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国资央企需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中小企业成长,促进区域协调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言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国资央企作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其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家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自主创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企业社会责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国资央企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规划。 一、强化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国资央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自主创新上发挥带头大哥作用。这不仅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国资央企应加大研发投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国资央企必须坚定地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这要求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不仅要追求量的积累,更要实现质的飞跃。国资央企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国资央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国资央企在传统产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和优势。在“十五五”时期,国资央企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传统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国资央企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力度。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研发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企业。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资央企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三、带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作用
国资央企应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同时,加强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资央企应积极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对标学习,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四、聚焦主责主业发展路径,带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径健康成长
国资央企应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推动主责主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共同构建现代产业生态体系,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国资央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渠道、金融服务等支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五、在区域协调发展、大循环双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主动作为
国资央企应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在重点区域和领域的布局和投资。通过参与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国资央企应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海外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共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资央企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号召。通过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打破市场壁垒和行政性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六、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在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的担当作为
国资央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公益事业、捐赠慈善资金等方式回馈社会。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国资央企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号召。通过扩大招聘规模、优化招聘结构、提升员工待遇等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优质就业岗位。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工作,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占先发展优势
国资央企应密切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国资央企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确保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安全可靠应用。八、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国资央企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号召。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8.2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国资央企应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紧密衔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加强资金链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确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资金需求。此外,加强人才链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创新型团队。结论
“十五五”时期是国资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国资央企应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强化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聚焦主责主业发展路径,带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径健康成长;在区域协调发展、大循环双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的担当作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落地国资央企将以“国之大者”的风范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顶梁柱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