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春见蜡梅,邂逅最美的蜡梅诗词

 shineboy1 2025-02-13 发布于加拿大

蜡梅,是蜡梅科属灌木植物,花被外轮蜡黄色、内轮黄色,有光泽蜡质、紫色条纹,呈浓香花托坛状,口部收缩。

它并不是梅花,因盛开在深冬,又经常被写作腊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它的花朵为黄色,蜡梅名称中有个“蜡”字,和蜂蜡的“蜡”字相同。蜂蜡俗称黄蜡。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上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腊”字,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字通用。所以蜡梅与腊梅,可以通用。

图片

《蜡梅
尤袤〔宋代〕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着行。
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蜡梅花开惊破冬日的枯寂,昭示春天已悄悄到来,在料峭的寒风中,早早尝试充满生机的妆容。她想来是嫌恶脂粉的白腻,所以将自己点染出淡淡尘黄。挂满枝头,如同蜂房一样繁密,齐整生长好比筝上成行的雁柱。团团酥油和凝蜡虽难得些许相似,然而却习不得那阵阵幽香。

图片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吴文英〔宋代〕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
一般清瘦各无聊。
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
夜来风雨洗春娇。

词的上片先状物拟人,盛赞蜡梅,再写景寄情,点出蜡梅开花的时令,而后说词人失意人对苦命花,顿生“同病相怜”之感;下片写观花后的联想,感叹“良辰美景”难以永留。整首词语言婉丽,意兴幽微,借咏梅以抒怀,哀而不伤。

图片

《天香·蜡梅
吴文英〔宋代〕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
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
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
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贮愁多少。
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
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蜡梅花瓣薄如蝉翼而色如涂蜡,花蕾小巧而坚挺,花香从远处随风飘来,令人陶醉。不论是在山岭间还是峭溪边,蜡梅花都是盛开在严冬腊月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蜡梅都是无叶有花,形体都显得瘦削而纤小。蜡梅虽挤在墙角边生活,但它却是白梅花的姊姊,最早传递出春天降临的讯息,抢先怒放花香。它就像宫妆一般的淡黄色,又似寿阳公主的梅花妆那样娇巧玲珑。

蜡梅字让人想到蜡烛,蜡烛之泪极似惜别人之泪。蜡梅花形如酒钟,而这酒钟实在得显得太小了,它似乎盛不下多少愁恨。我记得有一次在城郊的一个短亭边,乘马离别,当时见到有一群黄蜂临晚纷纷飞回巢中。你还是豆蔻年华,年轻貌美,当年情景如烟雾般时时萦绕心头。如今蜡梅冬月开花,岁华已老,想起离别已久,只能徒增哀伤。纵然以蜡丸封信,也因吴天杳远而难以送达。

图片

《蜡梅
黄庭坚〔宋代〕

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蜡梅
杨万里〔宋代〕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代知。
殷懃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折一枝。

《蜡梅
虞俦〔宋代〕

冰霜元不与花宜,颇怪梅花亦后时。
庾岭别来无驿使,少林忽见有横枝。
花工真幻知谁办,诗老题评岂我欺。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图片

《蜡梅
朱淑真〔宋代〕

天然金蕊冠群英,谁信鹅黄染得成。
昨夜南枝报春信,摘来香露月中清。

《蜡梅
杨万里〔宋代〕

栗玉圆彫蕾,金钟细著行。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杨。

《蜡梅
王十朋〔宋代〕

天工著意点酡酥,不与江梅斗雪肤。
露滴蜂房酿崖蜜,日烘龙脑喷金炉。
万松张盖黄尤好,三峡藏春绿不枯。
题品倘非坡与谷,世人应作小虫呼。

图片

《蜡梅
袁燮〔宋代〕

金相玉质旧同科,暗里清香万斛多。
绝俗风流宁不似,调羹功用竟如何。

《蜡梅
曾协〔宋代〕

小树列仙质,翛然道家装。
雪帔挂浅绛,铢衣曳微黄。
清风一披拂,芝兰让幽香。
老子专鼻观,此花正相当。
就令困霜雪,肯受泥涂伤。
题评得名字,诗人惜辉光。
虽无调鼎实,不作时世妆。

