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山西乡试榜举人 长治--程应登、李如桂【进士】、李敏德【李纪孙进士】、王 润、汪 瀚【汪澍弟】、崔大德【进士】、吴朝柱、任 环【进士】 蒲州--张廷柏【进士】、孙永思【进士】、郝永贞、王永兴 汾阳--贾 敦、陈嘉谟、 雷凌霄【雷腾龙子】、刘尚礼【刘尚义弟】 泽州--王学柳【进士】、侯 庶、窦 相、郭志学 洪洞--晋朝臣【晋伟长子】、韩廷芳、宋 溱 安邑--刘从寛、阎云望【进士】、胡志蘷【进士】 永寜--张德化、张 征、乔应光【进士】 屯留--李尚智【进士】、冯 典、李之茂 大同--靳 禄、马 玺 孝义--张 芹【进士】、赵 讷【进士】 襄垣--刘承裕【刘蘷子】、张大奇 阳曲--魏希相【进士】、王世武 代州--王 镇、张 冲【张定子】 太原左卫--李希濂、荣 恩 临汾---陈嘉言、 陈嘉谟 猗氏--何尚贤【进士】、杨时芳 潞州--栗永禄【栗铭曾孙进士】、栗永爵【永禄兄】 长子--高应元、郭民敬【进士】 榆次--冀荩臣 闻喜--杨朂肖 祁县--温尚武 平定--朱 绘【进士】 忻州--王凌汉【王中汉弟】 保德--李士元 李应春【仪卫司】 临县--郭有为 蔚州--王 淳 高平--邢 琏 阳城--郭 昌 陵川--都一阳 沁水--赵大伦 张 楠【陜西鄠县人榆社籍】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陜西乡试榜举人
西安--冯世昌、王命、赵斌、冯来聘、张登云、安宪、唐云龙 泾阳--茹巨鳌、张守道【进士】、韩应岳、宋天恩、蹇应祺【进士】、陈淑善 咸宁--屈大陞、胡傅、田彻、张釴、王梁 朝邑--王学诗、严天祥【进士】、 李友直 渭南--白大用【进士】、孟重【进士】、孙一正【进士】 长安--王鹤【进士】、窦金、昌元正 凤翔--冯应麟【进士】、李斗、张敬 耀州--王邦宪、王克忠 同州--马自强【进士】、蔡钥【湖广籍进士】 沔县--胡憙、董恺 同官--刘邦聘、王良宾 汉中--傅执中、雒应吉 临潼--刘珮、曹光祖 高陵--刘岸 延安--高捷 肤施--杨宗气【进士】 榆林--谢承芳 洛南--柴敷华 洵阳--李希参 潼关--李汝杜 咸阳--刘祐 商南--李维祯 榆林--孙昺 韩询【西安卫 进士】 白水--李应奎 宝鸡--程廷璘【进士】 三原--杜朝凤 麟游--吕哲 洋县-- 张大琦 岐山--徐衡 王育德【山西清源】 杨宗器【浙江归安】 杨应元【浙江萧山1544进士】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广东乡试萧来凤榜举人 潮阳--萧来凤【解元】、林继习【林继述弟】、萧端蒙【进士萧与成子】、王宗舜 南海--霍与瑕【进士】、周鹤年、龎 瑜、李光宙、李应科、郭维翰、孔志道、卢 宁【进士】、梁士介、曾 楚【进士】、孙裔兴、李 植、龎一□、马都邰、彭大均、高士楠、陈幼迁、傅大业、麦连芳、傅时化、何其厚 海阳--黄 榜、刘子兴【进士】、夏建中、龙 兴、刘 沛、陈一元、郭大鲲【进士】、陈学可 番禺--方肯堂【进士】、锺夏嵩、黎 绅、蒙 诏【进士】、张 忭、李时行【进士】、徐兆先 新会--谭维鼎、林允逹、容朝望、李 云、张杰夫【进士】 顺德--马锺英【进士】、张 溥、唐建勋、温旧闻、彭 标 东莞--王 所、袁永伸、锺元运 揭阳--吴书绅、郭维藩【进士】、蔡若中 博罗--曾 迪、曾 涣 琼山--林养高【进士】、黄弘宇【中北榜登进士】 从化--刘 格 增城--梁 式 阳山--梁輈翼 曲江--黄 城 保昌--汪一勺 归善--姚司衡 海丰--浦 恩 饶平--余宗沂 大埔--贺一泓 四会--潘 洋 高明--区 益 茂名--李泰初 电白--吴守正 文昌--锺鸣治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广西乡试榜举人 临桂--髙 恒、李元春、张汝梅、包 泽、唐伯杰、胡希贤、曹 栻、莫大壮、张东熈、刘梦彩、白 湄、李 渭、郑肇修、陈 是、李 澜、张世荣、郑 全州--赵孟豪【赵希尹子进士】、邓尚友、邓寿斗、蒋慕善、陈所学、蒋贲【进士】、马叔芳【马鏊子】、文体䝉【文庚子】 蒋自 融县--王纳讲【王儒子进士】、王纳议【王儒子】、唐汝楫、李允经【李序孙】、李应春 