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玉贤:雉水微澜(梁祝新传)(三十三)

 新用户3069QkdY 2025-02-19 发布于江苏

雉水微澜(梁祝新传)(三十三)

作   者:陆 玉 贤

图   片:选自网络

月娥搬张凳子坐在猪圈旁,一刻不停陪伴着。晚上照顾两个孩子睡下,自己就坐在猪圈旁,半夜又烧了一锅姜茶,挨次给小猪打了一遍,到天亮,她发现有几个小猪来了点神气,心里得到一丝安慰。马上去挑新鲜猪草,故意找蒲公英和车前草,回来与玉米粉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猪食。放进食槽,引诱小猪来吃。开始有两三个小猪来吃了,接着有五六个来了,最后有十来个来了。月娥有了信心,马上去烧生姜红糖水,把阿司匹林和黄连素和进去,又给十六个小猪往嘴里打了一遍。到中午,十六个小猪都来了神气。月娥用新鲜的猪草和玉米粉煮成食,骗小猪吃,小猪吃得越来越多了。月娥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了。经过三天的调理,小猪渐渐恢复了。

这一次真的吓得不轻,月娥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个好觉。因为文玉不在身边,自己独挑家里的重担,她哪能掉以轻心?她每天都在盼望着文玉能够回来。

二十多天过去了,文玉也渐渐适应了搬运工的生活,力气明显大多了,肿得像馒头的肩膀,现在也不疼了。走跳板上下船,心不慌、腿不软了,表叔看在眼里,心里也放下了一颗忐忑的心。

这一天,河下来了两船石头要抬上来,为再建库房准备的。从河下船上运到未来建库房的工地有近150米,石头大小不等,又不规则,怎样运?文玉摸不着头脑,“司令”找来两根粗麻绳,叫文玉拿着抬杠,跟着上船。只见“司令”熟悉地用粗绳络起一块大石头,三两下一翻,做个活结扣,让文玉把抬杠穿过去,两人一抬,大石头稳稳当当,文玉真是长见识了。文玉谦虚地向“司令”学习络石头、打活结,一会儿就学会了,不得不慨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一连多少天未下雨,天天都有活干。“司令”很高兴地对文玉说:“你运气不错,来了这么多天一天没歇过,天天有钱挣,估计应该有50元进账”。文玉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钱,心中更是感激表叔。

天气报告,接下来要下几天雨,“司令”叫文玉把这些天干的活儿,请江会计开个结账单去刘会计处结账,文玉按照“司令”的吩咐开好票,顺利拿到了钱,再按照各人上工的时间分配到人,文玉拿到了51元,其他几个人60多元,文玉兴高采烈地告诉了表叔,并把去年借表叔的20元还给了他。表叔说:“你终于坚持下来了,大家都夸你不简单呢!”

天气渐渐热了,和表叔挤一张小床,文玉也不好意思,决定回去拿铺盖和“司令”他们住到一起去。

天下雨了,五个搬运工不约而同地回老家,用“司令”的话讲,下雨没事干就要吃老本。文玉带着31元钱心里乐滋滋的,恨不得一步跨进家,除上河工,从来没有离家这么久,对儿子女儿和月娥的思念,让他每天晚上好久睡不着。汽车到西来镇,他到车站商店买了几盒香草饼干,大步流星地往家奔。

月娥见到文玉又惊又喜,心中不知有多少话要说,又一句也说不出。儿子吃着饼干,开心地笑着。才六七个月的女儿,扑在爸爸怀里,搂着脖子不肯放。

月娥把文玉带到猪圈旁,文玉见十六个小猪都长到二十斤左右了。长长的腰条、高大的骨膀、秃嘴、大大耳朵,粉红的皮肤,典型的江南小猪的模样,越看越喜欢。文玉看着瘦了一圈的月娥,心疼地说:“你辛苦了,劳苦功高”。月娥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文玉哪知道这二十几天来月娥经受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真是久别胜新婚,更何况近一个月来,各自都经历了一生不平凡的酸甜苦辣,双方交流了各自的情况,文玉反复地说:“你瘦得太多了,为了我和这个家,你的付出,我一辈子都无法报偿”。月娥也心疼地说:“要说苦,你肯定比我吃得多,我每天都为你担惊受怕,就怕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娘儿三个怎么办?”文玉说:“你是我的精神支柱,没有你,我还真的坚持不下来。你也是个吉星,自从你和我结婚,我和我家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月娥告诉家中粮食和饲料都没有了,小猪也好卖了。文玉说:“明天我就联系买家”。

