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鲜于枢行草书《古长城吟》笔法纵肆,气魄恢宏。高清释文

 书虸 2025-02-17 发布于山东




美绝了!
图片

鲜于枢画像·叶毓中绘

        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民,又自号虎林隐吏、直案老人、箕子之裔等,渔阳(今天津蓟县)人。中国元代书法家。

鲜于枢历任汴梁、扬州、杭州、金华等地小官,三十七岁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钱塘。鲜于枢兼长楷、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其楷书学虞世南、褚遂良,上溯钟繇、王羲之。行书学王羲之、王献之。草书有张旭、怀素遗意。其书多用中锋回腕,笔法婉转遒劲,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草书尤为突出。其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但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传世的作品主要有,小楷《老子道德经》上卷;大楷《麻徵君透光古镜歌》《御史箴》;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苏轼海棠诗卷》;行草书《诗赞卷》《王荆公杂诗卷》等。

图片

《古长城吟》作为其草书的代表作,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动态美和节奏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鲜于枢的草书承袭了晋唐书法的传统,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他的草书学习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在墨法上,鲜于枢合理利用墨水的深浅、干湿变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浓墨重彩区域笔画圆润,活力四射;浅墨轻染区域清新雅致,别具一格。

图片

鲜于枢草书《古长城吟》局部

全文: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元贞二年春三月十又四日,渔阳鲜于枢书之于虎林困学斋。

图片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

图片
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

图片
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图片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

图片
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

图片
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元贞二年春三月十又四日,渔阳鲜于枢书之于虎林困学斋。

图片

白话文

长安的少年们没有远大的志向,一生只羡慕那些执金吾的贵族。他们曾在麒麟前殿拜见天子,骑马西行,去长城与胡人战斗。胡沙呼啸,吹拂着他们的面庞,汉人与胡人相遇却不相见。

远处的鼓声震天,传言单于在夜晚还在战斗。此时,他们想到的是国家,而不是个人安危。壮士们挥舞着戈,光芒照亮了天空,单于的血染红了车轮。

归来后,他们在长城窟旁饮马,长城道上白骨累累。询问当地老人,这些白骨是何代人,老人回答说是秦王筑城时的卒。黄昏时分,塞北无人烟,鬼哭声此起彼伏。

无罪之人被杀,功不赏,孤魂流落在城边。当年秦王按剑而起,诸侯们膝行不敢仰视。富国强兵二十年,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太愚昧,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元贞二年春三月十四日,渔阳鲜于枢书之于虎林困学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