灵川--陆万锺、庾 爵、崔一元 马平--余 亶、徐可乆、莫惟宾 庆逺--唐啓贤、邹 让、李成春 贵县--黄继舜、甘 素 宾州--吴道隆、方 式 灌阳--石 巖、周国材 阳朔--林 材 平乐--叶震亨 富川--毛 熈 浔州--蒋 锦 合浦--郑应科 卢廷秀【广东东莞】 詹世龙【广东海康】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湖广乡试榜举人【湖广增名额5名】 麻城--刘 澜、方民怀、方 治、彭 晓 黄陂--任惟贤、王 霁、郑 佶 黄州--周之冕、涂 瑜、陈万策 长沙--曾 造、顾嘉善、黄如传 岳州--陈大为、李本恕、罗 奎 巴陵--谢登之、易凝道、梁 恩 襄阳--王朝曙、沈 淇、喻良材 江夏--陈 墀、赵子伯、杜一山 孝感--刘汝化、李时芳、徐南州 衡州--何 价、李邦宪、刘 兑 蕲州--杨 芳、陈仁近、张 筵 宝庆--康正宗、李承恩 武昌--王守成、张 榼 石首--高尚志、郑 汉阳--刘 燧、朱 宠 蕲水--徐步云、钱邦偁 荆州--钱 仕、张居正 崇阳--刘 干、刘景韶 华容--易本文、刘世臣 江陵--宋应奎、邵大爵 武陵--马应祥、于文征 嘉鱼--李乔龄、方逢时 广济--张 檟、胡伯资 安陆--蔡 钥、张 楫 湘隂--邵 演、苏 柰 咸宁--吴 镗 靖州--周尚文 桂阳--何志实 黔阳--王有为 衡阳--张鹏翼 黄冈--刘 珙 茶陵--尹尚孔 宜城--王 麒 沔阳--童承夔 城步--高冈凤 大冶--周大烈 桃源--丁 干 竹山--辜佑贤 沅陵--谭廷谧 黄梅--熊 伟 郴州--周廷琮 宁乡--张邦珠 兴宁--李廷柬 善化--文 间 湘潭--罗士俊 兴国--刘师颖 应山--吴翰词 醴陵--徐熙成 通山--夏 祚 夷陵--徐应登 监利--黄 钥 月 华【清浪徫籍】 永州--钱尚青 应城--陈德骏 李 冬【湖广嘉鱼四川中式】 月 华【贵州思州】 王诤【浙江永嘉1550进士】 吴翰词【江西金谿】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应天府乡试赵釴榜举人 1540年8月5日 (嘉靖十九年七月初四)翰林院学士张治、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龚用卿为应天府主考官 桐城--赵 釴【解元】、赵 锐 无锡--秦 涵、郑伯兴、邹应奎、杨 成、秦 禾、华士弘、李文麟、成 宪、吴 岳 崑山-- 归有光、方元儒、朱秉孚、沈熙载、章宗实、狄从周、章美中、沈 璐 吴江--沈敷德【复姓吴】、张 基、陈忠言、皇甫焕、龎 远、王 铣 吴县-- 汤 桓、蒋球玉、范惟一【华亭籍】 长洲--徐 岱、袁祖庚、陆本枝、杨 成、陈大训 常熟-- 沈应元、沈应魁、陆 经 祁门--方若坤、汪邦奇、汪 任 太仓--周道光、顾子嘉、焦伭鉴 泾县--赵 琼、王 柱、张 炫 歙县--江 珍、吴守敬 宜兴--万士和、杨 凖 泰州--王陈策、蔡 勣 泗州--李公度、李 纪 浙江海寜--徐辂、周儒 浙江乌程--凌约言、宋鉴 上元--朱 文、周 儒 江宁-- 阮 垕、路伯镗 建德--徐 绅、叶应麟 颍州--卢 晋、胡 淳 颜 芳【府军右卫】 梅 桓【孝陵卫】 句容--张 锦 溧阳--高 裕 六合--张 在 嘉定--唐 爱 江都--何 坚 樊 灌【扬州卫】 通州-- 袁 滨 兴化--袁梦龙 泰兴--周 岱 宝应--张 习 高邮--张 胆 怀宁--程敬思 萧县--王 业 潜山--谢 元 休宁--俞 乔 宁国--饶 瑫 南陵--曹大本 宣城-- 郭忠显 来安--陈 琦 滁州--赵 相 芜湖--刘 兰 和州-- 万 庆 巢县--张承芳 临淮--魏九章 无为-- 叶志道 寿州--侯 恩 凤阳-- 唐时卿 定远--张 祚 亳州--丁 意 陈湛【浙江缙云】 何云雁【浙江分水1541进士】 万炯【浙江武康】 童如衍【浙江永康】 顾芳【浙江慈谿】 何美【浙江富阳】 锺振【浙江平湖】 陈墀【浙江余姚1541进士】 吴栋【浙江孝丰】 王之路【浙江归安】 刘大有【江西南城】 林一初【福建漳浦县林一阳兄】 1540年 (嘉靖十九年)八月顺天府乡试榜举人 1540年9月7日 (嘉靖十九年八月初七)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童承叙、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李学诗为顺天府主考官 河间--孙复古、张时行、左希禄、白 璧、张 梅 浙江余姚--黄釜【经魁】、孙佳【1550进士】、周如斗【1547进士】、汪世安 东安--许应亨、吴 桐、李大经、邵鸣岐 固安--张承叙、王弘兆、郑逢阳 蓟州--梁如京、王朝儒、崔 干 霸州--李 玳、韩 谊、范克浊 清苑--贾志仁、司 珂、王世康 任邱--苏 存、黄宗武、于 彬 正定--赵世奎、王抚民、吴守节 长垣--秦 峥、陈 烱、唐 桐 大城--马 慎、梁 冠 宝坻--苑 囿、刘 瑗 顺义--张 重、汤 宾 栾城--陈九德、马世用 永年--申 价、张 模 元城--成 宇、张朝纲 开州--吉 澄、晁 □ 良乡--毛 沂 通州--孟 鸿 三河--刘 相 昌平--刘一麟 乐亭--王好学 安肃--于跃渊 博野--萧尚礼 完县--陈 善 蠡县--王 环 深泽--赵重器 高阳--韩 博 孙 慎【保定卫】 阜城--伊介夫 景州--李 鐩 东光--马汝松 沧州--任应祺 南皮--汤 宾 盐山--曹 梅 青县--陈 松 静海--萧汝默 xx--董宗鲁 获鹿--傅 采 新河--脱 镐 枣强--单 问 饶阳--王文学 邢台--张四维 广宗--吕 信 巨鹿--杨 坦 曲周--袁从道 鸡泽--田应弼 大名--张师伊 魏县--申 旞 王 勲【宣府】 陈乔岳【福建福清县】 路伯镗【山西阳曲进士】 李行简【陜西干州】 周国卿【浙江海寜1550进士】 陈鑨【浙江分水1541进士】 陆梦韩【浙江平湖1556进士】 谢澭【浙江奉化】 刘本【浙江上虞】 来端本【浙江萧山】 屠仲律【浙江平湖1550进士】 王鈇【浙江东阳1550进士】 丁时【浙江上虞】 郑棐【浙江临安】 何冕【浙江仁和】 许应亨【浙江钱塘1544进士】 胡方来【浙江山隂】 叶应干【浙江慈谿1547进士】 吴 奏【江西贵溪】 况国竒【江西奉新】 费懋尹【江西铅山】
1541年(嘉靖二十年)会试 1541 年 3 月 4 日(嘉靖二十年二月初七)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温仁和、翰林院侍读学士张衮为会试主考官 1541年(嘉靖二十年)殿试 1541 年 4 月 3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初八) 因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身体不适,礼部调整了殿试后的传胪谢恩仪式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1.阅卷与封存 殿试结束后,御殿执事官完成阅卷,初步拟定进士名次; 将试卷密封后呈交明世宗朱厚熜亲自审定甲第名次,并御笔批示。 2.拆卷填榜 次日清晨,按惯例在华盖殿开封试卷,填写黄榜(金榜); 填写完毕的黄榜被捧出,放置于奉天殿的案台上。 3.传胪仪式 全体官员身着吉服列班奉天殿,鸿胪寺官员在丹陛(台阶)上高声宣读明世宗朱厚熜诏书,唱名传胪(公布进士名次); 四日后,鸿胪寺官员在左顺门设谢恩表案台,引导新科状元及进士至午门前行五拜三叩头礼。 4.谢恩表呈递 状元将谢恩表文交给司礼监官员,由后者呈入宫中; 众人随至左顺门将表文放置案台,再次行一拜一叩头礼,最终由司礼监官员进呈御批]。 1541 年 4 月 9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十四)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翟銮、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许赞、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瓒、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王廷相、户部尚书李如圭、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温仁和、刑部尚书钱如京、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甘为霖、太子宾客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张邦奇、礼部左侍郎掌通政使司事陈经、大理寺牛天麟、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堔、翰林院学士张治、翰林院侍读学士张衮为殿试读卷官。 