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BI患者腰大池外引流对控制颅高压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单中心队列

 六月的船歌 2025-02-16 发布于天津

1研究背景

  • 尽管在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TBI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根据严重程度不同,死亡率在7-39%,超过半数的sTBI患者要么死亡,要么重残

  • sTBI患者的管理包括快速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稳定、监测ICP,并且阶梯控制颅高压,防治继发性脑损伤其中颅内压的监测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治疗目标;

  • 颅内压升高是创伤后损伤加重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核心大多数预后不良的TBI患者在治疗早期经历过颅高压(IH);

  • 当初始的标准药物治疗失败时,大多数国际指南都将脑脊液引流作为治疗IH的一线疗法;虽然在预后方面的获益尚未明确确定,但脑脊液引流广泛用于TBI,以避免更多的侵入性治疗选择,如巴比妥昏迷、低温或去骨瓣减压;

  • 关于颅腔的压力-容量曲线,根据Monro-Kellie原则,少量引流脑脊液可显著降低颅内压;TBI患者脑脊液引流的金标准是脑室造口术,也称为脑室外引流(EVD)然而,对于小脑室或中线移位的TBI患者,EVD置管可能具有挑战性,甚至是不可行使得这种临床实践未充分用于控制IH在外伤性脑水肿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脑脊液从侧脑室向幕下间隙和蛛网膜下腔池的移动,当脑脊液循环保持时,腰椎引流成为EVD的一个有趣的替代方案;

  • 腰椎外引流术(ELD)在技术上更简单,可以避开脑组织,减少脑室造口术相关的大多数并发症;评估ELD的观察性回顾性研究表明,在使用恰当的情况下,ELD在TBI患者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尽管在方法上存在局限性,但一些创伤性背景下的研究表明,ELD可能与较低的颅内压和良好的长期预后有关另外,在aSAH患者中,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预防性ELD可以获得更好的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

  • 良好的整体功能预后应考虑到有意义的恢复,而不仅仅是生存,RESCUE-ICP研究有助于将重点转向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因此,在创伤背景下,使用比较组和整体功能预后评估ELD策略的相关性似乎很重要。

  • 本研究旨在评估标准方案脑脊液引流与ELD控制sTBI患者I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次要目的是评估ELD对晚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 研究设计:单中心队列,回顾性研究;

  • 研究人群:本研究纳入所有TBI后发生IH的患者;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尽管采用了最佳的镇静、纠正继发性脑损伤等措施,ICP值仍超过22mmhg至少5分钟,即为ICP升高,需要额外的特殊治疗来控制;排除标准未成年人、医疗记录不完整的患者、入院后48h内过早死亡或早期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EVD患者也被排除在外;

  • 患者管理在研究期间,所有TBI患者均受益于国际指南的标准化管理;所有接受ICP监测的患者均给予镇静和机械通气;在他们最初的治疗中,维持正常的二氧化碳和氧合是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在7-10 mmol/L之间;患者仰卧位,头部向上倾斜30度;根据指南,通过去甲肾上腺素支持和必要时用晶体扩容,将脑灌注压(CPP)维持在60-70 mmHg之间;如有必要,可以通过定期动态评估脑自动调节来调整CPP;对于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和损伤后48-72小时系统地进行脑CT扫描,以监测病变进展;根据临床进展或出血或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情况,可以更密切地进行额外的CT扫描;

  • 腰椎CSF外引流ELD于2012年作为IH的挽救性措施被引入;当所有常规治疗方法失败且没有CT扫描禁忌症(即没有可识别的基底池中线移位>10mm、存在扁桃体疝或明显占位效应)时,使用该方法将ICP降至生理水平自2018年1月以来,建立了一个单位流程,以确定ELD适应症,并规范其放置时间;该方案基于CT扫描分类,根据几个标准,如幕下和幕上脑脊液储备量、硬膜外血肿或脑挫伤的存在、基底池的闭塞等;该分类分为七个等级,以确定经腰椎途径进行脑脊液引流的获益-风险比;均匀或不均匀IH机制以及脑脊液引流的可能性决定了ELD的可能性及其推荐的时间(图1)。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并排除潜在的禁忌症,在最后12小时内进行CT扫描并检查凝血状态是必要的;

    图片

  • 为了避免过度的脑脊液引流引起脑疝的风险,本方案推荐了多个与ELD放置相关的安全措施;首先,应在侧卧位进行ELD,以限制脊髓和蛛网膜下腔间隙之间的压力梯度;其次,在获得脑脊液流出后,应迅速将ELD针芯插入针中,以减少引流量;第三,一旦患者头部抬高重新定位,当患者重新定位为仰卧位时,小心地引流脑脊液,约1ml/min,直到颅内压达到目标水平;第四,在初始脑脊液引流期间进行连续的双侧瞳孔检查,然后每小时进行一次

