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风寒”来敲门?中医“妙招”速递,健康“不打烊”!一外感师传经验(干货)

 文苑书店66 2025-02-19 发布于黑龙江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干货!欢迎关注并分享文章!

分享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宝子们,春节到了,走亲访友、聚会玩耍,热闹是热闹,但也要小心身体哦!尤其是外感风寒,最容易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应对外感风寒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小伙伴,一定要认真看哦!

图片

一、外感风寒,为啥你总是“中招”?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再加上熬夜、吃喝玩乐,身体的抵抗力很容易下降。很多人一感冒就想着吃点解表药,发发汗就好了。但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方式虽然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之后却更容易反复感冒,甚至出现鼻塞、乏力等症状。这其实是因为一味解表,损伤了身体的正气,让身体的防御系统变得薄弱。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只有身体的正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如果正气不足,外邪就会乘虚而入。

图片

二、中医视角:外感风寒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中医看来,外感风寒就像是一股“敌对势力”入侵身体。如果身体正气充足,那自然可以轻松抵御;但如果本身体质虚弱,一味用解表药去“冲阵杀敌”,就好比打开边境隘口,让敌人有机可乘,反而会损伤正气。

所以,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尤其是那些平时就神疲乏力、气短、容易出汗的,中医强调要在解表的同时,补益脾肺。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皮毛,卫外为固。只有脾肺气足,身体的防御系统才能更强大。

三、黄芪建中汤:补虚解表的“神器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中医经典方剂——黄芪建中汤。这个方子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其中,饴糖和黄芪都是甘味,能补气健脾;白芍是酸味,能滋阴敛营。尤其是白芍的剂量通常是桂枝的两倍,这说明在补益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调和营卫。

黄芪建中汤的妙处在于,它既能在外感风寒时疏散风寒,又能补益脾肺,增强正气。对于那些素体脾肺气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方子。

图片

 为什么说加黄芪是补肺呢?

这里有个中医原理:脾土生肺金。甘味是补脾土,酸味则是补肺(汤液经法原理)。所以说,作为甘味的黄芪最好理解为补肺之母脏脾土,间接补肺。这样一来,身体的正气就更足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黄芪建中汤?

从脉象上看,如果右脉无力,可能是弦弱或弦细,说明脾肺气虚;而左脉如果有浮弦之象,但沉取无力,说明外感风寒的同时,正气不足。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那黄芪建中汤可能就是你的“救星”。

四、春节期间,如何应对外感风寒?

1. 预防为主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室内外温差大,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出门戴帽子、围巾,回家泡个热水脚,能有效预防感冒。

 2. 合理用药

如果已经中招,不要盲目用药。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芪建中汤等方剂,既能解表又能补虚。如果症状较轻,也可以试试以下简单的中药茶饮:

- **黄芪防风茶**:黄芪10克,防风6克,红枣5枚,水煎后代茶饮。能补气固表,预防感冒。
-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红糖适量,水煎后代茶饮。能温中散寒,适合受寒后出现鼻塞、流清涕的人。

3. 增强体质

平时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按摩穴位等方式增强体质。比如按摩足三里穴,能健脾益气;按摩合谷穴,能缓解感冒症状。

 4. 调整作息

春节期间,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会损伤正气,让身体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图片

五、春节健康小贴士

宝子们,春节期间,不仅要吃好喝好,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哦!如果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就医。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一样,所以在用药时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让我们一起用中医智慧守护健康!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点亮【赞赞和爱心推荐】,让财运和健康都流向你~  分享一人便是一分功德!

图片

“90后”老中医分享干货,关注不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