1541 年 4 月 10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十五)明世宗朱厚熜驾临奉天殿,对来自全国的贡士林树声(会试第一名)等298人进行策问考试。 世宗 朱厚熜的考题:礼乐之道 朕为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自昔唐、虞三代之治,莫不由斯夫,六经所陈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也。而本之则在礼乐,然则政刑末务,果不足以为治欤。抑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欤。议者谓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后世则否然欤。朕缵承 皇祖大统, 列圣鸿绪践祚以来,不遑他务。首以人伦典礼,是究是图盖勤心宵旰者,十余年于兹。而 郊社禘尝之。义始克协于成。其在邦国乡党之。制不暇悉指乃若天子之。事固不越此不知。今日国家之礼,亦有合于三代而上者欤。我 太祖高皇帝开天肇纪之初,即以礼乐为急,盖尝徵贤分局,以讲究切□麻月□□。今载诸大明集礼者可孝也。不知当时诸臣折衷损益果足以会其成而克副。我 皇祖制作之意否欤,抑犹有待于后欤,夫复古礼乐以建中和之,极朕之意也何一十年间,教化未尽孚风俗,未尽美灾害,未尽殄生养未尽遂其故何欤。孔子曰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力此二者南面而立,是以天下太平,然则斯言也。将不足徵耶。兹欲使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比隆于先王之盛。将何修而可尔,诸士学道有闻久矣,宜详者于篇以对。朕亲览焉钦哉。 译文:我【明世宗朱厚熜】认为六经的道理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而其中礼乐的运用尤为紧迫。自古唐尧、虞舜及夏商周三代的太平盛世,无不是凭借礼乐达成的。六经所陈述的内容,固然是治理天下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但根本还在于礼乐。如此说来,政令刑罚只是细枝末节的事务,果真不足以用来治理国家吗?还是它们各有其适用之处,却不能相互贯通呢? 有人议论说,三代以前,治理国家的理念是统一的,礼乐能够通行于天下,后世却并非如此,这种说法对吗?我继承了皇祖开创的宏大基业、各位先帝留下的伟大遗绪。登基以来,无暇顾及其他事务,首先致力于探究和规划人伦礼仪之事,日夜勤勉用心,至今已有十余年。到现在,祭祀天地、宗庙等仪式的意义,才最终协调完备。而关于邦国、乡党之间的具体制度,来不及一一指陈。天子所处理的事务,也不过如此,但不知如今国家现行的礼仪,是否与三代以前的有所契合呢? 我太祖高皇帝在开创天地、建立新纪之初,就把礼乐之事当作当务之急,曾经征召贤才,分设部门,潜心研究、用心斟酌。如今记载在《大明集礼》中的内容,是可以参照的。不知当时各位大臣在制定礼仪时,权衡利弊、增减取舍,是否足以形成完备的体系,从而真正符合皇祖的创制本意呢?还是说仍然有待后人进一步完善? 复兴古代的礼乐制度,以达到和谐中正的境界,这是我的心愿。可为何这十多年间,教化未能完全让人信服,风俗未能尽善尽美,灾害未能全然消除,百姓的生计未能完全富足,原因何在呢?孔子说:“说出的话能够践行,这就是礼;践行之事让人快乐,这就是乐。”只要尽力做好礼与乐这两方面,君主便可安坐朝堂,让天下太平。那么,孔子这话难道不可信吗? 