第二天文玉到村上一说,家中的小猪准备出栏了,前些时候就有不少人来看过,都知道月娥喂养小猪,全部吃的草和糠,小猪种气好,从小的习惯又好,肯定好养,早就等着了,一听好卖,争先恐后地要定。文玉约他们下午来捉。

傍晚月娥喂饱小猪,请来老队长帮着称小猪,十六个小猪被一抢而光,按一元二角一斤,一共卖了403元,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夸奖月娥本事大。

拿到钱,文玉请季龙叔通关系,花163元,买回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脚踏车。

骑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来到了红光粮管所,大家都很羡慕,表叔脸上也有光。

几个年轻的职工对文玉都比较友好,除刘会计、耿龙寿、叶子清是中专毕业外,何灿明、陶安福是退伍军人,其他人文化程度都不算高。文玉是老高中生,他们都不小看。每天晚上的政治学习,冯主任都叫文玉念报纸,来了什么运动,要写大标语,也叫文玉刷,闲时文玉借来二胡,也拉几曲,让大家欣赏。全所20多人,彼此倒也和谐融洽。下雨或没活干时,文玉又带领“司令”他们一起整地种菜,栽茄子、胡椒、瓜果,改善伙食,大家受益。

文玉发现上次加工大米时,挑回的砻糠中还有点碎米,心想打成糠养猪不比青草更有营养?所以趁休息时弄到加工厂,打成糠,又趁一个休息日把糠送回家。

那天刮的大东北风,文玉驮着三大麻袋稻糠往家赶,不要说驮着三袋糠,就是空车也踏不上前。好在文玉力气大了,顶着呼呼的东北风,用力地踩着,整整花了五个小时,骑完一百里路赶到家。三大袋稻糠够猪吃一段时候了。自家的十六只小猪全被人买走,文玉又去江阴捉回两只小猪,月娥养猪的经验越来越足,本事也越来越大,到年底一头猪竟长到了328斤,卖了个特等外销,一下子轰动了十里八乡。

每次回来要走,还不会说话的女儿都赖在爸爸手上,不肯下来,好容易妈妈抱过来,只要见爸爸一走,就哭着喊着,文玉总是走不上前。这就是骨肉亲情,无需语言沟通的心灵感应,不要教育培养的天生而成。

夏天的一个晚上,文玉值班,听到河对岸邮电所门前,一群人中,有个女的哭哭啼啼,说是儿子从中午出去,到晚没有回来,怀疑落水淹死了河里。五六个身强力壮的男青年,下河寻找,一个个扎着猛子下去摸,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在河里摸到了淹死的男孩。岸上的女人哭得死去活来。文玉不由得担心起自己的儿子,会不会随着一帮男孩下河洗澡出意外?文玉越想越怕,恨不得一步赶到家看个究竟。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宁可自己忍饥受寒,也要把孩子吃饱穿暖,天掉下来,父母也要挺着身子撑,恨不得时时刻刻把儿女都带在身边。

70年代的单位,无论是哪个行业,纪律都很严,有的行业,一星期能休息一天,有关民生的服务行业,星期天都是最忙的时候,必须上班开门,职工只能灵活地安排轮休。无论是新婚燕尔还是老夫老妻,无论是亲朋好友的生儿育女还是婚丧嫁娶,要想额外请个假,不讲难如登天,也属实在不易。

对于血气方刚、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年,或是新婚燕尔正处蜜月的新郎新娘,盼过星期天或节假日,真是望眼欲穿,度日如年。尤其是那些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行业和单位,一帮大老爷们对家庭的依恋和对异性的渴望,更是难以言喻。