  • 引流系统初始高度为高于外耳道15cm,持续引流,随后根据ICP目标调整:一般ICP目标设定在10-20mmHg之间,如果ICP持续高于20mmHg,增加引流压力梯度,将引流水平降低5cm;相反,如果ICP降至10mmHg以下,关闭引流系统;当ICP高于15mmHg时,再次开放引流,降低压力梯度,即引流水平提高5cm;在瞳孔变化时,立即关闭引流,立即复查CT;护士每小时监测CSF流量和压力,避免过度引流;如果CSF流速超过10ml/h,引流高度提高5cm;如果引流高度在20cm以上持续至少12h,ICP仍在正常范围内可考虑拔除ELD;尝试夹管24h,复查CT确认有无脑室增大;

  • 数据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入院GCS评分、CT扫描结果、AIS评分、CT分级结果;H现象的发生和持续时间LD的延迟和持续时间在病史中获得,以及初始的脑脊液引流量所有与腰椎引流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导管闭塞、瞳孔状况和脑并发症所有降低ICP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体温、渗透疗法和巴比妥类药物的使用,也被记录下来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测定所有患者在ICU出院时和创伤后6个月的神经恢复情况

  • 研究定义:颅高压治疗的阈值为22mmhg;根据GCS对TBI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轻度TBI GCS评分为14-15分,中度TBI GCS评分为9-13分,sTBI GCS评分为3-8分;临界脑脊液储备代表了我们在IH发病时颅内脑脊液储备分类的等级;根据GOS评分对神经学预后进行分类,GOS 4-5的患者被认为具有“良好预后”,而GOS 1-3的患者被归类为具有“不良预后”;

  •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 共有9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其中,50名患者(56%)接受了ELDELD组和非ELD组在GCS、初始脑损伤、CSF储备或治疗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

图片

  • IH发生情况:总体人群入院至IH发病的中位时间为2天(IQR,1-5天)。在50%的患者中,IH发生在入院后的头2天内,无论分组如何。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在住院8天内发生IH。ELD组和未ELD组在IH发作方面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5天[IQR,1.5-5.5天]和2.5天[IQR,1-6天];p=0.58)。

  • ELD使用情况ELD置管的中位时间为入院后6天(IQR,3-8天)。ELD组中只有1例患者(2%)在IH控制中失败,尽管接受了最大的治疗,但仍导致脑死亡。脑脊液引流的中位持续时间为8天(IQR,6-12天)。中位每日脑脊液引流量为66 mL/d (IQR, 8-875 mL/d;表2);

    图片

  • ICP控制与ELD:使用Fine-Grey方法,ELD组的IH纠正速度明显更快(p=0.025,图2)。同样,Cox回归分析显示ELD与IH持续时间缩短之间存在显著关联;IH纠正的粗HR为1.74 (95% CI 1.05-2.88;p=0.03)。在调整了许多混杂因素,如龄、GCS、RTS、SAPS II、ISS、胸/腹/四肢AIS、平均动脉压和入院气胸后,仍然观察到这种显著的相关性(图3)

    图片

    图片

  • ELD安全性:在ELD组中,1例患者的脑脊液储备分级为Grade 7在ELD置管数小时内出现中央型脑疝导致脑死亡。1例患者(2%)中观察到硬膜下血肿增加。与ELD相关的其他并发症是导管阻塞需要更换腰椎引流系统7例14%,2例(4%)患者明确脑脊液感染;

  • ELD与神经功能预后6个月时预后良好的患者在ELD组中明显多于未ELD组(72%对48%,p=0.012)(见图4。遵循同样的趋势,在逻辑回归分析中,ELD与6个月时出现不良预后的可能性较低相关(OR为0.32 [95% CI 0.13-0.77];p=0.011)。除倾向得分外,在调整所有混杂变量后,仍然观察到这种显著的关联(图3)。

    图片

4讨论

  • 在这项对367sTBI患者10年的回顾性研究中,描述了在IH病例中安全有效地使用ELD,其并发症发生率(4%的感染和2%的脑疝)是可接受的,并且ICP的正常化速度更快。此外,本分析中,与没有脑脊液引流的标准策略相比,ELD6个月时不良预后的可能性降低有关。在对大多数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观察到这种统计关联。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当ELD纳入治疗方案并有严格的方案时,它在sTBIIH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收益-风险比。然而,我们的结论应该谨慎解读,因为我们的研究是回顾性设计的,而且我们的对照组没有包括EVD等脑脊液引流。