如今我希望让礼、乐、刑、政这四个方面都能畅行无阻,互不相悖,使国家的治理能与先王盛世相媲美。要怎么做才可以实现呢?各位士子对学问和道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在答卷中详细阐述,我将亲自阅览。务必慎重对待啊! 1541 年 4 月 13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十八)读卷官将殿试的试卷呈给世宗 朱厚熜,他阅览完毕后,便降下谕旨说:“打算选出十二份试卷进呈。我已经进行了排序,你们再重新审阅,不要因为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真实意见,务必找出最符合标准的试卷。”当时,大学士夏言患病。世宗 朱厚熜又对诸位大臣下谕旨说:“你们连日来政务繁忙,十分辛劳,在处理政务之外,还如此忠诚地辅佐我这个年轻君主。你们都是老臣了,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况且夏言病得很重,昨天我已下旨让他仔细看完所有试卷,用心权衡后再定夺。就让正在任职的大臣,如少卿等知晓朕的心意。我能力有所不及。仍将这道谕旨抄送一份给夏言知晓,让他不必回奏了,省得他费神。另外,昨天你们进宫觐见,东宫的事宜已经商议过,太子为人纯厚仁善,深得朕心,我打算等再与你们见上几次面,我们先商议一下奉先殿谒礼该怎么办。今年庶吉士的选拔应当开始举行了。” 1541 年 4 月 14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十九),世宗 朱厚熜赐状元沈坤、榜眼潘晟、探花邢一凤等3人为第一甲进士及第,高仪等90人为第二甲进士出身,周 嶅等205人为第三甲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共3名:分别是状元沈坤、榜眼潘晟、探花邢一凤(林一凤)
沈坤【1507~1560】南直隶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字: 伯载 号: 十洲 少时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相友善,曾一起就读于县学。嘉靖十年(1531)南畿乡试与李春芳同榜。嘉靖二十年(1541)沈坤以廷对详雅,大魁天下,时年34岁,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二十六年( 1547)李春芳亦登状元榜。 嘉靖二十三年(1544),沈坤与汪汝璧同为会试考官。此科,世宗怀疑弥封卷内必有大学士、少傅翟銮之子汝俭、汝孝二人,遂有意改第一为第三,复改第三为二甲第四。拆卷,第三者果然是翟銮的儿子翟汝孝。给事中王跤、王尧等遂合论主考官朋私通贿,有坏制科。世宗下诏,翟銮及二子俱被削籍为民。汪汝璧、沈坤等虽有阿取辅臣之子的罪过,然而并无受贿,罪轻重差仍留供职,只有彭谦受贿五百金死于杖下。 嘉靖三十五年(1556)秋,他奉母灵柩回乡安葬。家乡屡遭倭寇进犯,沈坤捐弃家财,与吴承恩一起招募并训练乡兵,保卫家乡,人称“状元兵”。嘉靖三十九年(1560),沈坤被调任北京国子监祭酒,未及上任,被劾奏擅自杀人,关锦衣卫狱,未及辨明,即被折磨致死,世人无不为他感到冤屈。 午日赐宴【沈坤】 凤阙开筵俨画图,千官仙仗拥传呼。 菖华泛酒光摇绿,角黍萦丝日射朱。 献寿祝延长命缕,销兵飞试赤灵符。 愿今储艾思医国,长奉尧尊颂帝衢。 注释: ①凤阙:汉代宫阙名。后泛指宫殿、朝廷。②仙仗:皇帝的仪仗。③菖:菖蒲,草名。④角黍;即粽子。因以菰芦叶裹成角状,故名。⑤灵符:古祀五方帝之庙。苍帝庙曰灵府。 译文: 宫殿中宴席摆设如画卷般精美 百官仪仗如仙人队列,传呼声此起彼伏 菖蒲酒在杯中泛起绿光摇曳 粽子缠绕彩线,在日光下红艳夺目 献上长寿线为君王祝寿 以赤色灵符祈求消弭战祸 愿储君如艾草般心系治国安邦 永远尊奉圣主,歌颂盛世大道 潘晟【1517~1589】浙江新昌(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字: 思明号: 水濂 体貌俊伟,颖异绝人。