《蜡梅
谢翱〔宋代〕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图片

《蜡梅
刘安上〔宋代〕

双成送我蜡梅花,夜静幽香自一家。
疑是素娥乘月下,淡黄衣袂紫云车。

《蜡梅
武衍〔宋代〕

赋得姿容类至中,哨枝宿叶又春风。
品题虽入江梅谱,可惜名同韵不同。

《蜡梅
杨万里〔宋代〕

栗玉圆雕蕾,金锺细著行。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扬。

图片

《蜡梅
姜特立〔宋代〕

百花结成虹,花香蜡不香。
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
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
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蜡梅
唐仲友〔宋代〕

凌寒不独早梅芳,玉艳更为一样妆。
懒着霓裳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
轻明最是宜风日,冷淡从来傲雪霜。
欲识清奇无尽处,中间深佩紫罗囊。

《蜡梅
陈与义〔宋代〕

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蔕,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悉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图片

《蜡梅
高荷〔宋代〕

少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蜡梅
虞俦〔宋代〕

冰霜元不与花宜,颇怪梅花亦后时。
庾岭别来无驿使,少林忽见有横枝。
花工真幻知谁办,诗老题评岂我欺。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杜牧〔唐代〕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有座翠绿的山岩高耸千尺,斜倚在溪流旁,传说古代隐士严光曾在这里垂钓。越过重重山峦,可以看到远处水流分叉成丁字形,而这里的腊梅花开得晚,甚至能见到两年前的花影。现在正是太平盛世,你的才华如同裁剪衣物的刀尺般必不可少,应当得到施展;而我呢,则满足于这幽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自有乐趣。这山谷间的风景如画,就在阳羡之地,如果你厌倦了官场或世俗的束缚,不妨解下官印,这样的归隐之路并不遥远。

这首诗写于大中二年正月初一,当时杜牧任睦州刺史,而好友邢群则任歙州刺史。两人都由京官外放到偏远的地方任职,同病相怜,加上此时又正值新春佳节,更是备感凄凉。

图片

《腊梅
郑刚中〔宋代〕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腊梅
何应龙〔宋代〕

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腊梅
张嵲〔宋代〕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
黄衣何许仙,窈窕未离房。
终期赏心会,未恨冰雪乡。
向来脂粉流,睨睥谁敢当。
宜於风露晨,置在清净箱。
更招能赋客,苾茀咏奇香。
楚人意已疏,亡闻为操章。

图片

《腊梅
吕本中〔宋代〕

学得汉宫妆,偷传半额黄。
不将供俗鼻,愈觉更清香。

《腊梅
尹廷高〔元代〕

五出天然蜡缀成,诗人千载不知名。
自从山谷推同姓,一日清香偏汴京。

《腊梅
林旭〔清代〕

雪压黄茅淮水浑,废诗一月寂关门。
明窗小盎谁分饷,初续江南断后魂。

图片

《腊梅
钱蘅生〔清代〕

晓风帘自捲,春信占梅先。
腊蕊雪中破,清香小院前。

《浣溪沙(腊梅)
赵长卿〔宋代〕

忆为梅花醉不醒。断桥流水去无声。
鹭翘沙嘴亦多情。
疏影卧波波不动,暗香浮月月微明。
高楼羌管未须横。

《短韵奉乞腊梅
黄庭坚〔宋代〕

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
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

图片

《腊梅二首》
戴复古〔宋代〕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
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
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菩萨蛮(腊梅)
韩元吉〔宋代〕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
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
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点绛唇(腊梅)
洪皓〔宋代〕

耐久芳馨,拟将蜂蜡龙涎亚。
化工裁下。风韵胜如画。
鼻观先通,顿减沈檀价。思量也。
梦游吴野。凭仗神为马。

图片

《清平乐 腊梅
徐元瑞〔清代〕

冰清玉映。耐得骄寒性。
日暮阑干犹独凭。多少诗情酒兴。
天然厌学浓妆。几点瘦影横窗。
著意不须颜色,寻它一段幽香。

《院中腊梅盛开芬芳满院口占
张洵佳〔清代〕

品格天生迥不群,寒梅腊底异香薰。
菊花仅有霜能傲,一片冰心让此君。

《腊梅诗
曾习经〔清代〕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
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