  • TBI时CSF引流:脑脊液引流在sTBI患者IH的治疗中起着核心作用。SIBICC指南推荐脑室造瘘引流脑脊液作为共识一级治疗。然而,在2017年,Cnossen等人发现EVD在神经创伤中心的使用情况很差:27%的人将其作为IH的一级治疗,33%的人将其作为二级治疗。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未充分利用:首先,对于脑室小或中线移位的TBI患者,EVD的置管具有挑战性,甚至是不可行的;其次,即使当脑室大小合适做引流,研究已经报道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引流管位置不佳的发生率为57%;第三,置管和拔管有出血的风险,这可能影响其疗效或患者预后;最后,人们对EVD相关的风险存在许多担忧。与EVD相关的脑室炎确实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医疗费用。此外,文献中的科学证据表明脑脊液引流在TBI患者中的附加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在外伤性IH的治疗中,探索可靠的脑脊液引流的替代方法似乎是合理的。

  • 腰椎CSF引流:由于ELD在技术上的简单易行,许多专家建议将其作为替代方法用于TBI患者;不同的研究也报道了ELD较低的并发症率,以及在IH控制中潜在的有效性;但是,在创伤领域的研究,要么是小样本,要么没有对照组,要么人群高度异质性;与先前研究不同在于,本研究均为TBI患者,且有对照组;本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CSF引流的策略,ELD能更快的降低ICP;这与先前的研究相一致;Ginalis等的meta分析证实,ELD能快速和持久的控制IH、降低镇静剂、肌松剂和渗透治疗的需求;Llompart-Pou等发现,在多项研究中,ELD策略会带来更高的良好预后率,sTBI患者5年良好预后率达62%;本研究发现,对于IH患者,与没有CSF引流相比,ELD与更好的预后相关(6个月良好预后72% vs 48%);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大部分混杂因素后,这种统计学相关性仍然存在。

  • ELD安全性关于腰池CSF引流安全性的担忧,主要的一点是脑疝的风险;然而,支持这个禁忌症的研究都比较陈旧,很多时候连CT扫描和ICP监测都还没有;另外有些研究来自于已有脑疝临床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最近的研究证实,在考虑CT扫描的情况下,颅高压患者进行ELD带来脑疝的风险是比较低的;脑脊液减少会导致脑结构向引流空间轻微移位;因此,有必要明确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基底池清晰可见、中线移位小于10mm。对于不均匀的IH、大占位、中线偏移或脑疝,这些现象将随着脑脊液引流而增加,无论途径如何;本研究中唯一的一例脑疝患者与此病例相对应,有ELDCT禁忌症(7级);此外,通过调整与Monro孔相关的引流水平来确定引流压力梯度,可以避免脑脊液过引流;因此,我们的工作引入了脑脊液储备分类,详细见图1,以评估与ELD相关的风险;这种CT扫描分类是基于诸如颅内损伤的存在和性质、基底池和侧脑室的体积以及脑疝的存在等标准;我们的分类能够确定颅内脑脊液储备和疝的逐渐风险;这种基于图像的评分系统将需要外部验证;放置ELD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是脑脊液感染,在我们的研究中观察到的感染率为4%。这一发生率与使用ELD的文献报道相似,范围为4%7%

  • 研究不足:首先,回顾性数据收集可能导致数据缺失,然而,由于信息不完整,只有一名患者被排除在我们的研究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结果的潜在影响;其次,在本分析中,对照组没有脑脊液引流,因此,我们的结果强调脑脊液引流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腰椎途径的影响,对照组接受脑室外引流,可以评估腰椎通路的具体影响;第三,根据建议或临床情况需要进行影像学控制时,本系列均进行CT扫描随访,然而,更密切的监测可能会更好地了解脑脊液引流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结果;第四,ELD存在禁忌症,因此,两组之间的差异是预期的,这可能造成解释偏差,我们试图通过包括倾向评分在内的多变量调整来降低这种潜在风险,但是解释偏差可能仍然存在;第五,指南中定义的ICP阈值在研究期间从20mmHg变为22mmHg,这可能会轻微影响治疗决定和结果,与其使用确定的ICP阈值,还不如考虑累积的ICP dose第六,虽然6个月的功能预后通常用于评估TBI患者的预后,但更长时间的随访可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GOSE也可以对6个月的结果提供更详细的评估;此外,从医疗记录中提取的GOS不是由盲法神经学家建立的,这可能会导致错误分类偏差;

5、结论与展望

  • 在本研究队列中,EL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sTBI合并颅内高压患者的方法;

  • 在置管和拔管前严格依从CT扫描指征可以确保安全使用和限制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中央疝;

  •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脑脊液引流相比,ELD与6个月时更好的预后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 然而,目前的工作受到方法学上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验证这一策略,并建议在创伤领域增加使用ELD。

图片

译者:奚才华,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神经监护室主治医师,在导师胡锦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神经重症亚专业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