25岁时便考中嘉靖十九年(1540)乡试第七名。翌年顺利通过会试,殿试又夺得榜眼,授翰林编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与严讷共主应天府乡试。隆庆四年(1570),任礼部尚书,两年后又致仕。万历六年(1578),潘晟再次出任礼部尚书一职。万历八年(1580)十一月,加太子太保,仅一个月,潘晟便辞官。潘晟为学子们建学堂。遇有进京赶考之人,他也常常出资招待他们,受到当地人的敬仰。万历十七年(1589),潘晟去世,享年72岁。 邢一凤(1508~?),字伯羽,号雉山,南京龙江左卫籍,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邢一凤原姓林,嘉靖十六年(1537)乡试中举,复姓邢。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高中探花后授编修。 邢一凤体貌阔健,才思敏捷,出为云南参政后致仕归乡。修缮房屋,开辟田园,每日歌咏其间。他经常关心乡民们的疾苦,曾撰县碑,备述乡民疾苦及胥役之侵害,闻者悚然。 1541 年 4 月 17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廿二),世宗 朱厚熜赐状元沈坤朝服、冠带,及诸进士宝钞。 1541 年 4 月 18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廿三),状元沈坤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1541 年 4 月 23 日(嘉靖二十年三月廿八)世宗 朱厚熜擢状元沈坤为翰林院修撰、榜眼潘晟、探花邢一凤(林一凤)为编修。 嘉靖二十年选33名庶吉士的内情 1541 年 4 月 29 日(嘉靖二十年四月初四)刑科都给事中戚贤上奏:“近日敬奉世宗朱厚熜谕旨,世宗朱厚熜恳切提及庶吉士的选拔,可见世宗朱厚熜为储备人才以供任用,平日里注重教育与培养的良苦用心。臣希望在考选庶吉士时一定要秉持至公原则,广泛地向众人询问意见并进行查访,既要考察其名声,更要审视其实际行为,通过言辞察觉他们的心意。要开启正直、沉静之士的入仕途径,堵塞轻浮、奔走钻营的歪风。不要拘泥于科举名次,也不要限定选拔的名额。 培养庶吉士一定要注重让他们学到实用的学问,而不仅仅追求华丽辞藻。要用心教导、巧妙诱导,从根本和源头进行匡正,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以辅助他们培养品德,摒弃那些新奇而又生硬、浮夸不实的陋习。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后,彼此一定要相互勉励砥砺名节。入朝为官时,要思考德行与学业;退朝归家后,要思考亲近贤良与友好之人。 为师者必须选拔仁义贤能之人担任。他们说出的话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想,他们的行为要能够抑制学生的妄念、消除不良邪念。不要局限于衙门资格来推举,务必要审慎考量儒者群体中的实际情况。 在上述这四个方面中,培养庶吉士的走向关键更在于老师的示范作用。恳请世宗朱厚熜与几位大臣精心挑选一人来主管此事。” 世宗朱厚熜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将此事下达给相关部门商议执行。尚书许赞等人详细回复相关情况后,世宗朱厚熜颁布旨意:选拔、教导庶吉士按照提议执行;老师责任重大,世宗朱厚熜会亲自进行选拔任用。 1541 年 4 月 30 日(嘉靖二十年四月初五)夜间因雷击引发火灾,明成祖朱棣(成庙)、明仁宗朱高炽(仁庙)以及太庙中的其他宗庙全部被烧毁,只有睿宗庙(世宗朱厚熜生父朱祐杬的庙)得以幸存。引发争议。随后,世宗朱厚熜借灾异下诏于同年八月选拔庶吉士。 1541 年 8 月 28 日(嘉靖二十年八月初八)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世宗朱厚熜伯母)去世,因大丧又推迟八月选庶吉士。 