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对 之 大黄与肉桂 1 单味功用 大黄 大黄又名川军。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本品大苦大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其力猛而下行。其功用:①能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为苦寒攻下之要药,用于治疗温热病的中期或极期出现的热积便秘、胸腹胀闷、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口干口渴、舌苔老黄等实热之症;②治寒积便秘(寒邪影响肠胃,致使排便不畅,粪便积结在里,即所谓阴寒结聚)、热泻下痢(类似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③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退黄,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烫伤、火伤、吐血、衄血、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等实火上炎之症及湿热黄疸(类似急性胆囊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新生儿溶血症等);④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产后瘀血腹痛、血瘀经闭,以及跌打损伤、瘀阻作痛者;⑤治疗胃痛泛酸、胃部烦热等症。 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入肾、脾、心、肝经。本品气味纯阳,辛甘大热,善走肝肾血分,大补命门之火,既能温补脾肾阳气、益火消阴,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尿频遗尿、阳萎,以及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又能温通血脉而散寒止痛,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虚寒痛经诸症;还可用于湿疹、阴疽诸症。 2 伍用功能 ![]() 大黄苦寒通下,破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肉桂辛热温中,益火消阴,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二药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以肉桂之辛热,制大黄之苦寒峻下之势;又以大黄之寒凉,制肉桂辛热燥烈之弊。二者参合,一寒一热,即所谓寒热相济,阴阳调和,共收振脾阳通大便之功矣。 ![]() 3 常用剂量 大黄 3-12 克,后下煎服。 肉桂 6-10 克。 4 经验 ![]() 大黄、肉桂伍用,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秘红丹。用于治疗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衂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无论因凉因热,服之皆有捷效。 张锡纯谓:“平肝之药,以桂为最要,肝属木,木得桂则枯也(以桂作钉钉树,其树立枯),而单用之则失于热。降胃止血之药,以大黄为最要(观《金匮》治吐衄有泻心汤重用大黄可知),胃气不上逆,血即不逆行也,而单用之又失于寒。若二药并用,则寒热相济,性归和平,降胃平肝兼顾无遗。况欲传方,原有此二药为散,治吐血者,用于此证当有捷效。” ![]() 研究生会 新媒体工作部 文 稿:施今墨对药 图 片:网络 编 辑:王会哲 审 稿:新媒体工作部 微 信:sdutcm_gsu |
|