他曾在国外留学多年,回国后又经历了动荡的年代。
但他始终保持着达观的心态,专注于学术研究。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居住的房子也很普通,但却从不觉得自己过得艰苦。
他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使他活得从容自在,活到了98岁高龄。
《庄子・缮性》:“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无穷的欲望,是生活的枷锁,而欲望过重,会让人迷失自我。
学会达观处世,懂得知足常乐,才能心性平和,生活顺遂。
图片

03

不执,养气
这些年,我见过过度执着、钻牛角尖的人,也见过洒脱随性、不拘小节的人。
我发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截然不同。
前者总是眉头紧锁,疲惫不堪,后者则轻松自在,笑容满面。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直到,看到庄子在《大宗师》中的这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顿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啊,一个人若是过度执着于某件事、某个人,就会陷入痛苦和烦恼。
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书生,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为此他寒窗苦读多年。
然而,命运弄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但他始终不肯放弃,年复一年地参加考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举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越来越萎靡。
周围的人都劝他放下执念,换一种生活方式,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最终,他在一次考试后,因为过度劳累和失望,一病不起。
作家村上春树说:“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
过于执着,难免心生执念,最终伤害自己;洒脱不执,心平气和,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画家黄永玉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他从不执着于名利和地位。
他画画、写作、设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得自由自在。
有人说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他只是一笑置之,从不刻意追求别人的认可。
他说:“我不赶时髦,我看了一辈子时髦,给我留下什么了?”
不执于外物,不困于内心的黄永玉先生,活到了99岁,即使在高龄依然保持精神矍铄和充满活力。
善通者不执,善逸者不困。
生活中的智者,从不被执念所束缚,也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
因为他们明白,调整好心态,保持豁达的心境,胜过世间所有的财富和地位。
图片
庄子说:“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生活最好的状态,无非就六个字:逍遥,达观,不执。
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内心修养,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美好的人生,享受岁月的宁静与美好。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