1541 年 12 月 5 日(嘉靖二十年十一月十八) 起初,大学士翟銮上奏称,今年选拔庶吉士一事,曾奉世宗朱厚熜谕旨于八月进行。然而到了规定时间,恰逢孝康敬皇后大丧,所以没能及时开展。如今进士选官之事即将来临,应当遵循世宗朱厚熜之前的谕旨来举行选拔。他提出,要么依照嘉靖十四年的旧例,不论年龄大小,将进士们都引领到文华殿大门外,恭等待世宗朱厚熜钦定考试;要么遵循往年的旧例,由他会同吏、礼二部的堂上官以及翰林院掌印官(增加翰林院掌印官参加考选庶吉士,但此为特例。),在东宫对35岁以下的进士进行考核,评定品第、列出顺序后呈给世宗朱厚熜,等待世宗朱厚熜英明裁定。 世宗朱厚熜下诏,暂时按照往年旧例,会同相关人员进行考试选拔,考后密封试卷呈上阅览。世宗朱厚熜又对大学士夏言等人说:“考选庶吉士,必须精心挑选品德高尚之人。”随后世宗朱厚熜亲自出题,作文的题目是《原政》,作诗的题目是《读大明律》。 于是,大学士夏言等人会同吏、礼二部以及翰林院官员在东阁进行考试,选取了正副四十五份试卷进呈世宗朱厚熜。他亲自阅览,另外钦定了三十三名入选者,分别是高仪(第二甲第1名)、董份(第二甲第1名)、陈升(第二甲第3名)、林树声(第二甲第名)、潘仲骖(第二甲第5名)、严 讷(第二甲第8名)、徐养正(第二甲第9名)、高拱(第二甲第12名)、叶镗(第二甲第15名)、吴三乐(第二甲第16名)、吕时中(第二甲第21名)、何云雁(第二甲第23名)、曹忭(金忭第二甲第27名)、夏子开(第二甲第50名)、万士和(第二甲第58名)、王言(第二甲第63名)、徐南金(第二甲第72名)、 王显忠(第三甲第22名)、萧端蒙(第三甲第35名)、杨宗气(第三甲第82名)、王三聘(第三甲第91名)、晁瑮(第三甲第98名)、何光裕(第三甲第107名)、陈以勤(第三甲第108名)、林懋和(第三甲第118名)、王应钟(第三甲第120名)、梁诏儒(第三甲第122名)、 裴宇(第三甲第134名)、王材(第三甲第136名)、王交(第三甲第143名)、熊彦臣(第三甲第151名)、彭世爵(第三甲第152名)、张铎(第三甲第163名)。世宗朱厚熜令吏部将他们改授为庶吉士,占殿试第二、三甲人数11.19%。送至翰林院学习深造。礼部尚书,掌詹事府,兼翰林学士温仁和(1502年弘治十五年庶吉士)负责教学。 1542 年 2 月8 日(嘉靖二十一年正月廿四)增劜太子宾客、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潮(1511年正德六年庶吉士)负责教学。 经过1年另11个月翰林院培训,1541 年 12 月 5 日(嘉靖二十年十一月十八)翰林院庶吉士33人除5人都在朱中央授职。 1543 年 11 月 22 日(嘉靖二十二年十月廿六)庶吉士董份、潘仲骖、高拱、陈升、严讷、高仪授翰林院编修;王材、熊彦臣、裴宇、陈以勤、梁绍儒、晁瑮授检讨(最终留在翰林院12人,占庶吉士33人的36.36%,占庶吉士授职28人42.86%。) 1543 年 11 月 27 日(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庶吉士吕时中授户科给事中、徐养正授礼科给事中、叶镗授兵科给事中、王交、何光裕授刑科给事中、何云雁、杨宗气授工科给事中 王三聘授浙江道监察御史、王言授江西道监察御史、萧端蒙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张铎授广西道监察御史、徐南金授云南道监察御史、王应钟授湖广道监察御史、曹忭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万士和授礼部主事 林懋和授礼部郎中 林树声(1546 年 1 月 5 日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三授守丧期满庶吉士林树声为翰林院编修) 1541年12月21日 (嘉靖二十年十二月初五)进士齐准【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第二甲第55名】等九十三人请求回家探亲,允许了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