为建库房,县建筑公司派来了一班朝气蓬勃、虎虎生威的年轻建筑工人,除两个三十多岁的,其他都二十多岁的光棍。白天干活,流汗出力,无暇多想,一到晚上,没有电影戏剧,又没有唱歌跳舞休闲娱乐的地方,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背景下,青年人早把书本抛到了九霄云外。没有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消耗多余的精力,没有一个人能转移他们对异性的耿耿于怀,又无法排解性饥渴带来的胡思乱想。因此编造传播男欢女爱,打情骂俏,卖淫嫖娼,大胆露骨粗俗刺激的荤段子,成了唯一发泄的方式。

挖好地基,开始打夯,六个人一组,两个人扶着夯,四个人拉着绳子从四边用力拉,高高举起又重重砸下,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引来了一群小孩围观。他们马上把小孩驱走。远处来了几个女青年,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睛发亮,声嘶力竭地唱起了号子:“入*要*--馒头*、馒头*”,两个扶夯的人喊着:“入*要入”四个拉绳的高声和着:“馒头*、馒头*”,吓得几个女人们绕道而行。长这么大,文玉还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听到如此粗俗的东西,觉得实在不雅,但他也想起来上河工时,晚上多少人乐此不疲的荤段子,也觉得见怪不怪了。也许这就是人的本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排解孤独、激发劳动热情的方式。“食色,性也”饮食和异性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也是人类社会延续的必要。不应笼统地贴上黄色的标签。

如何把人的本性需求与社会的容忍许可和谐完美统一。自古以来就是三种方式:一是道德的规范,二是宗教信仰的教化,三是法律的强制惩戒。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路文玉也体悟到寺庙的晨钟暮鼓,早晚功课;部队的早操晚习,文武结合。难怪粮管所转业军人出身的冯主任,无论白天职工多么辛苦,晚上一个半小时的政治学习,铁炮震不动。连流大汗出大力的搬运工,也不肯放过。

绰号“雷公”的大刘,见了女人色眯眯的粗话满口,什么“小妹妹雪白粉嫩,奶奶挺硬,哥哥我想得天昏地暗”……经常挂在嘴边,别人都笑他”嘴腐化“,总以为,他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1973年初冬的一天夜里,睡在便门食堂旁边的陈老头子,夜里经常失眠,大约夜里一点多钟,他隐约听到有人开门,接着又听到细碎的几个人的脚步声。这一天是“雷公“值班,陈老头早就看不惯”雷公“与外面女人眉来眼去的,一直怀疑他的行为不端,于是他侧耳细听,半个小时过去了,再无动静。陈老头子以为是自己神经过敏,正准备睡去,突然好像听到有粮食往箩里倒的声音,他马上警觉起来,悄悄起床,蹑手蹑脚地出门探看,只见白天刚开的露天粮囤边有三个人影,他慌忙走到东南角的职工宿舍,叫老江、陶安福等一批人,又立马去把便门锁上,关起门来捉贼。

等大家惊动起来。“雷公“故作镇静地问大家何事起来?大家也不理他,马上寻找起来。只见屯边有两副箩担,里面都装满元麦,但不见人影。大家分头四处寻找。偌大的院子,又有许多露天粮囤,要找个隐蔽处躲起来并不难。十几个职工加五个搬运工,都起来了,打着手电照遍角角落落,还是不见贼影。还是陈老头子精明,说十有八九藏在”雷公“宿舍,于是小陶、小何两个退伍军人,来到了西北角,单独的”雷公“宿舍,要”雷公“开门开了灯,可是还不见人影,还是小何眼睛尖,发现床头的蚊帐稍微动了一下,马上掀开蚊帐,只见一个吓得发抖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靠墙站着。”雷公“见事已败露,趁着大家不注意翻围墙逃了出去。

(未完待续)

《雉水微澜(梁祝新传)》长篇小说已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陆玉贤,男,江苏如皋人。1966年高中毕业,1977年恢复高考考取苏州大学政教系。1982年分配到如皋高师,曾任党委委员、教务处长,获江苏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酷爱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学,对《周易》有深入研究,学术专著《玄海泛舟》《易山探幽》均在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编合著著作十余本,共1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