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澧县五中今日澧县医养中心 梦溪岁月 晨光曦微 ——1972年的青春篇章 刘连兵 || 湖南长沙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日子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1972年,那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年份,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在我的记忆深处,其中有些学习与生活的故事尤为记忆犹新! 初春的晨曦,温柔地洒在澧县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那天,我们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背着简陋却装满希望的行囊,踏上了前往梦溪中学高中部(后为澧县五中)的征途。校园的大门,古朴而庄严,仿佛是通往知识殿堂的神圣之门。迈进校门的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时间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呼唤。 在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它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来来去去。树下,新同学们的面庞或兴奋、或紧张,交织成一幅青春的画卷。我记得,那天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张开松同学的身上,他正低头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数学书,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那一刻,我知道,这里将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学海无涯,哲理中成长 学习,是梦溪生活的主旋律,而在这旋律中,总有一些音符格外动人。数学课上,易继芳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一道道复杂的几何图形,那些线条仿佛有生命,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奥秘。记得有一次,面对一道难题,我几近放弃,是张开松同学耐心地一遍遍讲解,他的坚持和耐心,让我深刻理解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在梦溪,我还遇到了一个哲理小故事,它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那是一个傍晚,我和几位同学在操场上散步,偶遇了年迈的曹瑛校长。他指着远处的一棵小树苗说:“你们看,这棵树虽小,却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是因为它的根扎得深。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这句话,简单却深刻,成了我日后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 生活点滴,温情与成长 梦溪的生活,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成长。宿舍里的“卧谈会”,是我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记得有一次,我们围坐一圈,谈论着各自的梦想。我说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教书育人;张开松同学则梦想成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那一刻,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它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 食堂里,虽然饭菜简单,但那份热闹与欢笑,让简单的饭菜也变得美味起来。特别是那次劳动课,为了蓄水与防盗,全校师生一起挖壕沟,汗水与泥土交织,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让我明白了,每一份收获都来之不易,珍惜与节约,是对生活最基本的尊重。 运动场上的青春飞扬,还有着哲理启示,每年的校运会,都是梦溪最热闹的时刻。操场上,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拼搏身影,构成了青春最美的风景线。在那次跳远比赛中,我不慎摔倒,是彭本善同学第一个冲过来,他的关切与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患难见真情”的含义。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平时的锦上添花,而在于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 这次经历,还让我领悟到一个哲理:人生就像一场运动会,有成功也有失败,重要的是跌倒后能否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正如那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次挑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师生情谊,心灵的灯塔 在梦溪,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们心灵的引路人。语文老师用诗词歌赋打开我们的文学世界,历史老师则以史为鉴,教会我们深刻思考。特别是班主任易继芳老师,他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更关心我们的成长与心理健康。那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是易老师耐心地与我谈心,他告诉我:“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唯有勇气才是永恒。”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学会了面对挫折,勇敢前行。 在梦溪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梦想与坚持。每当夜幕降临,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便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梦想着成为科学家、医生、教师……每一个梦想都那么纯真而美好。那时的我们明白,虽然前路未知,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 如今,当再次回首那段在梦溪中学高中部度过的高二一年青春岁月,心中满是感激与怀念。那段时光,如同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教会了我们爱与被爱,教会了我们勇敢与坚持。虽然澧县第五中学已成历史,但它给予我们的,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无限期盼,以及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正如那句哲理所言:“不是所有的路都有人陪你走,但每一步都算数。”在梦溪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刘连兵,澧县人,大学学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常德市优秀教师,澧县立功人员,湖南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现已退休,退休后喜爱文学,2023年9月以来,有320篇散文、诗歌散见于中国散文网、今日头条、美篇、城头山视窗、人文澧州、南国文学诗苑等媒体平台。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