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大圆儿。 “相”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但实际上它无处不在。 简单来说,“相”就是事物的外在呈现方式。 比如,同样是花,玫瑰娇艳欲滴,仙人掌却满身荆棘。它们的本质都是植物,只是外在的“相”截然不同。 再比如,同样是旅行,有人选择繁华都市,有人却选择荒野徒步,他们的旅行目的地和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生活的探索,只是“相”不同而已。 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有的人高大,有的人矮小;有的人张扬,有的人内敛。这些外在的差异,构成了我们眼中的“相”。 “相”只是表面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本质。 无论玫瑰还是仙人掌,它们的本源都是大地的馈赠,最终也会回归尘土。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习惯用眼睛去判断事物,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就拿职场中的晋升来说,有人在短短几年内就晋升为部门主管,有人却还在基层岗位上默默耕耘。 很多人会感叹“不公平”,觉得为什么大家起点相同,晋升速度却如此不同?但真的是不公平吗? 其实,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并不是命运的偏袒,而是每个人对机遇的敏感度和自身努力程度的差异。 有人在工作中主动寻求突破,不断学习新技能;有人却满足于完成手头的任务,得过且过。有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迎难而上,有人却选择逃避。 不同的选择和能力提升,最终导致了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 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公平”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个人的选择和努力息息相关。 很多人可能会说,既然“相”是外在表现,那我为什么不能执着于一种“相”呢? 比如,我可以一直做一个善良的人,或者一直做一个坚强的人。其实,这种想法看似合理,但却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相”。 在外人面前,可能会表现得礼貌大方;在家人面前,可能会表现得随意甚至有些任性。这并不是虚伪,而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因为不同的环境需要我们展现出不同的特质。 再比如,一个人在年轻时可能会追求自由和冒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可能会更加注重稳定和责任。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他“变心”了,而是因为他的人生阶段不同,需要展现出不同的“相”。 人不可能只靠一种“相”生存,执着于一种“相”反而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佛祖说,无执则无累。 当我们执着于一种“相”时,往往会让自己陷入迷茫和疲惫。 比如,一个人执着于自己的“成功相”,当他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失落和无助;一个人执着于自己的“善良相”,当他面对不公正时,就会感到愤怒和无奈。这种执着,就像是一副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我们的内心。 脸(外在表现)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 每个人身上都有动物性、人性和神性。动物性让我们追求本能的满足,人性让我们追求情感的连接,神性让我们追求精神的升华。 这三种特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学会均衡地调动这三种特性,发挥各方面的智慧。 学会破除“相”的束缚。当我们破除了众生相和世界相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适合与否。 比如,在识人断物时,我们不需要纠结于对错,而是要看这种选择是否适合我们;选择一份工作,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是否适合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状态。 我们自己的观念也有局限性。不能因为自己的观念而陷入“我执”,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绝对正确的。 成长是一个逐步领悟的过程,我们要在不同的领悟层次上慢慢成长。 当我们真正做到了“无相”,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自由和强大。 不再被外在的“相”所束缚,也不会轻易被他人伤害,更不会轻易伤害他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展现出最适合自己的特质。 遭遇挫折时,不会被“失败”的表象所吓倒,而是能以冷静和坚韧去应对;面对诱惑时,不会被“贪婪”的冲动所左右,而是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与他人相处时,不会被“偏见”的眼光所束缚,而是能以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去接纳。 内外兼修、和谐统一。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能洞察事物的真相;不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而是能依据内心的信念去做出选择。 ------ “相”是我们生活中的外在表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 但当我们执着于“相”时,往往会陷入迷茫和疲惫。 龙能腾云驾雾,贵气十足;蛇能蜿蜒曲折,灵动轻盈。 一个人若能在不同角色和情境中自如切换,便能根据不同需求展现出独特气质与风采。 需要展现贵气时,他自然流露出从容与高雅; 需要呈现天真时,他瞬间展现出纯真与无邪; 需要彰显威严时,他散发出庄重与力量,令人敬畏。 这种能力,便是圆融,是人性中最灵动、最深邃的特质。 老话说得好:“人褪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穿上衣服却能有一万八千相。” 下次当你再纠结于“相”的时候,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还是只是被外在的“相”所迷惑? 当你能够放下这些“相”的束缚时,你就会发现,原来真正的自由和强大,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 与你,共勉。 关注的人越多,我更新的动力会越大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